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黨建引領學風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學生黨員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學生黨員很大一部分人是黨團組織、學生會、班委會的骨干分子,不僅在學習、工作、社會實踐能力、交際能力等方面比較突出,而且具有較高的覺悟,有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這樣的政治覺悟使學生黨員成為一個易被號召和組織的群體,也是一支能號召和發動群眾的群體,能夠在學校中作為一支強有力的學風建設團隊,引領并推動學校的學風建設。
(二)學生黨員具有優異的學業成績大學生黨員群體普遍具有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勤奮刻苦、學習成績優秀的特點,這不僅使他們能夠在學風建設中成為同學的楷模,而且讓他們能夠有精力和能力承擔干部工作、幫助后進同學。以寧波教育學院為例,根據該院目前學生黨員的狀況的統計數據,89%的正式黨員期末綜合測評成績排名居于班級前20%;72%的預備黨員成績排名居于前20%;81%的入黨積極分子的成績排名居班級前20%。寧波教育學院若能做到既加大對學生黨員的培養力度,樹立學生黨員的威信,又大力宣傳學生黨員中的學習標兵,學生黨員就能在學風建設過程中發揮示范性的作用。
(三)學生黨員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學生黨員與同學們共同學習和生活,與同學接觸廣泛、聯系密切。他們能夠詳細地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習慣、思想動態、實際困難等,這使得他們有條件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而且學生黨員作為學生,更了解學生自身的需要和處理問題的合適的方式方法,他們在學風建設中開展工作更容易讓同學們接受。寧波教育學院對2011級、2012級的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民意測評,并對學生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進行了互評活動。結果顯示,100%入黨積極分子的民意測評成績超過2/3,其中72%的入黨積極分子民意測驗全票通過,百分之百受到同學認可;93%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測評總分都在90分以上。
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促進學風建設的機制和舉措
學生黨員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黨組織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將影響其他學生對黨的認識、擁護和追求。吸收黨員重質量、后續教育講實效,是提高黨員素質的兩大重要保證。它的落實需要推薦制度、考核制度等制度保障,更需要開辟黨團園地、黨員聯系寢室、黨員幫困結對等活動載體。
(一)嚴格黨員發展機制,牢固樹立“以學為本”的學風建設地位
近年來,高校加大學生黨員發展的力度,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學生的入黨熱情很高。寧波教育學院近三屆學生寫入黨申請書的人數比例分別為87%、83%和92%。學生的入黨愿望也很迫切,入黨積極分子會因為沒有被如期發展為預備黨員而感到著急,主動尋找差距,努力向黨組織靠攏。學院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對廣大青年大學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黨建工作起到促進學風建設的作用。為此,學院黨組織既要從橫向上把黨員標準具體到大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等各個方面,也要從縱向上將學業作為黨員培養每個環節的重要條件之一。
1.將學業成績作為確立發展對象的重要條件之一。幾年前,寧波教育學院學生黨員發展機制尚不完善,確立發展對象時對學業成績未作明確要求,主要看工作表現,這就導致綜合素質高、各方面均衡發展的黨員很少。黨員標準的降低必然導致黨員隊伍素質的降低,而且,這樣導向既不利于激發學生黨員本人專業素質的提高,也不利于學院良好學風的形成。對發展預備黨員的綜合考察,既要考察其入黨動機、思想素質,也要考察其學習成績、平時表現、群眾基礎等。入黨動機和思想素質是評判學生是否能入黨的前提條件,但由于這兩個條件很難通過量化的標準進行考察。寧波教育學院主要通過入黨聯系人的談話和學生座談會的意見進行判斷。而對學習成績、平時表現和群眾基礎則采用量化形式考察。學院將所有考察期滿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入黨積極分子情況進行匯總,制成《發展對象確立情況表》,內容除了班級、姓名等基本信息外,主要包括近兩次學業綜合成績、擔任職務、獲獎情況、民意票數等項目。這里的學業成績是由學科成績70%、德育20%、體育10%構成。各個項目互相聯系、密不可分,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了黨員發展的基本要求。其中民意票數原則上至少達到2/3,學業成績班內排名原則上在前20%。經過三年的實踐探索,黨員發展機制得到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學生要以學習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積極要求入黨的學生高度重視學習,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符合黨員要求的學生越來越多,學院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班內排名50%到30%再到20%,這樣的導向作用極大地促進了學院的學風建設,也能保證學校向黨組織輸送高素質的人才。
2.將學業成績的指標貫穿于黨員發展的各個環節。首先,開展始業教育讓學生盡早明確黨員發展各環節的學業成績的要求。學生始業教育是引導學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關鍵時期,是使高校形成良好學風的重要起步階段,也是進行入黨動員和引導的最佳時期。要以新生始業教育為契機,引導大學生早日端正入黨動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激發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樹立將來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自覺性。從學生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到成為正式黨員,一般要經歷四個環節和五次身份變化:從入黨申請人到黨校學員到入黨積極分子到預備黨員到正式黨員,各環節都要將優異的學業成績作為必要條件,并把相關內容作為學生黨員考察培養的具體要求加以制度化。寧波教育學院要求被推薦的黨校學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學業成績在班內排名前40%,發展為預備黨員或轉為正式黨員階段的學業成績在班內排名為20%。在新生始業教育時就對學生進行入黨教育引導,讓他們在踏入大學的第一天就能了解入黨程序以及各環節在思想道德、政治理論、學業成績、工作表現、生活作風等方面的具體要求,使他們盡早樹立“以學為本”的學風建設的重要理念,這對帶動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其次,發展新生黨員,發揮他們在新集體班風學風建設中的模范作用。為了充分發揮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學校發展學生黨員工作就要在“早”字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努力做到早發現、早培養、早發展。為此通過高年級正式黨員給新生上黨課方式,向學生宣傳黨的基本知識,激發他們的政治熱情。再通過查閱新生檔案、團組織生活、短期軍訓、個別談心等方式盡早了解新生情況,把基本素質好、入黨積極性高的學生及時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并參加學校黨校學習,為低年級培養和發展黨員創造條件。同時,還要做好與中學培養的銜接,對于在中學已寫了入黨申請書的學生,要及時與中學黨組織聯系,及早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對象;對于在中學已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學生,可連續計算考察期,期間不間斷地對其加強培養和考察,盡早在新生中發展黨員,使黨員在班集體學風建設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二)加強黨員后續教育,始終把黨員的學習作為考核黨員的重要指標
1.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人。工作中發現,中學時期入黨的預備黨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問題較多。他們的黨員意識不強,除了政治理論修養較低以外,主要表現為思想不成熟,個別學生學習上要求不高、言行上比較隨性、缺乏黨員應有的謙虛的品質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不理解老師的高標準、嚴要求。經過深入了解,他們在高中時沒有經過正規的黨校培訓,入黨程序簡單。他們尚未深刻理解黨員不僅意味著榮譽更包含著責任的身份特點,面對高校黨組織對黨員的高要求,他們感受到巨大壓力。對于這樣的群體,黨組織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和班干部等合力,耐心疏導、不斷鼓勵,使他們的思想日漸成熟,學習不斷進步。
2.通過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引導人。歷年來,寧波教育學院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成績及班內名次、獲獎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學生在積極分子考察期,表現比較突出,成績名列前茅并獲得獎學金的人數比例較高。最近的數據顯示,學業成績在班內排名40%以內的占87%,其中考察期滿半年的入黨積極分子表現尤為突出,占93%。而考察期超過一年甚至兩年的入黨積極分子相對來說,成績的總體排名比較靠后,分析其原因,估計入黨熱情有所消退。預備黨員在轉正考察期內的成績與發展之前相比,成績有所下降。針對這一現象,學院需要分層次地專門召開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風建設討論會,通報這一現象,表揚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對入黨積極分子提出明確要求,引導他們正確看待入黨問題,增強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實踐證明,這樣的討論會以后,有的黨員主動說明情況,承認錯誤。這就說明,這樣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3.宣傳典型的先進事跡激勵人。借著開展黨員“創先爭優”工作的東風,寧波教育學院學生黨支部開展了比先進、比貢獻活動,制訂了《黨員考評方案》,設計了《黨員測評表》。同時,學院又開展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民意測評和以“在交流中尋找標桿”為主題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民主生活會,評選出優秀黨員。對于學生黨員中的榜樣,不僅僅要在小范圍內進行經驗的傳授和交流,還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和影響范圍,讓更多的同學從榜樣的行為中學習那種勇往直前、奮斗不息的精神風貌,引導他們對自身學習習慣、生涯規劃等方面進行自覺思考,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為此,學院在每班的教室設立了“黨團園地”,將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承諾書、風采照、獲獎榮譽、先進事跡等上墻。這樣做的目的,一是增強他們的角色意識,二是使他們能接受廣大師生的監督,三是宣傳先進樹立榜樣。鑒于學生對同專業的學長的事例、身邊的榜樣比較感興趣,學院將歷屆優秀的學生黨員的事跡或榮譽收集起來,在黨員活動室或各班教室加以宣傳、學習。這些成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他將是它將形成強大的力量激勵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有效推動了學校的學風建設。
4.通過布置黨員傳幫帶的任務鍛煉人。歷次座談會中群眾反映明顯的問題是部分黨員與群眾聯系不夠密切。有些學生黨員往往只是自己優秀,影響力與威信不夠,缺乏主動服務的意識。有的黨員為了保持良好的同學關系,明哲保身的思想明顯,對不合理的現象,他們往往選擇聽之任之,不愿指出對方身上存在的錯誤與缺點。對此,寧波教育學院利用“創先爭優”的契機,除了加強思想教育外,還采用了“一個黨員帶動一個寢室”的形式,即一個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別聯系一個或多個寢室,高年級寢室聯系低年級寢室,要求學生黨員與人黨積極分子經常到所聯系的寢室了解情況,與所聯系的寢室成員保持良好的溝通,以自身的言行舉止影響寢室成員的行為,及時阻止寢室中出現的不良習慣,在宿舍區營造良好的生活、學習氛圍。黨支部要將他們的這一成績作為考核評比的一項內容。這種以點帶面的傳幫帶方式也有力促進了學校的學風建設。
作者:王夫娟單位:寧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