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熱驚厥中西醫護理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高熱驚厥患兒5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6個月至6歲,平均3.5歲。嬰幼兒發病率占75%,腋下溫度在38.5~40.0℃以上,均符合高熱驚厥的診斷標準[2]。
1.2急救方法(1)迅速控制驚厥:立即指壓或針刺人中、合谷、十宣、百會、涌泉等穴位止驚,針刺時應由下向上斜刺,一般進針不要太深,進針后可用捻轉或提插等稍強的刺激手法,一般刺激2~3min[3]。同時選擇抗驚厥藥物,如西地泮和苯巴比妥,根據小兒體重靜推或肌注,必要時可用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腸,30min后可重復。(2)保持呼吸通暢:患兒取側臥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可用吸痰器或手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必要時上下門齒間放置紗布包裹壓舌板或牙墊以防止舌咬傷。同時給予鼻導管吸氧,氧流量為1~2L/min,以減少缺氧性腦損傷。(3)及時降低體溫:松解衣服,頭部、腋窩、腘窩處用冰塊冰敷,手心腳心可用溫水擦浴,可配合針刺風池、大椎、曲池、合谷退熱,根據醫囑及時應用抗生素,控制原發感染,去除原發病因。
1.3中西醫護理措施(1)嚴密觀察病情,監測生命體征。加強巡視與生命體征監護,注意觀察意識。眼球有無凝視或上翻,有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生。當發生驚厥時,應注意記錄抽搐發作次數、部位、間隙時間、持續時間、呼吸節律與深淺度、誘發因素及緩解后神志恢復情況等,以了解疾病過程及腦損傷程度。(2)做好基礎護理,加強安全防護:保持環境安靜,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動作輕柔、敏捷,減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病床安置床欄,專人護理,防止墜床或碰傷,保持衣服、床鋪、清潔、干燥、平整,加強口腔、皮膚護理,防止口腔炎及皮膚感染,做好輸液的監察,保持管道通暢。(3)加強心理護理及護理指導。根據不同年齡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解除恐懼不安的過程,積極配合治療。指導家長在患兒發熱時密切注意體溫變化,及早診治,家中備好退熱藥,及時服用,知曉物理降溫的方法。平時注意飲食平衡、營養均衡搭配。注意體格鍛煉,天氣變化時應注意增減衣服,避免過冷或過熱,積極治療慢性病。
2結果
56例高熱驚厥患兒經過退熱、抗驚厥等對癥治療,以及各種中西醫護理措施的應用,無1例發生并發癥及后遺癥,均痊愈出院。
3結語
高熱驚厥屬于中醫學“急驚風”范疇,中醫學認為幼兒系“純陽之體”,患受諸邪,生熱甚速,熱極生風,其復發率高,反復發作可導致繼發性腦損傷,遺留智力低下等后遺癥。一般驚厥發作1次,不一定導致腦細胞嚴重損傷,但持續時間越長,復發次數越多,出現腦損傷的可能性就越大[4]。因此,必須控制驚厥,縮短發作時間,減輕腦缺氧。為此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驚厥急救程序,保證急救車內各種急救藥品和器械放置齊全。醫生下達醫囑時能立即準確執行。現代醫學認為,高熱驚厥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所致,而單純用西藥療效往往不滿意。本觀察表明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