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離性偏斜視患兒圍手術期的護理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總結了全麻下對分離性垂直性偏斜視患兒矯正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對本科收治的27例54眼分離性垂直性偏斜視患兒在全麻下施行斜視矯正術,認真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及健康指導。經過有效的圍術期護理后,27例54眼患者中,23例術后正位且無上轉受限,1例分離性垂直性偏斜視程度減輕,3例比術前增加了4△,術后平均殘余斜角1.15△,但在術后2~4個月逐漸消失。無一例發生了麻醉意外及并發癥。認為全面有效的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成功的保證,是患者疾病恢復的關鍵。
關鍵詞:偏斜視;圍手術期;護理
分離性垂直性偏斜視(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DVD)為兩眼交替遮蓋時,遮蓋眼上斜,與一般斜視的神經交配法則相矛盾的一種眼球垂直運動異常。常合并隱性眼球震顫和弱視,同時可與任何類型的斜視同時存在[1]。患者雙眼視力往往良好,但視物不能持久,常有眼眶痙攣等眼肌疲勞癥狀。對DVD程度輕且不合并斜視,雙眼視功能佳的患者,可行增強融合功能訓練。但雙眼視功能受損,不自主上漂明顯者需盡早手術治療。因這類患者年齡偏小,合作能力差,需在全麻下進行手術治療,加大了手術難度,因此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對手術的成功起很大的作用。對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54眼DVD患兒在全身麻醉下行斜視矯正術的圍術期的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共收治27例DVD患兒54眼。其中男17例(34眼),女10例(20眼)。年齡3~13歲,平均8歲。3例伴有弱視,1例伴有隱性眼球震顫,7例伴有外斜,5例伴有內斜。27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斜視矯正術,13例無外肌功能亢進者施行上直肌后退術,14例伴下斜肌功能亢進者施行下斜肌轉位術。27例患兒中,23例術后正位且無上轉受限,1例DVD程度減輕,3例比術前增加了4△,術后平均殘余斜角1.15△,但在術后2~4個月逐漸消失,無一例發生麻醉及其他并發癥。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
27例患兒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手術。大多數家長對麻醉及手術都存有緊張、恐懼心理,對于全麻是否影響孩子的智力、手術的成功率、術后是否影響視力、有無并發癥、是否會復發等一系列問題有所顧慮。針對家長不同的顧慮,護理人員耐心、細致地向家長講解全麻的相關知識。告知患兒家長:所謂全麻就是讓患兒在手術過程中暫時性神志消失、全身痛覺喪失、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而這類手術通常在1h內結束,麻醉不會太深,一般手術結束時患兒就蘇醒了,不會影響患兒的智力及身體發育。讓手術成功的患兒家長現身說法,只要配合做好充分準備,手術成功率很高,術后不會使視力下降,反而會提高視力,一般不會出現并發癥及復發,除非手術時矯正度數不夠精確而導致矯正不足或矯正過度,但只要讓患兒術前配合好檢查是可以避免的。對有認知能力的患兒,循循誘善讓患兒說出自己的恐懼感,給予安慰。詳細說明手術的目的、方法、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使家長對此有全新的認知,及早讓患兒接受手術治療,以免因錯誤的想法延誤患兒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患兒的身心發育。
2.1.2術前準備
①經2人為患兒建立2種及以上的身份識別標識,給患兒佩戴腕帶。②麻醉前了解患兒健康史、既往史、手術、麻醉史;近期有無呼吸道或肺部感染,有無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呼吸系統病史;有無藥物過敏史;有無家族遺傳病史。③協助完成輔助檢查,了解血、尿常規、心電圖、影像學檢查、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和感染性疾病篩查。④做好眼科檢查,包括眼位照相、眼底照相、驗光、眼壓、眼部B超、眼肌檢查(眼位、眼球運動)。⑤術前1~2天點滴氧氟沙星眼液,3~4次/日,1~2滴/次,有效預防術后感染。⑥術前1日洗頭、沐浴,做好個人衛生,注意保暖,預防上呼吸道感染。⑦術前禁飲4~6h,禁食8~12h,以保證胃排空,以防術中、術后嘔吐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⑧術前30min,遵醫囑予以肌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0.01ml/kg,以抑制腺體分泌,減少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同時在患眼眉弓處劃上標記,以便手術前再次核對,降低手術眼別錯誤發生率。
2.1.3斜視度數測定
準確地測定斜視度對于斜視手術量的設計和手術效果至關重要。由于DVD上斜程度是不穩定的,所以單靠某一種檢查難以得出準確斜度,故應用同視機檢查、三棱鏡檢查、交替遮蓋試驗、三棱鏡加遮蓋法等方法。向家長做好解釋工作,護士先教會每個患兒應該如何配合各項檢查,協助醫生讓患兒配合完成各項檢查,以使手術時可取得精確的矯正度數,以減少術后出現斜視度數矯正不足或矯正過度。
2.2術中護理
手術室護士做好術前訪視,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工作,接患兒到手術室,遵醫囑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給予吸氧、心電監護,和醫生一起再次核對眼別,并對手術眼別消毒,準備好手術器械,做好巡回工作。同時與麻醉師一起密切觀察患兒術中生命體征,有無全身中毒反應或呼吸心跳驟停等異常情況發生,并準備好急救藥品和器材。27例患兒麻醉及手術均順利。2.3術后護理
2.3.1生命體征監測
全麻術后回病房時患兒已蘇醒,與麻醉師、手術室護士交接患兒,使患兒取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臥位,暫禁食、禁飲4~6h,6h后先給少量溫開水,若無嗆咳,再由流質飲食逐漸過度到普通飲食。指導家長協同護士一起密切觀察患兒口、鼻腔,若有分泌物要及時清除。遵醫囑給予吸氧、心電監護6h。常規監測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心率。注意患兒呼吸、皮膚、口唇色澤及周圍毛細血管的反應,做好全麻的術后常規護理,觀察有無因麻醉而引起的并發癥,若有及時通知醫生并采取有效措施。27例患兒無1例發生麻醉意外。
2.3.2病情觀察
為了讓患兒的術眼得到充分的休息,一般包扎雙眼,同時也防止肌肉縫線因眼球轉動而松脫.因此囑患兒及家長不可自行去掉術眼敷料,或自行觀察矯正情況。觀察患兒有無疼痛、惡心、嘔吐現象,疼痛嚴重者,術后48h內可給予冰敷,減輕疼痛和出血[2]。若有惡心、嘔吐的,告知家長是由于手術牽拉眼外肌引起的,不必緊張,會自行消失,癥狀輕的較大的患兒教其用舌尖頂住上腭;若術后有嘔吐嚴重者,遵醫囑給予止吐藥。術后6h后可以進食時不宜給患兒吃的太飽,且宜進食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觀察術眼敷料情況,有無浸濕、移位,若有及時給予更換,以防感染。一般術后次日換藥,指導患兒不可用手摸患眼,告知家長不可讓患兒用手揉眼,1~2w內不能讓臟水流入眼內。如果分泌物明顯增多,就立即通知醫生,摘除敷料,戴針孔鏡,并指導患兒自行控制眼球轉動,盡量多閉目休息,以防縫線撕脫。術后遵醫囑白天點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和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眼水,1~2滴/次,4~6次/日,2種眼藥水之間間隔10min,睡前涂左旋氧氟沙星眼膏,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正確點滴眼藥水、涂眼藥膏,以防感染。
2.3.3健康指導
①教會家長正確點滴眼藥水、涂眼膏的方法,提高遵醫行為;按要求定時復查,拆線。②讓患兒注意正確用眼姿勢,保持足夠距離和充足光源,盡量不要長時間在昏暗環境中看書、玩手機、電腦,避免視疲勞,合理用眼[3]。③注意眼部衛生,不要用臟手揉眼,洗臉時勿使水進入眼睛,勿碰撞術眼。④多吃富含豐富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⑤3個月內避免游泳,原有屈光不正者,繼續戴鏡矯正,繼續進行弱視訓練,每3~6個月門診復查一次。
3小結
斜視是常見的眼病,其發病率為2%~4%。因斜視會影響美觀,所以斜視患兒常會被人起綽號,給患兒心理上蒙上陰影,造成其孤僻、自卑及反常的心理[4]。而且極易導致患兒單眼弱視和雙眼單視功能發育不良,影響立體視覺的建立,對上學和成年后的擇業、生活、組織家庭都會產生影響,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十分必要。而斜視矯正術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眼位(無法治愈)進而提高雙眼視功能。所以,對于斜視病人應當盡早治療為佳。不可等待患兒長大以后再做手術,這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先天性內斜視可以在1歲內手術,其他類型斜視在矯正屈光不正情況下,正常4歲以后手術[5]。對于年齡特別小或極不合作的患兒可以選擇在全麻下進行手術,認真細致全面的術前檢查以及術中、術后的護理,是手術成功必不可少的條件。術前必須進行視力檢查和眼科一般檢查,以便排除其他眼病并確定是否為手術適應癥。除此以外,還要進行有關眼肌的特殊檢查,較準確地測量斜視度數,使斜視得到有效矯正。日常工作中運用護理程序,對患兒實施整體責任制護理。本院把對27例54眼患兒護理的重點放在心理支持、充分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有效的術后護理和針對患兒及家長知識缺乏所相應的健康宣教上,無一例發生術后感染,同時也給弱視患兒,做好日后的弱視訓練指導工作,囑其家長定期帶患兒隨診,大大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因此做好圍術期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患兒一生的身心發育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葛堅,王寧利.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396-397.
[2]譚璇,江霞,劉義蘭,等.人文關懷現代護理模式在兒童斜視矯正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30(11):4068-4070.
[3]周穎.小兒特殊類型斜視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75-2176.
[4]張雪華.斜視患者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1:126-128.
[5]莊莉.斜視矯正術患兒的圍術期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17(10):48-49.
作者:朱琳 程士芹 單位:江蘇省建湖建陽眼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