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情況。方法以手術室47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開展風險意識培訓,提高相關護士的風險意識,然后選取風險意識培訓前與培訓后的各500例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提高風險意識后手術室護理差錯率有明顯降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高風險意識后,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服務滿意度有明顯提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有助于降低手術室相關護理差錯發生率,能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關鍵詞]手術室;風險意識;護理管理;應用
由于手術室收治的患者情況不一,且多為危急病患者,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患者病情都有可能發生各種不同變化,也會由此引起各種突發情況。面對手術室各種不同突發情況,手術室護士應該從容面對,及時采取有效的應急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而如何加強對手術室護理管理,是各醫院都在積極探索的一項重要問題。研究中,加強對手術室相關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培訓,以探討該方式對于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應用效果情況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手術室護士總數為47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42名;護士的年齡最大的為48歲,年齡最小的護士為21歲,護士的平均年齡為(33.46±9.63)歲。在這47名護士中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1名,護師18名,護士15名。護士學歷情況包括本科及以上學歷12名,大專27名,中專8名。參加工作年限為1年以內3名、1~3年15名、3~5年17名,5年以上12名。
1.2方法
首先根據護士的具體情況,對護士的排班進行充分的調整,將所有護士從整體上分為三組,按照輪班上崗的方式執行作息。對護士的排班要充分體現出“人性化”特點,每周至少保證護士有2天的休息時間。同時保證各時間段時各護理崗位人員充足,可適當補充護士人數,盡量不安排護士加班、換班等,避免在人員變換過程中因交接不到位產生各種潛在隱患。若遇特殊情況需要護士加班時,也應該充分尊重護士的個人意愿,并按規定給予相關加班補償,同時要求對接班護士做好相關交接班工作。然后讓每班護士在每周至少抽出3~5小時參加培訓,培訓每周兩次,各組護士在不影響正常工作情況下參加培訓。培訓內容除了手術室常見護理相關操作技能與專業知識外,還包括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學習以及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同時向相關護士詳細講解手術室護士的崗位職責以及醫院對手術室護理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讓護士在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時,也能明確知曉自身的崗位職責,自覺提高手術室護理風險意識。培訓老師主要是院內經驗豐富手術室醫生或護士長擔任,同時也聘請院外一些權威的專家進行相關知識講解。每個月至少對護士的所培訓內容進行一次考核,以了解護士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將考核成績與護士的年終績效掛鉤,對連續多次考核不合格的護士可適當調整其崗位。
1.3效果評價
通過3個月的培訓后,評價應用效果情況。收集實施相關培訓后接收的患者共500例,同時隨機選取實施培訓前所收治的患者500例進行前后對比分析。觀察指標主要為兩組患者手術室治療期間護理差錯的發生率情況,同時向相關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體滿意度情況,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可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然后根據公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分別計算總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首先應用Excel2003應用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護理差錯以及護理滿意情況進行客觀統計,然后分別計算出兩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然后再將相關數據納入SPSS19.0統計軟件中,進行卡方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檢驗結果顯示P值不足0.05,則表示兩組數據間差異較大,有統計學價值。2結果2.1培訓前后兩組患者護理差錯發生率比較培訓前所選取的500例患者中,護理差錯發生總共31次,其護理差錯發生率為6.2%;培訓后500例患者中,護理差錯總共發生4次,其護理差錯發生率為0.8%。兩組比較χ2=4.3168,P=0.0377(P<0.05)兩組之間數據差異明顯,有統計學價值。
2.2培訓前后手術室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培訓后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培訓前,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手術室是醫院一個十分重要的職能部門,所接收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危、急、重癥患者。同時手術治療方式本身就是一種侵入式治療,需要通過外力對患者體內的相關組織進行修補、切除或植入、置換等操作,是一種風險較高的治療方式。所以在手術室治療過程中,更加容易出現各種突發情況。在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麻醉、切開、手術操作、縫合等步驟全部一氣呵成,在其中任何步驟實施不好,都會影像整臺手術的手術質量和最終治療效果,甚至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這就要求在手術室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高超的護理技術、豐富的護理經驗,同時還必須具有手術風險責任意識,能正確認識到自身崗位的重要性,能主動防范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率。
近年來一些醫院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往往在護理人員的工作安排上不夠重視,大多數手術室護士存在排班不科學、工作量大、過度勞累等現象。這養的工作方式,一方面對護士的身體傷害較大,同時也不利于發揮護士的工作能力。同時,高強度的護理工作,也不能讓護士騰出充足時間進行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更加沒有時間和機會去了解手術室護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崗位管理規范等,導致大多數護士在工作中只為完成護理任務,而不思如何主動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差錯的發生,這樣的情況對手術室護理管理以及醫院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都具有不利的影響。對此,研究對手術室所有護士的排班情況進行了優化處理,同時也安排院內、院外的相關專家老師對護士進行了專業知識培訓、操作技能培訓、法律/法規內容培訓、崗位培訓等,有效加強了護理人員風險意識,然后在培訓前后各選取了500名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
結果顯示,通過優化排班,加強各方面培訓后,護理差錯的發生率有了明顯的降低,同時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也有顯著提高。由此可見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風險意識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效果,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捷.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醫學信息,2015,11(23):179-180.
[2]楊亞瓊.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8(12):126-127.
[3]徐鳴,張瓊,王娟,等.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219.
[4]羅瓊.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9(5):3415-3415.
[5]楊淑芳,李夢潔,范世英,等.風險意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3):119-119,124
作者:王海燕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