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位代表:
現將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并請州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年預算執行情況
年,是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強烈地震災害,在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下,全州各級財政部門沉著應對,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州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財政收支任務,為奪取抗震救災偉大勝利和推進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財力保障。
年,全州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386萬元,為年初收入任務的198.2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收3160萬元,增長60.47%。其中,州本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425萬元,增長393.89%;縣級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961萬元,增長25.89%。完成地方財政基金預算收入40萬元,比上年增加23萬元,增長135.3%。
全州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140889萬元,完成年度預算的98.9%,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支936220萬元,增長457.4%(其中:剔除重建資金和救災資金支出823160萬元后,財政支出達到317729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支113060萬元,增長55.24%),支出增幅、增量和進度均創歷年新高。其中,州本級完成一般預算支出81950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66%,增長1792.35%;縣級完成一般預算支出321388萬元,增長99.17%。完成地方財政基金預算支出1616萬元,為調整預算1616萬元的100%。
預算執行結果。全州總財力為1156849萬元,增長436.7%。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386萬元,省補助收入1137191萬元(包括稅收返還1015萬元,體制補助收入6623萬元,專項補助980357萬元,均衡性轉移支付收入55966萬元,調整工資及其他補助93230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1272萬元,全州一般預算支出完成1140889萬元,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15960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19942萬元,全州凈結余為赤字3982萬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實現了當年收支平衡。
州級總財力為836452萬元,占全州總財力的72.3%。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425萬元,為預算的564%,比上年增收1934萬元;省級補助收入823987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0040萬元。州級一般預算支出完成81950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7.7%,比上年增支776195萬元,增長17.9%。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16951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19596萬元,州級決算累計赤字2645萬元。
縣級總財力為320397萬元,占全州總財力的27.7%。其中:縣級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961萬元,比上年增長25.9%。縣級一般預算支出321388萬元,比上年增長99.2%。收支相抵,年終預算結余-991萬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346萬元,縣級決算累計赤字1337萬元。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州委的工作部署和省財政廳的要求,切實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全力落實“促增長、調結構、保民生、推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項工作都有了新的進展。
一是在組織收入方面。我們通過認真測算分解國稅、地稅和財政部門收入任務,主動加強與各稅收征管部門之間的交流溝通,不斷完善征管手段,開展稅收秩序監督檢查,加大對重點稅種、重點行業的稅收征管力度,嚴格災后重建項目建安營業稅的征收管理,保證了財政各項收入均衡入庫。并緊抓國家支持藏區發展和災后重建等機遇,跟進工作匯報,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上級財政的各類補助同比大幅增長。
二是在保障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資金需求方面。面對強烈地震的特殊考驗,緊緊圍繞抗震救災、災后重建工作重心和服務大局開展工作,及時撥付抗震救災應急資金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資金,保障了搶險救災、群眾過渡安置、傷員救治、衛生防疫、基礎設施搶修和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等方面資金急需,確保了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是在服務民生方面。我們牢固樹立“民生是第一要務”的理念,把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完善政策機制,加大民生投入,落實民生政策,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年,財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剔除重建資金和救災資金支出后)達到231311萬元,增長62.3%,占財政總支出的72.7%。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農林水、環境保護和住房保障等支出分別增長3.8%、27.1%、127.9%、814%和224.6%。
四是在財政改革方面。我們積極探索,深入推進財政體制機制改革與創新。為深化部門預算編制改革,我們實行人員經費實名制管理,進一步細化基本支出定員定額標準,加大綜合預算編制力度。為深入推進“小金庫”治理,我們認真組織開展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小金庫”治理“回頭看”工作,扎實推進社會團體、中小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活動,初步建立起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為加大依法采購工作,我們堅持“合理、合法、效益”的原則,不斷加強政府采購制度建設,規范政府采購操作程序。年,州本級共發生采購項目18筆,總金額523萬元。
各位代表,經過各級政府及財稅部門的艱辛努力和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全州財政收入持續增長,支出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為“十一五”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過去的五年,各級財政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公共財政的要求,著力推進科學發展,努力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壯大財政實力,切實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走出了一條“小財政,大民生”的路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做大財力總量,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必要保障和支撐。五年來,我們牢固樹立既要做大經濟蛋糕又要做大財政蛋糕的理念,堅定不移地走自力更生和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相結合的路子,不斷增強項目意識,努力把握不同階段國家和省上支持的政策方向和重點,深入研究和利用特殊性因素,主動組織協調,加強匯報溝通,取得了顯著成效。與“十五”期間相比,總財力增長了6.8倍,上級財政各類補助資金增長了7.3倍。
二是必須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彰顯公共財政職能。五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財政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地走“小財政、大民生”的路子,著力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財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從年的5.9億元增加到的23.1億元,增長291.5%。
三是必須堅持財政改革和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升財政管理水平。五年來,我們始終把改革作為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的基本途徑,努力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非稅收入管理和政府采購制度等改革,建立健全財政支出績效考核及財政資金監管機制,使財政管理逐步走上了規范化、法制化和科學化的軌道。
“”財政改革與發展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支持藏區發展戰略的實施,得益于州委的正確領導和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指導,得益于財政廳及社會各方面的理解支持。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財政改革發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有: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財政抗風險能力較差,集中財力“保重點、保民生”的能力依然不強;準確把握國家政策,深入分析本地實際,增強項目資金爭取的協調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部門和單位的財務管理還比較薄弱,基層財政的理財水平總體還不高,資金監管仍有不到位的地方;財政干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理財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聽取各位代表的意見建議,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