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意識形態黨建項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健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管理體系,落實高校教師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黨委統一領導高校教師的黨建工作。在堅持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前提下,各級黨委和行政機關要明晰各自黨建責任,落實黨建工作各項內容,建立意識形態工作述職報告機制,層層落實意識形態管理責任。高校黨政領導班子要肩負起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責任,校黨委領導班子要協同行政領導班子,統籌領導和管理高校教師的意識形態工作。在思想建設方面,要加大對高校教師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力度,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長效機制,使馬克思主義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新占領思想陣地,成為教師的主流意識形態。在組織建設方面,要加強高?;鶎狱h組織、黨員干部隊伍和黨員教師隊伍的建設。要積極探索和改進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落實黨委抓黨建的主體責任和強化黨員干部抓黨建工作的“主人翁意識”,努力提升黨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要強化廣大黨員教師的黨性意識,增加青年教師的政治教育和價值觀培養,培育一支具有優良黨性和扎實專業技能的高校教師隊伍。
在作風和反腐倡廉建設方面,首先要突出培養、發展和引導責任。要以人為本,探索教師發展規律,研究教師發展特點,賦予教師政治權利,培養教師業務能力,保障教師物質生活水平,全方位營造教師成長環境;要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師授業育人全過程,是核心價值觀內化為高校教師的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要增加教師的社會實踐,借助實地調研等形式深化教師對基本國情民情和社會民生問題的理解,通過實踐提升高校教師辨析價值取向正確性的能力。其次要強調預防、教育和懲戒責任。要深入研究高校教師意識形態管理工作的新形勢和新特點,定期跟蹤調查高校教師的政治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和糾治傾向性問題;要提升高校教師的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提高教師拒腐防變能力,嚴格落實黨委和紀委“兩個主體”責任,強化對組織人事、評獎評優、招生考試、科研經費的監督力度,形成有效的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在制度建設方面,要健全意識形態工作的集體領導制度。高校組織部門、宣傳部門以及二級學院的黨政主要領導也應承擔意識形態工作的主要責任。分管學工、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各級各部門黨政領導要主動參與高校教師意識形態工作的管理,提升發現和糾正高校教師傾向性問題的能力。構建和強化教師政治思想理論學習制度,要形成高校教師政治教育和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長效機制,積極轉達中央和地方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指示和要求。改革高校教師選拔和考核制度,要嚴格高校教師聘用和晉升的思想政治標準,增加教師考評中的師德考評比重,完善政治思想不合格教師的退出機制;加強課堂管理和教學督導,落實領導干部聽課制;推進專任教師“一崗雙責”制度,發揮教師專業知識教育和意識形態教育的雙重職能。加強網絡思政制度建設,要抓好網絡思想陣地,有效開展網上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發揮網絡的正面引導作用,借助網絡積極傳播正能量。通過QQ、微博、微信、易班等多種網絡平臺跟蹤高校教師政治思想動態,掌握網絡輿論話語權;制定意識形態的底線制度,明確底線標準,細化具體實施規則,決不給錯誤思潮和言論提供網絡傳播渠道。健全和完善基層獎懲制度,意識形態工作必須結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為基層黨組織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發揮意識形態工作中高校教師的主體功能,激活大學生的輔助功能
高校教師是教師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主體,要主動參與到意識形態管理工作中,自覺講政治品格、道德品質、學術人格,將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科研工作和社會實踐全過程中。在教學方面,高校教師要做好意識形態的自我管理工作,認知和批判自我意識形態,堅決抵制傳播西方資產階級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言論和行為;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傳播和引領工作,向學生和其他社會群體傳播符合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訴求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言論;編寫符合馬克思主義原理和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教材讀物,消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思想政治課被邊緣化的現象,重構高校課程體系和授課內容;守住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明確“學術研究無禁區,課堂講授有紀律,個人言論要負責”原則,堅守人民教師在意識形態領域應負的社會責任;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在科研方面,高校教師要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用馬克思主義去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社會思想,制定符合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價值評判標準和學術成果評價標準;消除盲目引進和選擇西方資產階級價值觀及學術評價標準的現象,堅持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科研工作中去,端正政治立場和學術態度,正確把握科研方向和評價標準,創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的科研成果。在社會實踐方面,高校教師要學習新常態,認識新常態,把握新常態的基本特點,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進行實地調研取證,多方位了解國情民情;要全面認識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階段特征,既要認識到社會矛盾的存在和負面效應,努力參與到緩解和消除社會凸顯矛盾的實踐活動中去,又要科學掌握人民內部矛盾的非對抗性特征和產生的歷史必然性,不夸大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嚴重性,更不能把人民內部矛盾視為對抗性矛盾,將其上升為政治問題。
大學生要修德和明辨,自覺出面制止高校教師在教學、科研、社交和社會實踐方面的反馬克思主義和核心價值觀的言行。要搭建高校教師尤其是任課教師和大學生、學生黨團組織以及學生自治組織的長效溝通機制。大學生可通過課堂、師生交流會、各種網絡溝通平臺等途徑向高校教師本人及學校黨政機關反映教師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幫助高校教師做好在意識形態領域的糾偏工作,激活自我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輔助監督功能。高校教師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發現和糾治其意識形態領域的傾向性問題,創新高校教師的黨建工作思路,匯集各種積極因素合力開創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建設新局面,能有效引導高校師生和其他社會群體認識新常態、適應性常態、把握新常態,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長治久安奠定堅實的意識形態基礎。
作者:吳麗珍單位:浙江省總工會干部學校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