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內分泌疾病,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其發病率呈急劇上升趨勢。WHO資料統計報道[1],糖尿病是僅次于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而位居第三的致死性疾病。目前,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因此,對其防治還缺乏根本的措施。由于糖尿病發病率與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有關,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期間給予相應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2]。本研究通過對本社區12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使患者接受綜合性規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4年我中心在管的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了240例,并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兩組患者的職業,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經統計學檢驗無明顯差異。
1.2方法
1.2.1對照組。對患者進行常規降糖治療,并對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體質指數等指標進行測量,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其制定合理的用藥方案。
1.2.2干預組。在對照組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為期6個月的針對性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1)加強運動:讓患者了解運動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正確,適當的運動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增加抵抗力以及促進機體對糖分的代謝。讓患者知道運動要在餐后1h進行,最好是一定速度的步行,不要太劇烈。這樣有利于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謝紊亂。(2)嚴格控制飲食:讓患者了解飲食治療的意義與目的,讓患者及家屬能夠根據運動量、體重、身高計算每天所需熱量,保證膳食合理。輕體力勞動者每天攝入的熱量為30~35kcal/kg體重;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天為35~40kcal/kg體重;重體力勞動者每天攝入的熱量要大于40kcal/kg體重。合理搭配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20%,以禽肉魚蛋奶等優質蛋白質為主,脂肪占總熱量25%~35%[3],三餐熱量分配可根據飲食習慣選擇1/5、2/5、2/5或1/3、1/3、1/3[4]。在食物選擇方面盡可能少攝入脂肪和糖,中等攝入少量含蛋白質食物,最多攝入的是碳水化合物,以淀粉食物做每餐的基礎。(3)心理指導:糖尿病屬于慢性、終身性疾病,因此患者容易產生悲觀情緒,以及心理壓力和精神緊張等[5],對疾病的治療非常不利,因此在平時要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消除畏懼心理和不良情緒。采取面對面講解以及座談會等形式讓患者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心。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知識了解情況對比調查糖尿病相關知識,共包括10道題,滿分為10分。干預前對照組平均得分為(4.48±0.56),干預組為(4.64±1.73),兩者無顯著性差異(P>0.05),經過6個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后對照組平均得分為(4.74±1.25),干預組平均得分為(7.04±2.51),干預組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衛生行為養成的對比經過6個月的健康教育。(1)堅持服藥方面:對照組為47.7%,干預組為83.1%;不服藥方面,對照組為16.9%,干預組為4.6%。(2)血糖監測方面:依賴醫療機構的,對照組為35.4%,干預組為20%;自測與醫院相結合的,對照組為36.9%,干預組為76.2%。(3)飲食控制方面:控制飲食的,對照組為35.4%,干預組為96.6%;不控制飲食的,對照組為64.4%,干預組為3.1%。(4)鍛煉身體方面:從不鍛煉的,對照組為20%,干預組為3.8%;經常鍛煉的,對照組為50%,干預組為86%。(5)對并發癥危害的了解方面:了解的,對照組為27.7%,干預組為87.7%;不了解的,對照組為31.5%,干預組為0。從中可以看出,干預組較對照組個人衛生行為養成率方面有所提高(P<0.05)。
2.3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比較在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以前,空腹血糖(mmol/L)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8.38±3.62),干預組(8.46±3.64);餐后2h血糖(mmol/L)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10.97±1.24),干預組(11.04±1.67);糖化血紅蛋白(%)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7.43±2.36),干預組(7.41±2.57)。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以后,空腹血糖(mmol/L)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7.84±2.42),干預組(6.22±2.67);餐后2h血糖(mmol/L)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9.38±2.37),干預組(7.96±2.65);糖化血紅蛋白(%)的兩組平均值為:對照組(7.09±1.58),干預組(5.88±1.86)。在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以后,干預組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與對照組比較,健康教育后患者血糖水平與糖化血紅蛋白較未進行健康教育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社區糖尿病患者對相關知識了解不夠本次調查的240名患者中,大部分人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人抱有只要沒有癥狀就不用吃藥,即使血糖高點也無所謂的錯誤觀點。對照組中雖然有47.7%的人堅持服藥,但在服藥方法,用藥劑型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科學的地方。本次調查中,不良的衛生行為方式主要包括靜坐生活方式以及不合理膳食,這可能與長期的生活習慣有關。因此,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來宣傳糖尿病防治知識,指導干預對象堅持服藥、科學用藥,積極鍛煉身體,合理飲食是干預的重點。
3.2預防保健糖尿病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和提高患者參與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能通各種生動活潑的教育方式深刻理解了控制血糖的方法和意義,科學制訂食譜、合理運動、合理用藥、調節情緒、矯正行為。同時,形式多樣健康教育方法使患者獨立地、主動地應用健康知識,并尋求預防保健新信息。調查顯示,95%患者認為此次健康教育效果很好。
3.3針對性健康教育效果顯著針對性健康教育后,干預組衛生知識、態度形成及各項衛生行為形成狀況顯著提高,而對照組無顯著差別。針對性健康教育調動了患者自我保健的積極性,培養了患者的動手能力、觀察力、想象力、判斷力,活化了書面的糖尿病保健內容,極大地調動了患者自我保健積極性,變被動就診為主動預防。且大部分患者表示愿意再次參與到健康教育活動中。
4結論
患有糖尿病并不可怕,而對糖尿病相關知識一無所知才最可怕。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及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還可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血糖監測方式,有助于患者正確掌握血糖動態變化,并及時向醫生反饋,有助于醫生及時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我中心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改變患者不科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目標人群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明顯提高。患者滿意了,醫護人員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社會效益顯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影響力提高。針對性健康教育效果顯著。
作者:張啟新 單位:天津市和平區小白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