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藥高校教師專業調查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內外的教育實踐證明,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教育的發展…。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是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目前,教師專業發展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課題。我國醫藥高職教育發展歷史較短,對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缺乏系統的研究,而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對于提升醫藥高職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有必要結合高職教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思想、高職教育雙師結構的隊伍和雙師素質的要求對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進行針對性研究。上海醫藥高等??茖W校經過3年(2006—2009年)示范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師資隊伍建設項目涉及引進或培養專業帶頭人、培養骨干教師、聘請行業專家、聘請行業兼職教師、培養管理人員、聘用外籍教師和教師國內外進修等項目。通過國內各種培養途徑和方式,力求打造一支年齡、學歷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在同行業中享有較高聲譽的高素質、符合衛生職業教育特點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高職教育雙師結構嵋1教師隊伍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具備雙師素質"。1的校內專任教師,即既具有一定專業理論水平又具有相應專業實踐能力、既能從事理論教學又能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二是來自行業、企業生產服務一線的兼職教師。這支隊伍應是一個專業團隊,專、兼職教師之間應具有合理的比例和結構。雙師素質教師是針對專業教師個體而言的,既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也具有相應的專業實踐能力;既能從事理論教學,也能從事實踐教學。
l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在2010年5—7月,對上海醫藥高等??茖W校9個專業的154名專任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4份,回收142份,回收率為92.2%;有效問卷137份,有效回收率為89.9%。
1.2調查方法和內容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內容主要分兩個部分:一是教師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所在系部、職稱、學歷、任教科目、任職形態、從教經驗、從業年限等基本信息;二是教師專業發展情況,主要包括教師對待所從事專業的態度、專業發展的障礙與需求、專業自主意識的程度以及教師對理想教師專業發展環境、條件、形式等方面的需求。
2結果
2.1雙師結構和雙師素質現狀經過3年示范建設,共培養教師145人,引進行業、企業的兼職專業教師136人,分別比示范建設前提高5.12倍和7.56倍,雙證書(教師資格證和職業資格證)獲取率達到99.34%。6個重點建設專業共引進和培養專業帶頭人8名、骨干教師38名;學校新增專任教師43名,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59名,占總數的38.3l%。學校通過實施“專業專任教師臨床(企業)實踐進修項目”來提高專任教師的雙師素質,輔以專業進修和學歷教育提升等,被調查者對“您對專業專任教師臨床(企業)實踐進修項目的認同度”的回答中,67.15%的教師認為非常有意義;32.85%的教師認為一般;但沒有人認為意義不大或沒有意義。
2.2專業發展調查結果
2.2.1對專業水平、專業發展滿意度和專業認同感較低在調查的137名專任教師中,僅有3.65%的教師對自己的專業水平非常滿意;2.92%的教師對自己的專業發展現狀非常滿意。在對所從事專業的認同感程度調查顯示,24.82%的教師有強烈的專業自豪感和責任感,72.99%的教師僅有少許專業自豪感和責任感,還有2.19%的教師沒有任何專業自豪感和責任感,認為僅是謀生的職業。
2.2.2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結構陳舊,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有待提高調查顯示,54.0l%和50.36%的教師最希望提高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50.36%的教師認為在教學工作中急需提高研究能力,其他希望提高的能力依次為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分別為36.50%和35.04%(圖1、2)。
2.2.3兼職教師比例偏低,兼職教師制度不完善憑借示范學校建設的契機,共引進兼職教師85人,行業專家36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但由于對兼職教師的聘用、激勵機制、薪酬待遇、工作考評等方面沒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兼職教師的工作穩定性不強,容易使工作流于形式。
2.2.4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的障礙因素調查顯示,46.45%的教師認為考核評價制度不合理是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的最大障礙因素,另有30.33%的教師認為是人事分配管理制度不合理,20.00%的教師認為教師來源結構不合理,3.22%的教師選擇了其他因素。
2.2.5雙師素質教師培訓體制落后調查顯示,“.76%的教師認為高職教師專業發展中有效的進修形式是專業進修,其次依次為學歷教育、專業自學和同事間討論以及其他,分別占總人數的17.05%、10.23%、5.69%和2.27%(圖3);42.34%的教師認為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最大困難是學習機會缺乏。42.31%的教師認為高職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要求的最大障礙因素為培訓體制與需求不相適應,另有39.1%的教師認為是缺乏相關政策、法規的支持和保護,17.31%的教師認為評價制度與要求相脫節,1.28%的教師認為是其他原因。
2.2.6教師的專業自主意識調查顯示,只有37.23%的教師有非常明確的專業發展計劃,61.3l%的教師沒有自己很明確的專業發展計劃,1.46%的教師沒有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53.28%的教師會根據學校安排參加教師專業發展活動,75%的教師除學校要求外,偶爾才會主動創造條件尋求自身專業發展。
3討論高職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動態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其專業結構會不斷更新、豐富和完善。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系統的過程,既需要教師個體的積極主動發展,也需要外在的條件保障。作者認為,應針對現狀與問題,從教師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評價體系、培訓體制、自我實踐等方面促進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
3.1醫藥高職教師教育制度的改革縱觀國外教師教育模式的變革與發展,無論各國采取什么樣的教師教育模式,其出發點最終可歸結為提高教師的質量,即為提高教師的綜合技能和素質進行不斷地創新,特別是提高教師必須具備的資質能力M]。醫藥高職教師教育制度的改革,主要體現為醫藥高職教師素質的綜合性、對醫藥高職教師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培養和對醫藥高職教師職業性的培養。各國對教師教育的質量保證都極為重視,如美國目前指導建立教師質量保證體系的戰略思想,就是在教師成長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對教師“高標準、嚴要求”,同時對不能保證教師質量的現存失誤和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匡正¨。。教師教育的質量保證就是要在教師教育的職前、人職和在職3個環節做到連貫性和嚴密性,以保證教師教育的高質量和有效性。如完善醫藥高職教師準人和發展的標準、完善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建立醫藥高職教師終身培訓的制度、建立健全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標準和評價體系等。
3.2探索醫藥高職教師管理制度的改革當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是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這支隊伍的建設需要學校建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的保障。對醫藥高職教師的管理應力求創造一種民主、和諧、自主、開放的環境氛圍,最大程度上保障醫藥高職教師的發展需求。教師專業發展最終要靠教師自身的努力,因此在管理方式的選擇上應以系統性和靈活性為原則,著重完善兼職教師的管理制度,比如,制定聘任兼職教師的明確政策,使管理者對聘用、管理和發展兼職教師工作有明確的方向和責任。要建立《兼職教師任職資格和任職要求》《兼職教師考評管理規定》《兼職教師教學檔案管理》等制度¨】。兼職教師聘任制度要體現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保證教師的聘任質量,同時要有很強的操作性,避免流于形式一’。
3.3建立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醫藥高職教師評價標準是醫藥高職教師開展工作的方向和準則、評價標準的制定應切實體現學校對教師的期望,發揮其對教師的導向作用。同時在評價標準的框架下制定細化的評價指標體系,它是評價標準的載體和具體體現。評價指標應具體、可操作和可測定,能激發醫藥高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并能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盡快研究建立一套合乎醫藥高職教師特征的評價體系是促進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手段。在制定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評價體系時,應按照醫藥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征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評價標準應涵蓋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精神和專業制度5大部分內容,在此框架下再細化為若干可操作性評估指標。
3.4建立醫藥高職教師培養與保障制度醫藥高職教師培養中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是綜合性、實踐性、職業性和終身性。發達國家在創新教師培養、培訓模式中有3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以不同教育形式使師資培養培訓更為多樣化、靈活化和綜合化;二是師資培養、培訓趨向于綜合大學化,力圖把教師職業作為專門性職業得到加強;三是積極貫徹落實終身學習理念,有系統地綜合教師的職前教育和在職進修,重視從培養、任用、進修各個階段有效地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普遍而又嚴格的實行教師資格制度¨0。。醫藥高職教師培養應切實基于醫藥高職教師的專業素質能力要求,基于綜合性、實踐性、職業性和終身性的要求,力爭達到凡有學習愿望者,均可獲得繼續深造和提升的教育機會,保證高職教師培養渠道的多元化和培訓方式的多樣化,實現終身職業教育的目的。
3.5醫藥高職教師的自我專業實踐高職教師專業地位、專業待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源于高職教師自身的專業行為,也即高職教師只有成為自己發展的主人,變被動為主動,才能真正超越自我,實現專業發展。高職教師只有“把自身發展當做自己認識的對象和自覺實踐的對象,才能構建自己的內部世界。只有達到了這一水平,教師才在完全意義上成為自己發展的主體”¨“。醫藥高職教師的專業實踐是基于正確的專業認識基礎,在專業標準的導引下,為達到教師專業成熟的目的而進行的活動。醫藥高職教師的專業活動形式是多樣的,如培養培訓、合作學習、專家指導、同事討論等¨引。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進行專業實踐,都應該緊緊圍繞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以教師自主發展為核心,按照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性,不斷促進專業成熟。醫藥高職教師自主發展的實現、自覺進行教學反思和開展專業團隊合作是專業實踐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