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賣方市場中運動訓練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系2018屆畢業生為樣本,采用問卷調查與數據分析法,分析體育人才賣方市場下,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最優化方案。結論:健康產業成為中國支柱產業背景下,體育人才處于賣方市場,占據就業的主動權。地域限制、畢業生綜合實力、畢業生數量、社會需求是影響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在求職中,機遇挑戰并存。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8屆畢業生,在執裁能力、指導組織專項訓練能力、差異性訓練和指導參賽能力、信息整合評價能力、人文關懷與溝通協作能力、運動對管理與教育咨詢能力、職業倫理道德7種職業能力方面競爭力顯著。
關鍵詞:運動訓練;大學生就業;賣方市場;競爭;體育人才
1.前言
人社部畢業生數據顯示,2018年待就業人數1500萬。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說道:“2018年就業形勢復雜,任務非常艱巨。”運動訓練專業屬于體育類學科的二類學科,中國264所院校開設此專業。擴招政策實施,對口專業人才輸出逐年增加。近幾年,體育類專業畢業生面臨就業難,屢登教育部“最難就業專業排行榜”。業內專家歸因為,既要運動員出成績,又要其在就業市場具備專業技能和綜合競爭力的學訓矛盾。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就業能力與就業核心競爭力
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就業能力,是其在后天形成的思想、政治、文化、身體、心理、審美等基本素質,以及各種素質融合生成的與專業、職業、社會角色等相關的綜合素質,是指運動訓練畢業生從事一定的職業所具備的能力,主要包含5種能力,求職應聘能力、專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我發展能力與情緒調適能力。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就業核心競爭力,是通過戰勝競爭對手,找到才能發揮途徑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適當工作崗位的能力,是一種在就業市場上全面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人才能力需求的相對指標,包含專業技能、基礎理論、社會適應能力、非專項技能全面,繼續學習能力與良好自我修養。
2.2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在體育人才賣方市場中主動權分析
在健康產業成為中國支柱產業的大背景之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體育及其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旺盛,體育人才短缺,體育人才處于賣方市場,占據就業的主動權。
2.2.1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民健身與重點人群體育活動開展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建設,基層體育社會組織發展。全民健身公共設施健身步道、騎行道、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場地設施建設。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和符合開放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全民健身生活化,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點的特色運動項目開展,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族民俗民間傳統運動項目深受群眾喜愛。全民健身體系豐富和完善,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推廣,社會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全民健身指導服務需求旺盛。青少年、婦女、老年人、職業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全民健身參與;青少年體育活動實施,培育青少年體育愛好者,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形成普遍共識;工間健身制度,新建工作場所建設健身活動場地;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
2.2.2健康人才培養培訓,每千人需要2.3名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與教育協同發展,體育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建立與完善。適應體育行業特點的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的體育人才培養培訓體系的體育教育制度改革。預計到2030年,每千人擁有2.3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2.2.3“互聯網+體育”創新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推行體育機構聘用制,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是發展趨勢。體育基層人員工資相關政策,體育從業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體育產業化發展新模式,符合體育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逐步完善。
2.2.4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健康法制建設,政府在體育等健康領域的監管職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制,健康領域監督執法體系和能力建設。
2.3體育人才賣方市場中鄭大體院運訓畢業生就業優勢
從外因看,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惠學生”政策,重視學生技能培訓與自主創業能力拓展。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的就業服務主要有:GYB和SYB創業計劃項目培訓、擇業技能培訓、就業形勢與政策分析、就業需求信息、組織招聘會等。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課程側重競技體育,對口工作為在競技體育領域擔任助理裁判員、運動員教練等;突出學生專項培養和強化副項能力,提倡跨專業、跨學科、跨校選修,鼓勵雙專業、雙學位學習,致力于培養具有競爭力的綜合性體育人才。運動訓練專業能力,是用人單位擇人指標之一,部分單位招聘專項突出的員工,例如:乒乓球、足球、網球等專項人員。就業單位把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畢業生定性為優質體育人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畢業生在就業市場更具競爭力。從內因分析,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具備運動技術學科、運動人體學科、教育心理等學科知識;掌握一般運動訓練和專項運動訓練的分析方法和技術;具有從事專項運動訓練與教學、競賽組織與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國體育工作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一般運動訓練和專項運動訓練的發展動態;能夠在專業運動隊、各類體育院校、普通高等院校運動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各級體育俱樂部、業余體育學校等單位從事運動訓練、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運動專業學生參加全國體育單招考試進入高校,生源大多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及其以上標準,還有專業隊退役運動員及體校學生構成,學員專項技能優異,社會交往和溝通能力,積極有活力,具備不服輸的體育精神受用人單位青睞。
2.4體育人才賣方市場中運訓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優化建議
2.4.1高校以市場為導向改革運訓專業課程設置專業課程滿足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社會的需求,營造合作與競爭的學習氛圍,如學生干部競選和輪換制是就培養大學生合作與競爭能力的有效策略。開展就業指導,建立就業信息平臺,協助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及時調整就業方向。學校還應與行業、企業結合,加強對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的技能教育、輔修專業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重視各種體驗性課程形式的建設。選擇優秀的學校和優秀的教師作為學生實習、實踐的基地和學生的指導教師。
2.4.2畢業生樹立正確擇業就業觀,把握擇業主動權分析就業環境,拓寬就業信息渠道,積極參加就業指導培訓,強化專業特長,增強職場綜合競爭力和職業技能。在雙向選擇體制下,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就業與創業的能力,把握擇業主動權。先擇業,再就業,在鎖定重點求職目標后,在擇業的基礎上實現工作理想,逐步實現個人理想。及時根據市場調整職業規劃,抓住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機會,通過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成就自我。
2.4.3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校企合作相關管理部加強對運動員大學生的文化教育,中小企業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過程中,應更注重應用型技能人才的培養。
3.結語
在健康產業成為中國支柱產業的背景之下,體育及其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旺盛,體育人才短缺,體育產業發展需要大批優秀人才、全民健身開展需要大批體育社會指導員,體育人才處于賣方市場,占據就業的主動權。地域限制、畢業生綜合實力、畢業生數量、社會需求是影響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在求職中,就業狀況復雜,機遇挑戰并存。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8屆畢業生,在執裁能力、指導組織專項訓練能力、差異性訓練和指導參賽能力、信息整合評價能力、人文關懷與溝通協作能力、運動對管理與教育咨詢能力、職業倫理道德7種職業能力方面競爭力顯著。
參考文獻:
[1]高小靜.當前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學校體育學.2016,(20):55-57.
[2]劉本杰.首都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本科生就業現狀與影響因素分析[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碩士論文.2013.05.
[3]彭貽海,彭超然,唐建倦,等.華南理工大學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狀況及其優化培養措施[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06):108-112.
[4]魯長芬.運動訓練專業改革的問題、原因及策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45(01):80-86.
作者:周明華 單位:鄭州大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