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拯陽理勞湯治療心力衰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觀察拯陽理勞湯加減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使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將70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均予以西醫基礎藥物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拯陽理勞湯加減治療,療程為2周。觀察治療前后2組患者在癥狀、體征、心功能、中醫證候、射血分數、BNP、心電圖上的變化。結果1.心功能的改善上,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6.1%,對照組為58.8%,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2.心衰癥狀的改善上,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8.9%,對照組為58.9%,治療組由于對照組(P<0.05);3.中醫證候的改善上,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3.3%,對照組為26.5%,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4.LVEF改善上,2組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1<0.05,P2<0.05),且2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5.BNP水平上,2組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6.心電圖的影響,2組治療后心電圖均較前改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拯陽理勞湯能夠明顯改善心衰患者的癥狀、體征、心功能、中醫證候、射血分數及BNP,療效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拯陽理勞湯;心力衰竭;心陽虛;虛勞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臟負荷過重或心肌損傷等原因造成的心臟結構性或功能性疾病,導致心室充盈和(或)心肌收縮力下降,引起心臟排血量不足,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環和體循環瘀血等一系列臨床綜合征的統稱。拯陽理勞湯出自明代李中梓的《醫宗必讀》,原方旨在治療心陽虛之虛勞證。筆者在跟師學習過程中,根據老師多年臨床經驗,對其治療心力衰竭的療效加以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樣本70例均為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大連市中醫醫院心內科門診就診患者,2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征具有均衡性。男性28例,女性42例;年齡45~75歲。治療組36例,女性22例,男性14例;平均年齡為(61.00±10.43)歲,心功能NYHA分級II級13例,心功能NYHA分級III級23例,中醫辨證分型陽虛型21例,氣虛型15例。對照組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為(63.94±9.30)歲,中醫辨證氣虛型13例,陽虛型21例;心功能NYHA分級II級11例,心功能NYHA分級III級23例。2組病例在性別、年齡、證型分布、心功能NYHA分級分布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設計
采用隨機平行對照方法,在大連市中醫醫院心內科門診選擇患者70例。
1.3隨機分組
納入病例按就診順序號方法簡單隨機分成兩組。
1.4診斷標準
1.4.1慢性心力衰竭判定標準按照2014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發表在《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上的《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的診斷標準。1.4.2中醫療效判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證候療效判斷標準。
1.5納入標準
①年齡在45~75歲;
②符合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者;
③心功能NYHA分級為II~III級者;
④入選時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50%,并排除合并心臟瓣膜病者;
⑤中醫辨證為陽虛型或氣虛型者;
⑥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6排除標準
①入選時為急性心肌梗死者;
②合并先心病、肺心病、瓣膜病、風心病、擴心病等其他心臟疾病所致心力衰竭者;
③由肝、腎、內分泌系統、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導致心力衰竭者;
④過敏體質、對多種藥物過敏者、拒絕合作或因患精神疾病等無法合作者。
1.7退出標準
①不符合納入條件,納入錯誤/未按規定實施干預措施,無法判定療效。
②資料不全,無法判定療效、安全性。
③嚴重不良反應(納入不良反應統計)、并發癥,特殊生理變化等,難以繼續治療。
④使用影響療效藥物。本次試驗中,對照組及治療組均未有剔除、脫落或終止者。
1.8治療方法
均連續治療14d為1個療程,忌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8.1對照組
采用利尿劑及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呋塞米20mg,每日2次;螺內酯20mg,每日1次,口服);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6.25~12.5mg,每日2次,口服);ACEI或ARB(福辛普利10mg,每日1次或厄貝沙坦150mg,每日1次,口服);硝酸酯類藥物(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40mg,每日1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每日1次,口服);調脂藥(阿托伐他汀鈣膠囊20mg,每日1次,口服)。
1.8.2治療組
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拯陽理勞湯加減(人參10g,桂枝15g,附子10g,當歸10g,白術15g,赤芍30g,黃芪30g,茯苓30g,陳皮10g,澤瀉10g,川芎15g,丹參30g,山楂30g,大棗10g,生姜10g),每日1付,水煎服,早晚各150ml。
1.9觀測指標
1.9.1安全性指標
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血離子、心肌酶、凝血象、肝功能、腎功能等。
1.9.2有效性指標
心功能(NYHA分級)、左心功能測定(以LVEF為主要指標,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治療前后各測1次)、血漿腦利鈉肽(BNP)測定(治療前后各測1次)、心電圖。
1.10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符合正態分布者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adit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2組患者心功能等級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31例(86.1%),對照組有效20例(59.8%),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前后2組患者心衰計分比較
治療組有效32例(88.9%),對照組有效20例(59.9%),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治療前后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有效30例(83.3%),對照組有效9例(26.5%),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安全性指標與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血常規、血離子、肝功能、腎功能、凝血、心肌酶、尿常規、便常規等檢查,與治療前相比基本一致。對照組有3例用藥2d后出現干咳,停用ACEI類藥物,改為ARB類藥物后癥狀消失。
3討論
慢性心力衰竭,中醫學中并無此病名,根據其氣短、乏力、水腫、心悸等臨床表現,應屬于中醫“喘證”、“水腫”、“痰飲”、“心悸”等范疇,病機屬本虛標實。拯陽理勞湯其病機特點,從整體觀念出發,辨證施治,從古方化裁而成,起到益氣溫陽、活血利水的功效。方中人參、丹參、黃芪益氣活血,為君藥,茯苓、桂枝、白術健脾益氣、溫陽利水,為臣藥,附子、當歸、川芎、陳皮、赤芍、澤瀉、山楂助君藥、臣藥溫陽益氣、利水行氣、活血化瘀,為佐藥,生姜、大棗調和藥性,為使藥。
本研究中,治療組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尤其在中醫證候改善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心功能分級等方面的改善情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可能與患者本身癥狀不重、服藥時間短等因素有關;心電圖及LVEF水平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可能與西醫藥物治療相關;2組BNP的改變,治療組由于對照組。配合使用拯陽理勞湯治療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療效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3):98-99.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77.
作者:趙虹1鄭雯2黃昕欣2 單位:1遼寧省大連市中醫院中醫科,2遼寧省大連市皮膚病醫院中醫科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