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普外科護理管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風險管理對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成兩組,對其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案。一組實施常規護理,另一組配合使用普外科風險管理。結果:研究發現,與常規組相比而言,實施普外科風險管理的觀察組患者的風險事故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患者實施普外科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護理糾紛的發生,促進患者盡早康復,適合大力推廣。
【關鍵詞】風險管理;普外科護理工作;護理滿意度;護患糾紛事件
普外科作為醫院的重要科室每天接待患者數量巨大,入院初期的患者身心狀態往往沒有得到充分調整,存在較多不穩定因素,因此,為了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療安全性,院方需將普外科護理作為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還可以降低醫患糾紛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1]。本文探究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風險管理對減少護患糾紛、提高護理滿意度的效果,研究結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普外科在2018年1月—9月期間收治的1200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0例,實施不同的護理管理方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種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普外科風險管理,依照步驟開展相關工作,具體內容為:
1.2.1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健全護理風險管理組織,確定明確的目標,結合普外科的工作實際制定護理安全管理規范,認真落實各項操作規程。嚴格把控臨床各關鍵環節的質量監督,保證醫療用品擺放有序,設備、設施性能完好、標識清晰。
1.2.2加強抗風險意識培訓:實地調整收集資料,識別分析護理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隱患.做出風險預案。定期公布當前階段發生的風險事件,起到警示作用。1.2.3加強導管、引流管的安全管理:因病情治療需要,患者在住院期間體內會留置各種導管及引流管。醫院需提高留置管道標識的使用規范性,在顯眼位置黏貼不同顏色字條,并標記管道名稱及操作日期,便于護理人員區分確認,做好相應護理管理。同時在醒目處掛有標識的識別、應用方法,時刻提醒患者及家屬使用此管道的注意事項,減少管道脫落的可能性,避免發生并發癥。
1.2.4加強風險監控:護士長可定期組織科內護士參加安全知識講座,強化他們的風險意識,同時要做好重點護士、重點病人、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質量監控工作。每天做到“五查”、“五看”,即查新入院患者的護理措施是否到位;查患者術前護理是否完善,查治療所需設備是否齊全,查患者術后活動是否符合要求,查患者體內留置管道是否暢通;看醫囑要求和執行情況是否相符,看重點患者是否適應臨床護理措施,看操作記錄是否具有客觀真實性,看病房的各項設施是否安全,看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發現護理風險立刻處置,從源頭消滅可能發生的不良事故[2]。
1.2.5正確履行告知義務:為新入院患者介紹管床醫生護士及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有關風險及可能出現并發癥。每日發放住院費清單,及時糾正錯誤條目。
1.3觀察項目及評價標準:
采用醫院自制的調查表統計兩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關注存在的護理風險,定期核查護理事故的發生率,然后做組間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的數據統計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并用X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通過實驗數據可知,與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實施普外科風險管理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風險事故的發生數目顯著減少,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討論
普外科是醫院常見科室之一,患者入住該科室的原因相對復雜繁多,尤其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大環境不斷變化,普外科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傳統的護理管理方法受諸多因素限制,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和盲目性,效果并不理想[3]。目前,為彌補這方面不足,完善普外科護理措施,臨床上通常會配合治療方案對普外科住院患者實施相應的風險護理管理,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堅持開展有針對性的護理風險預防工作,真正為普外科住院患者過濾掉危險因素。研究結果表明,接受風險管理的觀察組的護理糾紛、護理滿意程度、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普外科患者入院治療期間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消除潛在安全隱患,減少護患糾紛,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吳攀英,普外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其風險管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0(33)6722-6723
[2]荊輝,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5.10(4)7383-7384
作者:李瑞禎 蔡佳云 單位: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