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普通國省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強公路管理,打造好普通國省道示范路,結合我區實際,決定在全區推行普通國省公路“路長制”,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權責明確、分級管理、管養有效、措施得力”的原則,建立制度化、精細化、常態化的公路“路長制”,圍繞實施“五大戰略”,建設贛西新門戶,讓人民過得更好的目標任務,提供更加干凈、整潔、安全、有序、美觀的公路交通環境。
二、組織機構
成立區普通國省公路“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交通公路工作的副區長任常務副組長,其他副區長任副組長,區交通運輸局、公路分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隊)、區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水利局、區林業局、區住建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文廣新旅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各鄉鎮行政正職為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交通運輸局,由區交通運輸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公路分局局長兼任常務副主任。
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的“路長制”管理工作機構。
三、主要內容
(一)“路長制”的設置
“路長制”是路段管理人員在路長的統一領導下,對責任路段的公路(含隧道、橋梁)、附屬設施、路容路貌、交通秩序、綠化和環境衛生等實施全面綜合管理的制度。路長由區領導擔任,分路長由沿線鄉鎮行政主要負責人和公路分局班子成員擔任(路段安排詳見附件)。
(二)職責分工
1.路長職責:負責管轄路段“路長制”工作的總調度、總協調,監督檢查分路長和相關單位履職情況,對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統籌協調。路長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路長辦公會議,聽取分路長和相關單位工作情況匯報,安排部署工作,指導、監督落實到位。
2.分路長(鄉鎮長)職責:負責成立轄區路段專門管理班子,制定具體的路段管理方案并組織實施,每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工作,每周上路巡查不少于2次;建立健全所轄路段相關設施,制定路長牌,明確路段起止里程。完成路長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確保管轄路段干凈、整潔、安全、有序、美觀。
(1)干凈。根據線路長度安排專職人員,從事公路管護、保潔工作,及時清理路面障礙物和拋灑物;清除路基、邊坡的非植物和公路用地范圍內的堆積物;安排灑水車每天早上8點、晚上6點對管轄路段進行灑水降塵、清洗路面(根據天氣情況和路面狀況調整灑水、清洗頻率)。
(2)整潔。加強管轄路段沿線住戶、門店、企業和建設工地的管理,禁止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堆物放料,禁止向路面排水、排污;制止占路打谷曬糧;制止在護欄、綠化等設施上晾曬;制止擅自設置廣告牌、指路牌等非公路標牌,清除遮擋公路標牌視線的障礙物;發現公路水毀、路面破損、設施缺失及時通知公路部門處置。
(3)安全。管控公路建筑控制區內(含橋下、隧道口及隧道上方)建筑物及地面構造物,制止不符合間距要求的建房(距離公路水溝外緣國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縣道不少于10米);開展源頭治超,發現車輛超限超載運輸及時舉報;發現損壞、污染公路等違法行為及時通知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制止在路面、橋面隨意停車;制止擅自新增平交路口,防止增加安全隱患點。
(4)有序。管轄路段兩旁的建設工地、沙場、混凝土拌合站、煤礦、石材廠等工礦企業,要求一律圍擋作業,嚴禁施工車輛出現粘帶泥土和拋灑滴漏、污染公路現象;制止公路邊擺攤設點,規勸經營戶離開公路邊溝進行經營;對季節性水果、農副產品的銷售,引導經營戶在不影響公路安全、暢通和美觀的地點集中銷售,統一管理。
(5)美觀。所有縣道、鄉道、村道與國省干線公路接線處需硬化100米以上;加強公路兩旁綠化、美化,適時對行道樹等植被澆水、除蟲,每年修剪不少于1次,確保生長良好。
3.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負責擬訂管理標準、制度和考核辦法;建立工作例會制度,下達交辦任務,組織日常巡查,督促各分路長和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按季度通報情況,協調解決問題;進行考核并定期公布考核結果。
4.區級路長辦公室成員單位職責
區級路長辦公室成員單位應按照區級路長制實施細則的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推進路長制各項工作,推行路長制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和重大事項決策。具體職責如下:
(1)區交通運輸局:組織開展治超日常巡查;開展24小時治超;加強公路行車秩序管理,重點整治超載、超限,查處貨運車輛拋、灑、滴、漏等行為。
(2)公路分局:及時修復處置國省道的水毀、病害;協調相關部門、鄉鎮對急彎陡坡、臨水臨崖、城鄉結合部等重點路段和事故多發路段進行集中整治。
(3)公安分局、交警大隊:打擊損壞路產、侵犯路權等涉嫌公路違法犯罪行為;查處車窗拋物和超速、逆行等違法行為,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并及時整治或上報,完善交通安全措施并確保完好有效。
(4)區財政局: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路長制”工作開展和公路環境綜合治理。
(5)區應急管理局:建立安全監管機制,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率等。
(6)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配合公路部門對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范圍內建設的監督,加大對控制區范圍內違法用地的查處力度,嚴格控制公路兩廂建設和村民建房的用地審批,對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非法挖沙取石采礦行為進行查處,組織對已關閉礦山形成的高陡邊坡、裸露山地進行恢復治理。
(7)區水利局:加強公路沿線灌排體系建設,提高公路兩側區域的防洪灌溉能力;鼓勵對公路沿線山塘水庫進行生態修復;協助做好公路沿線綠化帶灌溉水源的保障。
(8)區林業局:加強日常巡查;嚴格公路兩廂林地管理,對亂砍濫伐林木、未批先占林地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督促、指導各綠化主體責任單位對公路沿線綠化進行查漏補缺,宜種盡種,提高綠化體量和綠化效果,達到美化和景觀化的要求。
(9)區住建局:加強途經城鄉規劃區段公路兩廂規劃建設管理,對于公路改擴建、沿線環境整治和隱患治理等建設項目開設綠色通道,縮短審批流程。
(10)區文廣新旅局:統一設計、規范設置公路旅游標識標牌;結合實際在公路沿線設置旅游服務設施。
(11)桿管單位:桿管單位(電信、移動、聯通、電力、地方電力、廣電、國防光纜、自來水、燃氣等)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事先報公路管理部門審批。新增管線一律由一家單位統一承建、統一管理,實現資源共享,避免出現多家單位反復開挖現象。
(三)管理流程
“路長制”實施巡查→處置→督查→通報的管理流程。
1.巡查:路長、分路長、領導小組辦公室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定期巡查,汛期、惡劣天氣、重大活動、重要節假日加大巡查頻率,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或進行交辦。
2.處置: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路長、分路長和領導小組辦公室交辦的事項,各相關部門、鄉鎮、村要各負其責,根據職能職責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置,并做好記錄。需要協調解決的,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收集,統一轉辦至相關責任單位。
3.督查:問題交辦到責任單位后,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問題辦理情況適時開展督查,對處置不力的,責令限期整改;對造成重大影響的,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4.通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問題處置和督查情況進行書面通報,并作為考核依據。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宣傳發動。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新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護路愛路氛圍,及時報道管理成效,介紹推廣經驗,提高“路長制”管理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同時加大新聞媒體的曝光力度,及時曝光有損路容路貌的行為,督促責任部門整改,為“路長制”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單位要建立健全人員投入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工作保障機制,確保有人干事、有錢辦事。各單位要全力支持“路長制”的運行,自覺服從路長的協調和管理,努力為路段管理人員開展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要在路段與路段之間、路段與產權單位之間建立路長工作聯系機制,相互溝通、相互配合,消除盲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路長監管體系。
(三)嚴格督查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等方式,督促各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水平,督查考核結果適時予以通報,檢查情況與年度考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