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本縣節能減排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節能減排的工作要求,以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為支撐,以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項目建設為重點,加強目標考核,確保完成年節能減排目標。
二、目標任務
實現削減能力50.8噸;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控制在605噸,年全縣節能減排主要目標為: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量同比降低5%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控制在1060噸。實現削減能力26.95噸。
三、保證措施
(一)強化重點耗能企業管理
結合企業實際,今年繼續將重點耗能企業作為工作重點。開展高耗能工業企業實施目標責任管理。對我縣重點耗能大戶,逐戶落實節能目標,并與企業簽定節能降耗責任狀,制定嚴格的監測和考核體系,將節能目標進一步分解、細化、落實到各企業,由節能降耗領導小組每季度對重點用能企業進行督察,以確保節能目標的實現。對未完成年度目標的企業,項目主管部門暫停其新上項目的審批、核準和備案,不允許向國家推薦國債資金支持項目,取消年度各項獎勵政策及榮譽評選資格。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局、統計局
(二)加大污染物減排管理力度
全面完成項目建設??刂乒I污染源,轄區內國家控制重點污染源—縣宏業供熱公司,必需裝置污染物在線監測系統,要在年月日前通過數據有效性審核和驗收后,與省、市監控平臺聯網,確保參數齊全、數據準確、傳輸穩定,完成十一五”環保規劃》工業治理項目排污許可證發放工作。控制農村農業污染源,年底前完成縣東盛商品豬集約化養殖廢物綜合利用項目的污染治理及縣大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年處理5000噸糞便資源利用項目。所有重點污染源的污染治理設施必需穩定達標運行,落實各項減排監測體系能力建設項目配套資金。全縣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監察系數分別達到1.6%和1.0%污水處置廠污水處置率不低于50%青龍河、珠子河入境斷面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規范》二類水體要求。
責任單位:縣環境維護局
(三)強化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力爭年底前竣工,積極推進縣宏業供熱公司集中供熱改造節能示范工程建設。實現年節能1.727萬噸標準煤的目標。加快縣污水處置廠建設,確保年底建成投入運營,形成化學需氧量減排能力。完成列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中的縣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局、環境維護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四)推廣一批節能環保產品
推廣應用散裝水泥、商品混凝土,繼續落實國家發展散裝水泥政策。杜絕“禁現”區域內建筑工地現場攪拌混凝土現象的發生。開展公共建筑節能試點,探索推廣使用地源熱泵等節能產品。繼續做好高效照明產品的推廣工作,推廣范圍包括城鄉居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等大宗用戶。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局、科技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教育局、衛生局、政府辦
(五)抓好其他重點領域節能減排
全面推進農村、建筑房產、交通運輸、商業和民用、公共機構等五個領域節能減排工作。抓好工業節能減排的同時。
帶動4個村屯,農村領域:投資200萬元建設大型秸桿燃氣站一座。投資50萬元建設太陽能熱水器和秸桿氣化爐各200個,力爭“十一五”末前,全縣建成農村沼氣池2000個。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農業和畜牧業局
推廣應用新型墻體資料,建筑房產領域:鞏固禁止使用粘土燒結磚成果。力爭年底前建設完成縣節能建材有限公司年產20萬立方米新型墻體資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加大新建建筑施工階段節能強制性規范執行力度,加強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全面實施“暖房子”工程。
責任單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交通運輸領域:繼續淘汰老舊汽車。積極推廣汽車加氣。
責任單位:縣交通運輸局
建議低碳消費。商業和民用領域: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燈、綠色空調等節能產品。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商務和糧食局
做好公共機構能耗統計工作。公共機構領域:抓好公共機構水、電、油、氣的節能管理。
責任單位:縣政府辦公室
(六)全面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各項工作
確保項目早日建成并發揮效益。三是進一步完善行業準入、資源定價、財政和稅費、地方環境規范、統計核算等相關配套政策。四是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組織相關人員考察學習其他試點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一是做好《縣域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組織實施。二是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調度管理。為我縣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試點工作提供參考。五是設立循環經濟專項資金,樹立一批示范典型。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
(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加強煤炭清潔生產和利用,大力發展旅游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核能,加快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努力優化能源結構。加強林業建設,開展林業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研究,擴大封山育林、科學改造低質低效林,著力提高森林質量,減少火災和病蟲害損失。加強天然氣利用,依照“氣化”總體要求,做好汽車加氣、工業燃氣的推廣應用。
責任單位:縣發展和改革局、經濟局、環境維護局、林業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農業和畜牧業局。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