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招雙引工作要點及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全區雙招雙引工作,以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等系列會議精神為指導,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中部崛起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立足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招大引強、招新引優、招才引智,聚焦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打基礎,強后勁,促發展。
一、總體目標
2020年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81億元,引進外商直接投資6100萬美元。引進(入庫)億元以上項目45個。
二、任務分解
繼續推行區經開區、鄉鎮辦主體招商,區直部門配合服務招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對區經開區、鄉鎮辦下達內外資目標任務,同時下達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10億元項目數、10-20億元項目數、20億元以上項目數,新簽約項目(含徽商大會集中簽約)任務數、新開工項目任務數、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任務數、引進高層次人才數、引進或新建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平臺數等目標任務(見附表)。
三、工作要點及措施
(一)培育新動能,瞄準主攻點,提升產業層次。
1.瞄準5G光電子、先進裝備制造業。順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潮流,以寶維智能科技光電項目、耐維光磁科技光磁材料制造項目、天籟之音揚聲器和振動馬達研發制造項目、正弦半導體科技集成電路IC項目等簽約項目為依托,做實5G光電子產業園一期,積極搶占高新技術高地,促進5G光電子產業形成“小集群”。加強與通旺公司合作,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啟動5G光電子產業園二期建設工作,再引進眾聯成科技、云響科技等2-4家企業入駐產業園。同時,進一步加強先進裝備制造業招引力度,碧海昕怡醫療設備及醫用產品制造等在談項目早日簽約,高端精密機械軸承生產等已簽約項目早日開工。
2.瞄準現代農業綠色農業。著力解決產業鏈條短的問題,全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條。積極協助普農集團謀劃綠色食品產業園項目,聯系對接上海光明集團等大型企業,促成與普農集團合作。力促普農集團金邁(糧食)深加工項目、小龍蝦加工廠完成規劃選址等手續,稻漁綜合種養智能化項目5萬畝農田全面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促進現代農業向一二三產融合方向延伸。
3.瞄準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積極響應國家、省、市發展清潔能源號召,加強與華能集團等央企名企合作,全面梳理境內新能源有效資源,制定分步開發規劃,推動灰河鄉30MW風力發電項目、陳瑤湖楊圩50MW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開工建設。努力培育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加強新型芳綸等在談項目跟蹤與對接,金屬超細粉體工業化項目等簽約項目開工建設。
4.瞄準傳統工業提質增效。緊跟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以與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工業大腦與環境”等大數據項目為樣板,逐步推進“大數據+傳統產業”招商工作,加快裝備式建筑產業園項目、軌道交通智能裝備制造項目落地進程,提升項目科技含量。繼續圍繞海螺、富鑫、有色、銅化(六國)、皖能、港投等大中型企業開展延鏈補鏈招商,海螺公司光伏發電項目建成使用、富鑫鋼鐵高爐提標升級改造項目主體完工,有色公司石灰巖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建設,皖能電廠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
5.瞄準高端人才引進發展。通過強化項目資助、創業扶持、股權投資等政策扶持力度,以納絡米特公司項目落戶流程為樣板,加大境內外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和關鍵核心技術引進力度,打造“團隊+技術+資本”的招商模式,力爭形成“引進一個人才、聚集一個團隊、培育一個企業、帶動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積極探索人才柔性引進途徑,進一步促成中科大、浙大與普農集團合作進程,推動小龍蝦院士工作站、華東冶金研究院等研究站點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擴大高層次人才數量。
(二)謀劃新舉措,打好組合拳,提升工作實效。
1.抓好龍頭企業招商。在招引龍頭企業上下功夫,招引科技含量高、牽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培育新增長極。針對牽動性強的項目“一事一議”,出臺專項招商政策,努力達到“招引一個龍頭,帶動一片企業,打造一個集群”的目標。
2.抓好產業轉移招商。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珠三角產業轉移的發展戰略機遇,重點做好蘇浙滬廣深產業轉移的項目承接工作,著力引進一批契合我區產業發展的重大優質項目。積極探索承接產業轉移新模式,鼓勵通過委托管理、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與轉出地政府、園區、機構、龍頭企業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3.抓好以會招商。強化高端對接,積極參加進博會、中博會、制造業大會等國內外展覽會、博覽會,抓住市組織舉辦中國()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等全國性、區域性會展、論壇、賽事活動的契機,開展專題招商推介。積極開展“徽商回歸”、“鳳還巢”工程,摸清籍在外發展人士名單,通過座談會、懇親會等多種形式,讓“天南海北人”為家鄉發展匯智聚力。
4.抓好平臺招商。狠抓招商平臺建設,全力促進“土石金”科技招商平臺做大做強,幫助在平臺孵化的企業加快發展。依托進境水果口岸、外貿碼頭等平臺資源,加強與上海低碳投資中心、外高橋投資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平臺合作,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步伐,適時啟動汐有電商產業園二期建設,完善園區倉儲冷鏈等功能,力爭全年營業額跨入億元行列。支持大通風景區加強與國內知名旅游集團對接合作,加快創建5A級風景區,持續推動大通影視文化產業園做大做強,提升園區知名度。結合江北新區產業規劃及老洲、陳瑤湖鎮、周潭鎮規劃編制工作,梳理整合江北鄉鎮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化功能布局,努力向園區集中。以澄英高科園區規劃為抓手,積極謀劃參與澄英前期招商工作,加強項目儲備。
5.抓好經濟型招商。以增加地方稅收為導向,借鑒江浙滬等發達地區經濟型(商貿型)招商模式,加強與中介機構合作,財政部門牽頭,區經開區、各鄉鎮辦為主導,區相關部門協同推進,向全國開展“招財引稅”工作。積極探索股權招商。加強與創投公司、風險投資機構聯系,篩選企業信息,收集有價值的招商信息。引導我區現有企業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股權換資金、換技術、換品牌,做大企業規模。
(三)打造新環境,構筑生態圈,提升服務能力。
1.補齊園區短板。園區(景區)是經濟的“主戰場”,是全區主要招商引資項目的“落戶地”,堅持把園區(景區)建設、發展作為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有效舉措,切實抓好以區經開區為重點的園區、以大通風景區為重點的景區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區經開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項目土地征儲力度,完善區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天然氣調壓站、物流及生活服務等配套設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推行工業項目“承諾即開工”,以5G光電子產業園(科技孵化器)為試點,探索園區運營、管理和服務市場化運作,讓開發區“減負前行”,激發活力。加快大通風景區建設步伐,積極爭創5A級風景區,切實提升承載能力,為招商項目落地提供平臺支撐。
2.提升要素保障。在全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政府職能部門資源,放大要素的比較優勢,發揮財政資金的引領和撬動作用,拓寬“科技+金融”合作渠道,鼓勵企業組建各類研發平臺。用活用足工業用地政策,優先保障區經開區土地征收需求,保障重點項目用地;落實全國“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加強與校企合作,不斷滿足用工需求。積極推行全市的“交通聯絡員”制度、“子女教育優先”制度、“醫療服務VIP”制度,為招商項目提供“保姆式”服務。
3.強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區領導聯系包保重點招商項目制度,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水平,努力為投資商提供高效率的“一站式”全程代辦服務。加強督促工作,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引資”與“引稅”并重導向,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考核體系,積極探索建立績效考評和激勵機制,突出以項目落地轉化為導向,嚴格落實“四督四保”制度,強化服務,提高項目的轉化率,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強督查調度,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時序要求,每月開展招商成果通報,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