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專業就業網絡心理咨詢的應用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高職院校開始重視護理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這已經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本文主要運用網絡心理咨詢的優勢來幫助護理專業學生調適就業心理問題,網絡心理咨詢是一種信息化時代下新的人際交互模式,具有匿名、便捷、方便、時效性,以及資料完整便于研究和督導等優點,對于解決高職護理專業就業心理困擾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高職生;網絡心理咨詢;就業心理
目前大家普遍認高職護理學生就業前景很好,但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大學生畢業人數越來越多,面臨的就業壓力和擇業問題形勢嚴峻,護理學專業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缺乏自信,自卑、做事眼高手低、缺乏主見、隱患關系緊張等心理,導致心理問題產生,這已經成為高校高度重視的問題。為此,高職院校為了對護理專業學生開展有效的就業心理輔導,開始嘗試利用網絡心理咨詢,幫助學生正確分析自我職業定向,減輕就業心理壓力,調適心理狀態,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實現順利就業和健康成長。
1網絡心理咨詢簡介
網絡心理咨詢作為新興的一種心理咨詢模式,最早由最早Murphy和Mitchell提出,它是指來訪者查看專業網絡提供的信息資源,學習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主持網絡的咨詢師利用網站提供的各類互動功能,向來訪者介紹心理學知識,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和心理援助的一種活動。近幾年,網絡心理咨詢在高職院校的發展主要用來處理高職生在成長過程種遇到的種種困擾,包括情感困擾、職業發展、就業心理、人際關系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建設網絡心理咨詢,在組織機構、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專業培訓、經費支持等方面都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網絡心理咨詢在高校等到廣泛推廣和應用。網絡心理咨詢相對于傳統面詢來講具有難以獲取來訪者的面部表情、身體姿態、衣著打扮、而且不能聽見別人聲音等非言語信息,難以辨識來訪者的真實身份,難以保持長久的咨詢關系等局限,但是網絡心理咨詢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首先,具有隱蔽性,咨詢師與來訪者的咨詢關系通過線上虛擬網絡方式進行,可以打消來訪者來自社會評價的憂慮,做到敞開心扉,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其次,具有開放性、便捷性的特點,能較好地滿足來訪者的咨詢需求。最后,網絡心理咨詢更能體現平等性。有研究顯示,在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會以一種積極的方式去處理情感問題,更多地采用充滿情感的、和諧的、親密的文字進行互動。
2網絡心理咨詢技術在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求職中的應用價值
2.1方便快捷,能及時地服務學生
傳統咨詢在心理咨詢室進行,需要提前預約,費時長。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大三這一年基本都在校外實習,他們的精力都放在實習和找工作上,當遇到心理壓力和就業瓶頸時,他們不方便或者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進行面詢,但內心是希望獲得來自他人遠程的協助和支持,高校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出現的就業心理需求,借助網絡心理咨詢來解決他們的沖突和問題,實現從預約、咨詢到追蹤通過網上進行。實踐證明大部分畢業生遇到困惑或者心理問題,他們更愿意選擇通過網上心理健康信息資源、實時咨詢、電子郵件咨詢、網上支持團體等形式進行心理咨詢。
2.2匿名的熱點可減少大學生的心理緊張和心理壓力
在虛擬網絡化下進行交流,避免了面對面的緊張和壓力,這讓學生不會過多在意社會評價,消除各種顧慮,打開心扉,做到真實詳細地描述自己的心理困擾和問題,渴望解決自己的需求,這有利于建立信任的咨詢關系,更加真實地搜集到學生的個人信息和心理狀況,引導他們事人發現問題,確立咨詢目標,解決問題。
2.3有利于解決護理專業學生的發展性問題
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在畢業階段主要呈現發展性問題是職業發展,他們在大三的時候開始找實習單位,在求職或者實習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時會出現從眾、自卑、迷茫、焦慮等負面情緒。有關研究中發現,大部分高職生選擇網絡心理咨詢時傾向于對隱私比較低的問題進行咨詢,他們更愿意通過網絡心理咨詢解決自己在職業發展、人際關系、學業方面的問題,這就說明了網絡心理咨詢的形式適合解決學生發展性的問題。
2.4網絡心理咨詢是高職護理學生解決就業心理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
網絡支持小組是網絡心理咨詢中的一種服務方式,主要是通過由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發起網上自助小組,小組成員相互對參與者的自我報告進行評估,傳遞出人際的溫暖,從而獲得相互支持。高職護理學生群體對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在遭遇就業瓶頸時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方面希望獨立,另一方面渴望支持,得到幫助,朋輩群體的相互扶持對他們來講是肯定、鼓勵和勇氣,再加上他們能夠靈活地掌握并使用網絡技術,他們更愿意與心理健康老師在網上進行咨詢和交流,網絡支持小組成為網絡咨詢中受歡迎的一種形式。
3網絡心理咨詢在就業心理問題中的使用技巧
有研究調查發現,在校學生在選取心理咨詢的途徑時,發現愿意接受網絡心理咨詢的比率最高,為38.3%。眾所周知,網絡心理咨詢具有平等性、隱秘性、開放性和便捷性等特點,但也存在咨詢師對來訪者的非言語信息缺乏了解,導致難以深入咨詢、咨詢關系難以長久維持等局限,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網絡咨詢效果,我們可以通過尋找適合于高職護理學生群體的特殊技巧來幫助學生成長成才。(1)注重開放式提問和封閉式提問的運用。Hill等人的研究顯示開放式提問是常用的助人技巧,在網絡心理咨詢中占有較高的比例。運用提問式技巧可以促使來訪者的思考和自我反思,同時感受到咨詢師的同理心,對自己的問題在進行思考,感受到被尊重和積極關注。在進行網絡心理咨詢的時候,心理健康教師應根據不同咨詢階段采用適合的的提問技巧。比如開放式提問在咨詢階段末期頻率減少,封閉式提問在三個階段都要使用,尤其是末期比例略有提高。(2)注重自我表露的運用。網絡咨詢的時候初期可以較多使用自我表露,消除陌生感,讓學生感受到心理健康老師是真實的人,真實地在陪伴對方,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同時促使學生在咨詢過程也能做出積極自我表露的行為傾向。心理老師在進行咨詢時進行自我表露最好的一種方式就是使用及時化技巧。避免缺乏非言語信息給人帶來的不安全感,通過表露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想法,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3)注重行動話的語言和符號的使用。網絡心理咨詢中雙方無法展現非語言信息,比如及時遞上紙巾,給予點頭、微笑等肢體言語的回應,但此時心理老師如果對來訪者給予“我很想遞給你紙巾”、在講述完給予“微笑、加油、肯定”等符號表情表達對來放者的關懷、共情,這種表達方式可以將老師的真誠和關懷有效地傳達到學生身上,這與Gill等學者對網絡咨詢中使用非言語符號的關注結果一致。
4網絡心理咨詢的倫理問題
高校網絡心理咨詢的發展速度快,但是經歷的時間比較短,難免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現為網絡心理咨詢中的一些倫理問題。為了確保學生與心理健康老師的權利和義務,普及網絡心理咨詢,保證網絡心理咨詢的療效,我們需要注意一些基本的咨詢倫理道德問題。(1)保密問題。保密原則是心理咨詢工作的最基本原則,網絡心理咨詢目前的服務方式主義包括網上心理健康信息資源、實時咨詢、電子郵件咨詢、網上支持等,這就要求在咨詢過程中除了遵循保密原則外還有保持其特殊性,它還需要求計算機檔案的保密問題和使用網絡的保密問題。如果幾個心理健康老師共同使用一臺計算機,最好是對每個老師的文檔進行單獨加密,把學生的資料放在電腦服務器上,避免直接存放在硬盤中,以免導致管理上的漏洞及泄密的可能性。在進行網絡心理咨詢時,心理健康老師務必要將網絡泄密問題清楚告知學生,讓學生了解保密原則和自主選擇保密方式,懂得如何確保資料的安全和不要隨意在他人電腦上進行私密治療。(2)高校網絡心理咨詢師隊伍建設問題。高校網絡心理咨詢工作需要經過嚴格心理咨詢專業訓練和具備相應的計算機的操作及使用知識,才不會影響咨詢的效果和給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造成數據處理不當或者流失等損失。因此,我們需要對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加強咨詢專業化培訓和網絡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心理工作者處理虛擬世界的工作能力,做到有效地解決高職護專學生在畢業就業中出現的心理困擾。
參考文獻
[2]宋水蘭,雷創雙.高校網絡心理咨詢隊伍發展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7(21).
[3]陳艷,劉翌.民辦高校大學生對網絡心理咨詢的態度及行為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S1):38-40.
[4]王偉,賈曉明.網絡心理咨詢的干預技巧[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26(11):864-870.
[5]張永紅.高校網絡心理咨詢的必要性、可行性與原則性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2(11):86-88.
[6]崔麗霞,雷靂,藺雯雯.網絡心理咨詢的療效與展望[J].心理科學進展,2007.15(2).
[7]炳海,周賢.電子郵件心理咨詢在大學生中的應用[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10):760-762.教育心理
作者:范小慶 謝陽熙 唐燕 單位:四川護理職業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