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的風險管理與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療工作中的風險管理能夠幫助有效降低醫療風險的發生率,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為了研究兒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及科學的防范措施,文章選取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兒科患兒72例,對其進行觀察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次研究的對象為72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兒科患兒。72例患兒中,男37例,女35例,年齡范圍3~15歲,平均年齡(9.2±0.3)歲。依照隨機抽樣方式將72例患兒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例數均為36例。
1.2兒科護理風險問題:①患兒識別錯誤。兒科護理工作中,通常采用床頭卡對患者進行身份識別,或是直接叫名。但是由于姓名重合或是床頭卡混亂等原因,極易出現身份識別錯誤問題。針對此類兒科護理風險,應對患者采用具有二維碼的腕帶,在護理工作中對患者進行二維碼掃描及叫名身份識別。如有患者丟失腕帶需立即前往住院處補辦,患者需將腕帶隨身攜帶。②兒科護理工作中,未對患兒實行嚴密細致的護理[1]。護理工作上的疏忽不細致將會致使患兒身體出現較為嚴重的異常狀況。對于患兒身體存在的突發病情未及時與相關醫師聯系會導致患兒病情無法得到及時救治,嚴重時會危及其生命。③特殊藥物的應用注意。在兒科護理工作中,應加強對藥物應用管理問題的關注。對用藥后患兒的病情變化及反應嚴密觀察,在護理中時刻注意證據的保全問題,對存在疑問的患兒應留存安瓶等物品,以便在醫療糾紛發生后進行舉證。如在對病情危急患兒進行搶救需口頭下達醫囑時,護理人員應將所聽到的醫囑進行重復,待確認無誤后方可遵照醫囑工作,在搶救后再及時進行具體記錄。若發生醫囑存在問題,護理人員有權拒絕執行醫囑,如藥量、配伍禁忌等。
1.3兒科護理風險防范措施
1.3.1對照組護理管理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方法具體為:指導護理人員對患兒的基本資料進行回顧總結,對其病情狀況進行認真分析研究。
1.3.2實驗組護理管理方法:①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其全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存在護理風險,一旦處理發生失誤、不當,風險問題就會產生。因此,護理人員崗前培訓工作極為重要[2]。在崗前培訓活動中,進一步樹立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及素養,在護理記錄書寫中也不應隨意進行修改。在兒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始終保持著一個認真、謹慎的態度,對先進的護理技術及知識進行全方面的學習。②制定落實科學細致的風險管理計劃。首先應對醫療事故處理規范及其相關文件認真閱讀,對已明確的護理風險進行正確辨別及細致分析,總結其經驗教訓。對于一些有極大可能出現的風險隱患問題進行應對措施的提前制定,如用藥問題、抽血問題等。在護理風險管理計劃制定中應將日常的護理情況作為依據,對風險管理的防范措施進行明確,依照相應計劃落實風險管理工作。③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護理人員應始終運用認真、耐心的態度向患兒家屬進行病情介紹幾護理方案、結果、問題解答。同時還需運用真誠、主動的態度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與患兒溝通,盡量爭取到患兒最大程度的治療配合。與患兒及其家屬以誠相待,積極建立起一個良好優良的護患關系。對已存在的風險問題實行及時補救措施,對患兒家屬給予最誠摯的安慰及歉意。在兒科護理工作中認真負責,才能夠將醫護糾紛的發生率降到最低,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④制定科學的干預措施。行政干預:銳器傷害的報道及反饋制度的建立[3]。對于銳器使用問題,應積極建立起相關科學的安全操作規范,同時對一些引進的新型護理產品安全使用進行培訓,從而進一步增強護理人員的行為依從性。強制干預:主要是指對法律、規范進行充分科學的運用,以其強制性對用人單位的安全工作環境及條件進行要求,從而有效減少銳器傷害發生率。
1.4觀察指標:對兩組患兒的風險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具體為:對兩組患兒護理中出現的風險問題數量及所占比例進行對比研究,主要的風險問題為用藥不當、護理不細致及患兒識別錯誤等。
1.5統計學分析:研究中所得到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兒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主要為特殊藥品應用失誤、護理工作疏忽、護理文件識別錯誤等。36例實驗組患兒中,用藥不當問題1例,護理不細致問題1例,患兒識別錯誤1例;對照組患兒中,用藥不當問題2例,護理不細致問題3例;患兒識別錯誤1例。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的風險發生率分別為8.33%及16.67%。實驗組患兒家屬中,滿意例數為35例,1例表示護理一般,護理滿意度為97.22%;對照組患兒家屬中,滿意例數30例,6例表示護理一般,護理滿意度為83.33%,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本次研究中發生,兒科護理風險主要為特殊用藥、患兒護理文件信息識別、護理工作疏忽等問題。對兩組患兒采取了相應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后表明,實驗組患兒的護理風險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少,其護理質量得以提升,滿意度較強。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有效實施與兒科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風險預防能力之間有著直接性的關聯[4]。兒科護理人員應在自身工作中進一步增強風險管理防范意識,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及時找尋,并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才能夠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徹底及時的消除,有效減少風險問題的發生率[5-6]。兒科護理的風險管理能夠幫助有效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及責任意識,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為患者帶去更為優質的服務,減少醫護糾紛發生率。
作者:任嘉凝 尚玉英 單位: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