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婦產科風險預防中應急措施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常規護理輔助應急措施預防婦產科護理風險的臨床效果及推廣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118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58例,對照組給予婦產科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助應急措施,記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失誤率,比較兩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費用等指標,評價護理滿意度。結果:(1)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失誤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研究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P<0.05);(3)研究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常規護理+應急措施有助于提升婦產科護理風險應對效率及質量,促進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時間,改善護理評價,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風險;應急措施;常規護理;效果
因女性特殊的生理構造,婦產科一直是護理風險高發地。近年來女性婦科疾病的發病率有增多趨勢,護理風險隨之擴大,婦產科護理日益受到重視,當然改進護理方式提升護理質量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護理質量直接決定著婦產科手術患者的安全,良好的護理能有效減低護理風險發生率,和諧護患關系[1]。目前關于婦產科護理風險表現及防范措施比較成熟,但是對突發性或急危重性疾病風險,常規護理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護理角度上應急措施是指為患者疾病進行的應急醫療護理,如今正成為比較流行的一種護理方式[2]。本文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18例婦產科疾病患者,探討常規護理結合應急措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婦產科接受治療的118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所選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有精神性疾病、心肝腎功能不全、認知障礙及依從性差患者。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字。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兩組:研究組60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5.5±3.2)歲,手術患者32例,腫瘤疾病患者15例,其他疾病患者13例;對照組58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6.2±2.9)歲,手術患者30例,腫瘤疾病患者14例,其他疾病患者14例。兩組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婦產科常規護理,包括病情及手術情況監測,并發癥重點預防,圍術期護理,定期查房,情緒干預及健康教育等。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結合應急措施。應急措施是針對婦產科常見的護理風險(兇險性風險)制定應急措施(預案)。(1)產后出血。應急預案是第一步立即報告醫師,同時吸氧補血容量,并建立靜脈通路;第二步給予止血劑或血漿靜脈補充,觀察血氣指標,如表現為失血性休克則改靜脈插管;第三步備好搶救藥物及器械、宮縮劑等;第四步若子宮破裂,隨時做好術前準備;第五步監測子宮收縮及生命體征變化,及時處理異常。(2)宮外孕失血性休克。應急預案是第一步立即報告醫師并給予抗休克處理;第二步迅速擴容,行靜脈切開術輸液;第三步吸氧,同時監測生命體征及吸氧順暢性;第四步繼續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若出現脈搏、呼吸急促,考慮液體量不足,可加快補液;第五步盡快采取尿試驗、穹窿穿刺確診,以免延誤病情;第六步做好術前準備,包括抽血、備皮、配血、留置尿管等;第七步嚴格查對,避免差錯。參與搶救人員明確分工,有序執行各項醫囑。嚴格查對藥品,杜絕差錯。(3)妊娠高血壓。應急預案是第一步通知醫師并建立靜脈通道;第二步是備好急救用品,隨時觀察是否發生子癇;第三步監測病情及血壓,觀察有無先兆子癇癥狀;第四步檢查全身癥狀,警惕胎盤早剝、腎衰等異常;第五步是給予脫水、降壓、解痙等對癥治療;第六步注意產兆,如出現規律宮縮,及時做好待產準備;第七步是安排各項化驗及術前準備,并繼續吸氧,確保呼吸道通暢。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失誤率;(2)比較兩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情況;(3)評價護理滿意度。采取本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值100分,≥90分為非常滿意;80~90分為滿意;70~79分為基本滿意;<70分為不滿意。計算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x±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失誤率比較
研究組護理期間并發癥發生率、護理失誤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情況比較
研究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護理滿意度評價
研究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51,P=0.007)。見表3。
3討論
由于女性生理結構及婦產科疾病特點,婦產科護理風險具有一定復雜性和特殊性,直接關乎患者的生育功能及生命健康,也容易滋生護患糾紛。應急措施近年來開始應用于婦產科,多項研究表明,該方法適用于婦產科護理風險預防,療效確切[3]。不過關于應急措施的報道,存在一些認識上的差異,有認為應急措施側重于對護理人員進行知識、技能、護理技巧等層面的加強,為護理更好地實施奠定基礎;也有學者將聚焦點放在“應急”層面,認為應突出應急預案或程序,對于婦產科常見的兇險性疾病制定針對性的應急預案,與常規性護理融為一體,實現護理的一般與特殊性結合,真正達到提升護理應對性的目的[4]。筆者認為,基于護理人員知識、技能、護理技巧層面的培訓實踐是護理的基本內容和基礎工作,不適合作為應急措施的研究方向,而針對婦產科兇險性疾病制定應急措施,才是體現“應急”的題中之意,因此本研究支持第二種觀點,并選取產后出血、宮外孕失血性休克、妊娠高血壓等兇險性婦產科疾病為代表,制定清晰的應急處理步驟,旨在針對性提升兇險性疾病的搶救效率和成功率[5-6]。從本組結果看,研究組并發癥和護理失誤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說明常規護理結合應急措施,在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失誤率的同時,能大大縮短下床時間和住院費用,提升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岳安果.評價應急措施結合常規護理在婦產科護理風險預防中的應用及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1):153-154.
[2]覃文婕,王俊萍.應急措施結合常規護理在婦產科護理風險預防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3):70-71.
[3]周金英,王瑩.婦產科護理中實施人性化管理和風險控制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8):66-67.
[4]薩仁高娃.常規護理模式加應急措施在預防婦產科風險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6):242.
[5]鄒穎.護理干預在婦產科圍手術期感染預防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2):2293-2294.
[6]陳蕊.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99-100.
作者:周曼曼 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