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熱患者的中醫護理及指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護理
1.1一般護理:病室環境溫濕度適宜,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安靜、整潔、光線柔和,避免強光刺激;高熱期間應臥床休息;煩躁不安者,給予保護措施,如床檔、約束帶;對于時行疫病引發的高熱,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持續高熱不退或汗出較多者應避風,及時更換衣被,用溫水擦身,定時變換仰位;做好口腔護理。
1.2給藥護理:湯劑一般溫服,高熱有汗煩渴者可涼服。服解表藥后,宜少量飲溫熱開水或熱粥,以助汗出。
1.3飲食護理
1.3.1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宜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多食瘦肉、蛋類、蔬菜、水果,忌食油炸、油膩、辛辣、厚味食品,少食多餐。
1.3.2外感高熱,宜進熱湯,多飲溫開水以助汗出。2.3.3鼓勵病人多飲水及果汁飲料,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汗出多應注意補充水分,可用鮮蘆根煎湯代茶飲。不能飲水者應用鼻飼或靜脈輸液等方法補充津液的消耗,以免脫水。
1.4情志護理:內傷發熱多病程長,患者常有煩躁、焦慮等情緒改變,安慰患者樹立信心,提高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
1.5辨證施護
1.5.1外感發熱者,惡寒重,頭痛,四肢酸痛,無汗,面色倦白或青紫,脈浮緊等。可給生姜紅糖水,蔥白蘿卜水等,應避風保暖在服藥后給熱粥以助藥力,并稍加蓋被使之出汗;中暑高熱病人可遵醫囑在病人兩肋部、夾背部、肘窩等部位進行刮痧。
1.5.2里熱癥者,大熱、大煩、大渴、譫語、神昏、抽搐、斑疹、衄血、皮膚灼熱充血、舌質紅或紅絳、脈數有力等,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涼血息風,開竅定志。護理上應輔以各種物理降溫,或用清熱瀉火的中藥做保留溫熱灌腸。其藥物可選用柴胡、金銀花、黃芩、大青葉等中藥煎飲或用注射劑,如柴胡注射液、黃芩注射液等。中成藥可選用紫雪丹、牛黃清心丸等;也可針刺降溫。其穴位為:大椎、曲池、合谷、風池等穴,用毫針刺法或是十宣放血法降溫。如發現四肢肌肉不時跳動,口角顫動,兩目呆滯則是動風的征兆,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報告醫師。
2健康指導
2.1保持心情舒暢,怡養情操,利于康復。
2.2注意病愈初期的休養,避免過勞,適當活動。注意保暖,慎風寒,以免復感外邪。
2.3飲食宜清淡、少油膩、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膩之品,忌煙酒。
2.4根據自身條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體質虛弱者,可打太極拳,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5積極治療復發病。大便秘結的,可用緩解瀉藥通便。
2.6堅持遵醫囑服藥、治療,定期到門診復查。
作者:劉改香單位:呼和浩特市回民區醫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