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賞識教育下的榮譽鏈條的創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賞識教育理念引導下,改革糾錯式評價為激勵式評價,“尚幣”評價體系應運而生。其核心是肯定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和能力,以“爭星—尚幣獎勵—超市兌換商品”的模式,形成榮譽鏈條,達到客觀評價、激勵學生的目的。
關鍵詞:賞識;尚幣;評價體系;實踐
一、理念引領,“尚幣”源起
最近網傳一段演講視頻,叫《一條魚不該被迫去爬樹》。愛因斯坦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你以爬樹能力來評價一條魚,它將一輩子相信自己是個笨蛋。如果一位醫生給所有病人的藥都一模一樣,多少人會因此病得更嚴重?但是換成教育制度,這是現在部分學校正在發生的事,這是教育上的誤診。細糾中國小學傳統評價體系,筆者認為:重糾錯忽略肯定,重結果忽略過程,重智育忽略四育,重知識忽略實踐,重課堂忽略課外,重校內忽略校外;表彰面窄,三好生就那么幾個人,多數學生成為被表彰遺忘的對象;表彰形式單一,多年來一直沿用三好學生、優秀隊(班)干、積極分子等榮譽,難有針對性,沒有新鮮感;表彰時效差,大多榮譽需要長時間的“積淀與守望”,學生的熱情隨著“黃花菜”冷卻,缺少持續體驗和高峰體驗;表彰沒有形成有效的合力,只是少先隊和班主任(輔導員)的內業工作,或者各塊自行其是,互不干涉。那什么樣的評價能夠客觀、公正,去點燃起每一位學生的正能量?蘇霍姆林斯基說:“人內心最本質的愿望是希望得到贊賞?!泵绹軐W家威廉•詹姆士也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賞識。”賞識教育作為世界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理念下的“花苞心態、全納的愛”,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重視。賞識教育教會如何愛孩子,并讓孩子感受到愛。“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跌倒時為他加油,奔跑時為他喝彩!像園丁賞花,既用喜悅的目光欣賞盛開的花朵,又用期待的目光欣賞遲開的花苞。“花苞心態,缺點可愛;花苞心態,擁抱失敗;花苞心態,大師狀態;花苞心態,全納的愛!”賞識教育首倡者周弘先生的評價語境引發我校班子和教師的深度思考?!吧袔拧痹u價體系應運而生。
二、“尚”行易興,體系構建
“尚幣”。尚,擇其尊崇、注重之意,意在表彰學生積極向上的所有品質,尊崇的是正能量;幣為實物,是用于表彰肯定學生的物化媒介;“尚幣”構思源于游戲幣,將評價融于游戲中。金拇指“尚幣”評價體系的核心就是肯定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和能力,以“爭星—尚幣獎勵—超市兌換商品”形成榮譽鏈條,達到客觀評價、激勵學生的目的。
(一)以爭星的方式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和能力。每個學生的能力和表現傾向都是不同的,如果只是需要肯定一個小方面,那么幾乎每個學生都可能得到表彰;為了讓孩子展示出自己的優點,我們可以量體裁衣,為其搭建平臺,使之獲得表彰,這樣一來,許多差生也能得到肯定。在實際操作中,我校開展“君子淑女星”評選,提出禮儀星、輕聲細語星、坐姿星、衛生星、晨讀星、午讀星、路隊星、善良星、誠信星、經典誦讀星等星種讓學生爭星,學生爭得十顆星就可以被評為君子或淑女。為了激發學生的優點和天賦,還可以讓學生自由提出爭星目標,如足球星、志愿者星、舞蹈星、圍棋星、發明星、動物研究星等,學生做好爭星記錄,在班隊課等闡述爭星表現,通過同學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確定是否爭星成功。我們把這種星稱之為“十八般武藝星”。爭星的關鍵在于過程管理,包括教師管理和學生自我管理、榮譽展示和獎勵等。在榮譽展示方面,既有班級展示,又有學校展示,還能通過微信平臺,讓每一個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爭星表現。學生積累的星種越多,獲得榮譽的級別越高。一次成功,多次體驗;多次成功,享受高峰體驗,學生在主動爭星的過程中就能健康成長起來。
(二)通過“尚幣”實時獎勵學生。學生獲得尚幣的途徑包括爭星表現、課堂表現、課外表現、活動表現、社團表現、家庭表現等。班干部、值勤隊干、功能室管理員、志愿者等,可以用尚幣作為獎勵,把原來的義務變成責任,提高服務意識和質量,也讓學生明白“接受服務必須付出代價”的道理。尚幣獎勵可以有效實現對學生不同角度的多元評價、即時表現的即時評價、引導其往某方面努力的需要評價、不同階段不同要求的階梯評價和家校網狀鏈條的合力評價等,構成榮譽鏈條,形成誘導,達到了持續激勵的目的。
(三)與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學校成立向陽花超市,以此作為“尚幣”評價體系的物質激勵載體。學生可以用獲取的尚幣消費,實現尚幣評價的物質誘惑力,促使學生主動優秀。超市的物品有學習用品、玩具等實物;還有廣播站點歌、當升旗手、主持國旗下的講話、到校長室喝茶、與校長共同進餐等精神消費品;可以在父母結婚紀念日、生日等特殊日子,換取班主任或校長簽字的嘉獎令、喜報;學科考試發揮失常,還可以購買1-5學分;在愛心教育活動中,學生可以捐贈尚幣,換取物品捐贈受助人員;在節日等特殊日子,超市還可以提供神秘消費,通過讓獎品增強神秘感,持續誘惑,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養成良好習慣,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三、“尚”賞你我,階梯施行
賞識教育是一種理念、一種教育方法。作為理念很容易讓教師們接受,但實際操作總有無從下手的感覺。金拇指“尚幣”評價體系作為賞識教育理念下物化的一種嘗試,要特別注重實施過程管理。
(一)用賞識的積極態度對待學生。中國的教育更多的是挑學生的毛病,認為每個學生都要不斷改正才行。其實,人都是要面子的,死不認錯的有,死不知錯的少,也就是說,犯錯了,其實你不批評他,他也知道。對待犯錯,不一定要批評。但每個人都渴望被賞識,被重視,所以你如果能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優點,多表揚、多肯定,學生就一定能積極向上。
(二)對學生的肯定要有的放矢。教師無原則地說“你真棒”會失去表揚的效果,表揚要有物,要能撓到癢處。同時,適當的提醒能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三)要善于創設學生被表揚的舞臺或情境。金拇指之星評選就是這樣的舞臺:申報爭星情況———學生自我賞識;評議同學爭星情況———賞識別人;評價學生爭星情況———教師賞識學生;聽取和評價孩子———家長對孩子的賞識和認識。太好了,賞識的氛圍和陽光的心態就這樣形成。
參考文獻:
[1]周弘.如何表揚,孩子更努力;怎樣批評,孩子更愛聽[M].廣東經濟出版社,2012.
作者:池長春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