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藍莓種植示范區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加大科技扶持力度,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全力建設區藍莓種植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打造省藍莓品牌,加快藍莓種植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推動農業產業化向縱深發展,加快我區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目標,充分發揮資源優勢。
二、目標任務
建設56公傾藍莓種植標準化示范區,總體目標:按照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產業化要求。藍莓產品質量達到綠色無公害標準,實現產值1000萬元,使示范區成為幅射周邊市、縣乃至全省、全國的起示范帶頭作用的藍莓種植標準化示范基地。基地設置在灣溝鎮沙金村,白山市林源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戶120余戶,公司加基地,基地帶農戶模式進行種植。
階段目標:制定《藍莓種植栽培規程》企業標準。宣貫標準,進行人員培訓。
對不符合標準規定的限期整改。同時,年進行監督檢查。擴大藍莓種植基地數量,并在全區范圍內推廣,迎接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驗收。
圍繞藍莓種植標準化基地,任務:利用三年時間。建立起由標準體系、檢測體系、認證體系、監管和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組成的一整套藍莓種植標準化種植全過程安全質量控制體系。按照標準化生產規程,建設56公頃管理科學、種植規范、集中連片的綠色藍莓種植標準化示范區。
三、建設內容
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種植工業園。通過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區藍莓種植示范區采用“公司+基地+標準化+農戶”模式進行藍莓種植。建立完善檢測體系,加大宣貫力度,每年對基地和農戶進行不少于2次的產前(育苗)產中(日常管理)產后(藍莓鮮果精深加工)全過程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培訓,使標準覆蓋面達到100%可以解決藍莓種植的規范化、標準化,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建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使示范區產品達到綠色要求。增加農民收入,解放剩余勞動力、促進社會就業、社會和諧、提高標準化意識。
領導小組工作制度,建立一整套制度(其中包括:部門聯席制度。示范區監管主體的工作職責及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管理制度,示范區工作考核辦法,示范區管理制度,協會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等)
加強對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過程的質量安全監控,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全過程生產記錄,確保每個環節有據可查和可追溯,有效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四、實施步驟
(一)部署階段
以企業現有資源為基礎進行項目部署。
1.現有規模:現有綠色藍莓種植基地10公傾。
2.基礎設施:現擁有廠房7000平方米。
3.技術力量(人員)現聘請專家2名。管理人員5人。
4.工作基礎:白山市林源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藍莓種植基地。基地20戶,總產值達到200萬元,采用公司加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方式擴大規模。
(二)集中建設階段
1.藍莓種植面積由10公傾達到20公傾,基地數由20戶達到40戶,產值由200萬元達到300萬元。
2.藍莓種植面積由20公傾達到40公傾,基地數由40戶達到80戶,產值由300萬元達到500萬元
3.藍莓種植面積由40公傾達到56公傾,基地數由80戶達到120戶,產值由500萬元達到1000萬元
(三)總結考核階段
對藍莓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進行檢查驗收,年月由檢查驗收組按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驗收合格后形成總結報告,逐級上報。
五、保障措施
1.示范區建設的相關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有相關政策保障,出臺相關政策。營造氛圍和實際支持的政策體系,貫徹政策機制,注意對農民、農工的影響力。
2.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
形成“企業投入為主體、政府投入為導向、社會投入為補充”多元化投入機制。示范區建設所需工作經費應以項目承擔單位投入為主。
3.生產投入品監管
無違法記錄。有年度生產投入品專項監管文件和實施監管記錄,有年度監管文件、工作計劃和實施監管記錄文件。對農藥、肥料、種(苗)等的監管文件和依法監管記錄(禁用品、打假、使用者的反映等)
4.服務體系
形成“統、分”結合的服務機制,建立了能夠實施規模化服務的專門體系。組織文化程度高,反應快,統一服務率80%以上建立了服務機構,形成“統、分”結合的專業服務機制,統防統治的組織化程度較高,統一防治率達50%-65%考查示范區內的報務體系在必要的情況下,對農藥、化肥、種(苗)等的統一管理供應情況,病蟲害的統一防治情況,對災害性因素的預防反應能力和迅速程度,對統、分結合的把握情況等等,通過具體多個事例的分析和整體感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