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拓展實驗科學素養培養范文

    拓展實驗科學素養培養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拓展實驗科學素養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拓展實驗科學素養培養

    摘要: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性課程,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做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然而,受諸多因素的制約,部分實驗不能很好地解釋生活現象,體現學習成果。為此,教師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加入拓展實驗,以彌補部分實驗的不足。在拓展實驗中,教師可引入STEM項目理念,讓學生不僅做實驗,還設計實驗,將科學和其他學科進行有效整合。另外,還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利用拓展實驗解決身邊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小學科學;拓展實驗;STEM理念;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教材是增長學生科學知識、啟迪學生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科學情感的啟蒙讀物,是帶領學生進入科學殿堂的金鑰匙。在教材中,最能吸引學生的莫過于科學實驗,它能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操作、論證諸環節認識客觀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質。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可把書本中的一個個例子、心中的一個個疑惑都化為奇妙的科學現象。與此同時,有趣的科學現象又會促使學生去敲擊科學殿堂的大門,探究科學的奧秘。在教學中筆者發現,教材里許多實驗在解釋科學現象時難以達到最佳效果。為滿足學生的需求,有必要補充一些拓展實驗來完善教學,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1科學課程呼喚拓展實驗

    教材是相對穩定的,但學生、教師和教學的需要卻是不斷變化的。于是,他們之間會產生矛盾,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教材穩定與理念變革的矛盾呼喚拓展實驗的出現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因此它是一個完整而有序的系統。教材從編寫到出版實施,耗費的人力、物力、精力是不可計數的,哪怕一個小小的改動也會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這就決定了教材必須保持長時間的穩定性,小學科學教材亦是如此。然而,在科學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學理念是不斷發生改變的。近年來,科學學習就從教知識,發展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再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再到鼓勵學生科技創新,現在發展到做STEM項目。教學理念的變化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然而,教師在教學中發現,教材已跟不上教學理念的變革,它的穩定性越來越阻礙著理念的發展。如果能在小范圍內適當改變實驗方法、實驗內容,就能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有必要開展拓展實驗。

    1.2學習內容與學習效果的矛盾推動拓展實驗的開展

    在編排教材時,許多內容具有前瞻性和社會性,是與社會現實相符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內容已不再出現在現實中,成了過時的東西,如脈沖電話、膠卷相機等。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亦是如此。例如,教材中要求用彈簧秤來測物體重力,而實際上完全可以用電子測力計,既準確又易讀數。又如,教材要求用溫度計測量水溫連續的變化,可學生即使手持溫度計很長時間,也不一定準確測量出數據。實際上,可直接用溫度遙感裝置,不但能測,還能及時準確記錄,更能夠測高溫物體。還有,以前家用水表是轉盤式讀數,現在是數字式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們不禁要問:學生還有必要學習那些以后很難用上的東西嗎?很顯然,如果科學沒有前瞻性,那么學習的必要性和意義就會大大降低。另外,還有一些操作性不強的內容,不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都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這些現實情況說明,的確有必要采用拓展實驗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近幾年整理了教材內容,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又開設了學生課外科技班,發現拓展實驗可以讓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筆者就從課堂教學、深化理念、人文關懷等方面談談如何開設拓展實驗。

    2拓展性實驗的拓展方向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多方面、多層次地開展拓展實驗,對于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是很有幫助的。

    2.1在課堂教學活動方面進行拓展

    學習效果是教學的第一要義,每位教師都應追求高效課堂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拓展性實驗能在科學課堂教學中起到以下作用。(1)完善實驗,使效果更明顯。小學科學教材由于受到諸多限制,一般篇幅都不會長,教材中給出實驗的科學原理需要學生從實驗中得出。學生往往因為見識少、觀察不到位,造成不能全面認識事物的科學原理,因而獲得的結論較為模糊。因此,教師要從教學經驗和學生需要出發,對教材實驗進行處理,即把現象不明顯、效果差、操作不易的實驗進行加工,如更換材料、改變操作方式等,以優化課堂實驗,從而讓概念更清晰,結論更明確,學生學得更加輕松。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磁鐵”單元中“磁極的相互作用”一課時,教材給出的實驗方法是讓兩個磁極相互靠近,填寫受力情況,多次轉換磁極,得出同種磁極相互排斥、異種磁極相互吸引的結論。但是,實驗室提供的一般磁鐵并不能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這種關系,因為磁鐵磁力容易消失,或者可能是磁鐵太重,排斥力不強,造成效果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實驗中設計了“磁力車”來解決這個問題,即把磁鐵黏在小車上,就能增加靈活度(圖1)。在實驗時,學生可用磁力把小車推過去或拉過來,操作性大大增強,學習效果頗佳。(2)替換實驗,使結果更準確。對于那些操作時容易出現偏差、失誤和偶然性較多的實驗,教師可以設計優化的拓展性實驗加以替換,以使過程可控、結果準確。例如,在學習五年級“運動和力”單元中“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一課時,課文給出的實驗是用氣球帶動小車前進,觀察并記錄反沖力。該實驗存在以下問題:金屬小車重,氣球帶動它跑不遠;氣球口在放氣時容易抖動,帶動小車容易跑偏,不方便測量;氣球只能吹得很大,太小的話帶動不了小車,不利于檢測反沖力的大小。為了改變這些不利的情況,筆者在此基礎上進行實驗拓展,設計出沿直線運動的氣球———氣球火箭(圖2)。找一條長繩,套上吸管,而吸管又黏在一塊泡沫板上,板的另一邊固定著氣球。這時給氣球充氣,松手后,氣球就會沿著繩子往前運動。因為有繩子作為軌道,所以氣球是不會跑偏的。在實驗時,還可以用打氣筒控制氣球充氣量,然后測出氣球在繩子上的滑動距離,以此來測量反沖力的大小。此拓展實驗非常成功,把目測距離變為精確量化的數據,符合科學學習的嚴謹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層次。(3)創新實驗,使過程更精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同一個科學原理可以用不同的實驗方式呈現出來,而用多個實驗去研究同一種科學原理,相信每位學生都很有興趣。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們針對同一科學原理可以設計出幾種實驗方法,把最適合課堂學習的方法放入課堂中,而把有趣的方法放在課外作為補充,以豐富學生的經歷,增加他們的興趣。仍以“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一課為例,教材中給出的實驗是金屬小車,課堂替換實驗可以是氣球火箭。但筆者感覺學生并沒有過癮,說好的像火箭那樣,火箭哪里去了呢?為此,筆者又開創出新的拓展實驗———酒精火箭。需要準備的材料:一根1m長的水管,一個瓶蓋上有一個直徑為6mm小孔的礦泉水瓶,高倍酒精和點火槍等。操作方法:把水管平放在架子上,向瓶中倒入5mL高倍酒精,振蕩后放入水管中。在瓶口點火,瓶內酒精氣體迅速燃燒膨脹,氣體涌向瓶口,在反沖力作用下,瓶子就像火箭一樣發出巨響,噴出火焰,水管向前飛去。在學生心理預期中,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實驗效果。聲音和火焰以及飛行的距離都符合學生心中的火箭標準,非常震撼,大家都爭著試一試。在課堂學習中,這個實驗可能沒有氣球火箭那么好的學習效果,但在增加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期待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2.2在深化理念方面進行拓展

    科學來源于生活,又反饋于生活,現實生活中的每一項工程都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同時也需要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因此,科學的學習不僅僅是文本的學習,更應引入STEM理念,把數學、技術、工程的內容與科學相結合,深化學習科學的理念,感受科學、技術、工程之間的緊密聯系[1]。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需要,創造性地開展實驗活動。針對2~3年級學生愛玩、愛吹泡泡的特點,筆者創設了新的拓展實驗———吹泡泡。筆者只提供可以調制泡泡液的糖、洗潔精、水等材料。要想調出能吹出泡泡的液體,每種材料的用量,并不做要求,而是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找出最佳方案。筆者有意識地控制材料的量,則學生在調制過程中就須注意不能浪費,否則就沒有可用的材料了,這在無形中形成了成本的概念。也正因為控制了材料的量,學生在實驗中就須準確測量,從而用到了數學的概念。在教學中引入STEM理念,不僅提高了學生實驗的難度,也增加了學生對實驗的投入程度和關注程度,增加了他們的學習成就感。

    2.3在社會需求方面進行拓展

    科學是為人類服務的,我們在進行拓展實驗時不能把它孤立起來,而應積極尋找時機,把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拓展實驗來解決社會現實問題[2]。筆者所在學校建筑呈“回”字形結構,聲音可多次回聲,難以擴散,從而產生較大噪音。為此,筆者設計了一個噪音檢測拓展實驗,帶領學生檢測校園、小區、市場、商店等不同場所的噪音情況,積極提出整改方案,嘗試制作減噪模型。學生的行動得到了環保局的高度贊揚,并開設講座,指導學生如何測量噪音,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爭取把這個實驗做得更好。這樣的拓展實驗很有意義,學生從小就懂得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而樹立起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為人類服務的目標[3]。

    3拓展實驗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3.1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接觸拓展實驗最多的是參加科技班的學生。兩年來,為了培養學生愛生活、愛科學的情感,筆者在青少年宮開設了不同年齡段的科技班,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科技制作和拓展性實驗的操作。學生經過1~2個學期的學習,學到了許多課本中沒有的實驗知識。例如,在一張紙托住一杯水、神奇的吸盤、杯子吸氣球等系列拓展實驗的學習中,學生認識到大氣壓力無處不在;在吹不翻的名片、人造霧、站在黃線外等火車”等系列拓展實驗中,又進一步認識了伯努力定理。實驗做多了,見識就廣了,看到一些自然、生活現象,馬上就能用科學原理解釋它,而不會被假像所迷惑,這讓科技班的學生感到很驕傲。

    3.2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

    動手能力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在課堂上,受時間和器材的限制,一次實驗只能由小組里1~2個學生參與操作,而其他學生只能當看客。長此以往,這些看實驗的學生得不到有效鍛煉,體驗不到實驗操作的快樂,其操作能力也會越來越差。筆者假設,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那情況會不會改變呢?答案是,拓展實驗可以不受教學計劃的限制,做一次不過癮還可以多做幾次。此外,拓展實驗的取材相對生活化,師生較容易就能找到實驗材料。這樣一來,實驗地點也變自由了,學生可以在學校做,也可以在家里做。例如,做一支“吹不滅的蠟燭”,即在蠟燭里加入鎂粉,點燃含有鎂粉的蠟燭,吹滅后它會自動復燃。學生在這個實驗中學會了做蠟燭、點火柴,玩了一次又一次,根本不用考慮時間、地點的因素。又如,“電子積木”實驗的投放,更是讓學生對各種電路的連接方式了如指掌。在拓展實驗中,每一位想做實驗的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操作機會,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其動手操作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3.3培養了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拓展實驗比書本實驗更有趣,這是大多數學生的印象。是的,大多數教師應該努力找出更有趣、更易被學生接受的實驗作為拓展實驗。這樣一來,學生每次做實驗都是快樂的,會越來越喜歡拓展實驗,越來越愛科學。學生越熱愛科學,學到的科學知識就越多,就會越投入,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兩年來,筆者已設計了200多個拓展實驗,對應著小學各個年級的科學內容,在教學和課外活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瑪格麗特•赫尼,大衛•E•坎特.培養下一代STEM創新者[M].趙中建,張悅穎,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

    [2]馮凌.促進融合的學習[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6.

    [3]喻伯軍.創意科學實驗[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胡昌成 單位:常山縣天馬二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在线第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麻豆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模吧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人妖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福利在线一区二区| 卡通动漫中文字幕第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中日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免费无码毛片一区二区APP|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中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