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處理工業廢水的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活性炭吸附條件優化
1.1實驗條件及方法
1)對大小兩種顆粒活性炭進行選擇,取兩個燒杯,注入一定量甲基橙溶液,再稱取等量的兩種活性炭投入甲基橙溶液中并進行適當攪拌,靜沉吸附一定時間后,取上清液過濾,測定濾液和吸附前溶液的吸光度。從其脫色率分析出哪種粒徑的活性炭對甲基橙的吸附效果更好。2)確定所用活性炭的粒徑后,依次改變活性炭的用量,甲基橙濃度,pH,吸附時間等條件并用同1)中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從而探尋活性炭吸附甲基橙的最佳條件。
1.2甲基橙的測定
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做甲基橙(10mg/L)的掃描譜圖,找到甲基橙在不同pH下的峰值,測得結果可知:甲基橙在酸性條件下最大吸收波長為505nm,在堿性條件下最大吸收波長為465nm。
1.2.1標準曲線的繪制
配置一定濃度梯度的甲基橙溶液,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度。對所得標準曲線進行擬合標準曲線方程為:y=24.851x-0.0876,R2=0.9999。其中x為溶液中甲基橙的濃度,y為465nm處的吸光度值。因此,甲基橙濃度的測定方法為:用分光光度計測溶液在465nm波長處的吸光度值,根據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出溶液中甲基橙的濃度。
1.2.2脫色率的測定
在一定體積濃度的甲基橙模擬廢水中加入適量活性炭中,在一定試驗條件下,攪拌一定時間后過濾取出濾液,用分光光度計測吸光度,計算脫色率。脫色率=A0-AA0×100%式中,A0為吸附前溶液吸光度;A為吸附后溶液的吸光度。
1.3甲基橙主要實驗參數的確定
本實驗是先確定吸附過程中的某一個條件,然后在此條件確定的基礎上再探索其他實驗的最佳條件。
1.3.1活性炭的粒徑選擇
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本實驗選擇了兩種粒徑的活性炭,即大顆粒和小顆粒,分別取大小顆粒活性炭各2.5g分別放入兩個小燒杯中,然后向兩個小燒杯中各注入10mg/L甲基橙,將兩個小燒杯放在攪拌器上同時攪拌30分鐘,然后靜止沉淀,再用過濾器過濾,最后取各自濾液測其吸光度,在此之前先測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所得數據如下:吸附前甲基橙溶液吸光度:1.191;大顆粒活性炭組:0.137;小顆粒活性炭組:0.028。由數據中計算出大顆粒活性炭脫色率為88.5%,小顆粒活性炭為97.6%。由此可知應選擇小顆粒活性炭進行試驗。
1.3.2活性炭用量的選擇
確定了活性炭的粒徑后,在此粒徑下依次改變活性炭的用量,即分別取1.0g,1.5g,2.5g,3.0g活性炭放入小燒杯中,并向其中注入10mg/L甲基橙溶液20ml,然后放在攪拌器上攪拌30分鐘后靜止沉淀,過濾后取濾液測其吸附前后溶液的吸光度,所得數據如下:活性炭用量1克,吸光度0.007;活性炭用量1.5克,吸光度0.010;活性炭用量2.5克,吸光度0.002;活性炭用量3克,吸光度0.055。由所得數據中計算出在不同用量下脫色率依次為99.4%,99.2%,99.8%,95.4%。根據此數據可知活性炭最佳用量為2.5g。
1.3.3吸附時間選擇
往四個小燒杯中各加入2.5g活性炭,并分別注入10mg/L甲基橙20ml,然后放到攪拌器上攪拌20,30,40分鐘,攪拌后靜止沉淀,取濾液測其吸附前后的吸光度,所得數據如下:攪拌時間20分鐘,吸光度為0.025;攪拌時間30分鐘,吸光度為0.023;攪拌時間40分鐘,吸光度為0.022。由此計算得不同時間下的脫色率為97.90%,98.06%,98.15%。根據此數據得知吸附時間為40分鐘。
1.3.4pH的確定
取2.5g活性炭于若干小燒杯中,分別加入10mg/L甲基橙20ml,然后調節其pH分別為2,3,6。放到攪拌器上分別攪拌40分鐘后靜止沉淀,然后取濾液和其吸附前溶液測吸光度。所得數據如下:pH為2時,吸光度為吸附前1.241,吸附后0.004;pH為3時,吸光度為吸附前1.251,吸附后0.026;pH為6時,吸光度為吸附前1.191,吸附后0.022。由以上數據可知的在不同pH下的脫色率為99.68%,97.92%,98.15%。由此可知pH為2時吸附效果最好。
2結論
最終本實驗所得結果為:活性炭粒徑以小粒徑為好,當甲基橙濃度為10mg/L時,活性炭最佳投藥量為2.5g,吸附時間為40分鐘,最佳pH為2。(本文來自于《科技風》雜志。《科技風》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李寶寧單位:六九硅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