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既有工業建筑的再利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國、英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既有工業建筑改造方面起步較早,這些國家的傳統重工業逐漸衰落,一些舊廠房、倉庫、碼頭被改造成購物中心、博物館、藝術工作室、校舍等。例如英國倫敦皮革廠改造成陳列家家居公司;瑞典桑德維爾市曾經成功地將4幢建于1888年的倉庫改造成為城市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美國紐約市一家瀝青廠被改造成綜合藝術學校,開辦藝術、攝影、圖形設計等課程。相對于國內而言,近二十年,在國內的一線、二線等城市相繼出現既有工業建筑改造的趨勢。例如北京798藝術中心,原為國營798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經過改造,變成富有特色的藝術展示和創作空間(見圖1)。又如,上海M50創意園,它和北京的798同屬于城市創意基地,是由廢棄的紡紗廠改造成為工作室、設計公司、藝術機構等藝術場所(見圖2)。
城市既有工業建筑的分析評估內容
不同地域采用不同的評估方法。在對既有工業建筑進行改造前,必須建立一套評估體系,制定評估方法。評估時按照評估體系中給出的標準、范圍值來確定建筑的質量破損程度和可利用范圍。例如,在對上海蘇州河濱水區環境更新與開發研究時,同濟大學劉云根據建筑現狀,建立了一套評估體系。該評估體系將評價尺度分為五個等級,即好、較好、一般、差、極差,1級~5級。又如,加拿大歷史性建筑資料管理局搜集1945年前的建筑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評估指南,列出五項評估領域,分別是建筑藝術、歷史價值、環境價值、使用價值、完整性。每一子項的評定可分為四個等級,在0~15或到25內之間打分。這種評估,以后對該建筑的結構、材料、基礎設施等方面就有了較為合理、恰當的認識,便于決定在多大范圍內采取保護措施。以渥太華市為例,各項滿分應是135分,評估中低于75分者不予保護,75分以上者,根據分數高低,確定允許改造的范圍。既有建筑進行的綜合質量評估內容分五方面,建筑的結構鑒定、建筑基礎設施(如水、暖、電等)鑒定、建筑與環境文脈的關系、建筑造型特色、建筑的歷史價值等指標,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再利用的可能性和改造方式[5]。
1建筑結構鑒定
對既有建筑進行改造前應當了解有關建筑的結構狀況,在此基礎上配合結構工程技術人員作出評價。結構狀況的評價內容包括使用年限、結構類型、原有的設計負荷、現有實際可承受的負荷、結構損壞情況、低級承載力等[5]。了解建筑的結構狀況之后,改造方案有了客觀的依據。建筑結構鑒定報告組成。根據我國建筑改造專家朱伯龍教授的研究總結,一般既有建筑的結構鑒定報告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1)概況:在概況中介紹建筑的基本結構情況包括建筑的長、寬、層高、總面積。柱網的類型、尺寸、柱距及地基基礎狀況等[5]。2)建筑結構與材料的檢測及鑒定:由于多數既有建筑都經歷了或長或短的使用年限,這就使既有建筑物的結構狀況與原設計時相比有一些偏差。有的建筑內部結構沒有大問題,只是建筑內部或外表皮面相對破舊;有的建筑物由于使用不當或受地震等自然因素作用部分結構可能有損壞:有的建筑在初次設計建造時,一些人為因素導致建筑結構設計的不合理或是建筑質量的低下,從而引發建筑結構的損壞,鑒于此,現場的結構檢測是必不可少的。檢測內容是與改建相關的房梁、柱子等的現狀,包括裂縫、偏移、損失情況。此外,一般還要請專業人員對其現有強度進行測試。3)改建方案及結構可行性分析:結構安全、投資效益、施工進度是舊建筑改造前所必須考慮的三個問題,其中結構安全是舊建筑改造前的首要前提,以此為基礎請專業人員制定方案,并進行模擬驗算,以驗證方案的可行性。4)結論部分:根據現場檢測與分析計算結果,給出結構改建要求或限定條件。在獲得結構鑒定報告之后,建筑師方可對建筑進行改造設計,并在關于建筑原有結構的利用或加固改造、新舊結構銜接以及新舊結構材料運用等方面向結構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咨詢,共同研究探討解決方案,最終得出符合建筑師設計意圖,同時又是技術可行、經濟可行的改造設計方案[5]。
2建筑基礎設施鑒定
初步對要改造的舊建筑整體進行檢查,盡量利用原有的基礎設施,根據實際情況需要,擴大或減小容量、改變位置、調整設備,這樣可以有效地縮短項目工期,節省資金。基礎設施鑒定的主要內容有:1)各種管道、電線、排水等設施的布置方式和走向。2)設備管線的材料種類及破損程度。3)各種設備的容量、大小。對于不符合新的設計指標的設備和設施,根據其損壞程度,做出適當的調整,盡可能利用現有設施。
3建筑與城市文化協調性
城市文化一大部分體現在建筑中,建筑的特色與城市文化相得益彰,因此在改造舊建筑前,要考慮這兩方面的因素,不能一味的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社會資源和資金的浪費,同時破壞了城市文化的協調性。通過改造與更新,盡量保留舊建筑的文化特色,使之與周圍建筑乃至整個城市文化相協調,成為一種可持續城市發展模式,這也是舊建筑改造的重要意義所在。
4建筑形態的確定
工業建筑一般是高大,敞亮的廠房,廠房內一般有暴露在外的鋼筋、管道、電線,廢棄的機器等設施以及巨大的鐵制玻璃窗,另外還有一些有著城市特色的車站、碼頭以及陳舊的倉庫等。
5建筑歷史價值的確定
根據四個方面來確定建筑的歷史價值,分別是建筑形態風格,建筑建造時期、建筑技術,建筑與著名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聯系。大體上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建筑屬于文物古跡,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不能改變其外型,只能做結構的加固或是局部的修補。第二類是不屬于文物古跡,但是也有較高歷史價值,在設計時要充分強調歷史性,也不能大范圍的改變外型。第三類是建筑歷史價值較低或是沒有,可根據需要,創意,大膽,靈活設計,尤其是廢棄的,沒有特色的工廠,可根據改造后的功能需要對建筑外立面重新設計改造。
城市既有工業建筑的利用方向
由于改造既有工業建筑是一項耗時、耗力、耗費的客觀存在的工程項目,在對其改造前應當充分考慮建筑的歷史價值、空間結構、風格特征、周圍環境,結合這些因素,分析其可再利用的方向,探索其最適合的改造模式,給予一個準確定位。
1建筑歷史文化價值潛力利用
這類建筑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在設計時保護其歷史性,結合現代時尚元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巴黎奧賽博物館原來是廢棄的奧塞火車站。奧賽火車站建于1900年,采用石質、鋼與玻璃組合和新古典雕塑裝飾外表,這一建筑藝術象征了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建筑風格,但是由于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逐漸被廢棄,之后建筑師被委托改造車站,建筑師充分保留了車站的原有特色,在此基礎上,巧妙地融入現代風格元素,體現了傳統建筑構造精神特點與現代時尚氣息的完美結合。改造之后,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參觀,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見圖3,圖4)。
2結合區位,營造新的功能需求
影響建筑土地升值和吸引開發商投資,獲取利潤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區位因素,根據建筑所處地區的功能需求,可將其改進為藝術中心、購物中心、餐廳、博物館、圖書館、住宅、旅館等。例如瑞士伯爾尼巧克力廠,廢棄后一直被閑置,該工廠毗鄰伯爾尼大學,后因學校擴建被改造成圖書館。
3既有建筑的空間和結構
分析既有建筑的內部空間形態和結構,空間重構和功能置換是舊建筑延續的核心,以此為基礎改造,找到合適的用途。當然不同的工業建筑空間條件和結構類型各有不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索適合的空間形態和結構。例如上海船廠及上海M50蘇州創意產業園設計時,尊重其外形和結構,空間按照陳列內容自由組合,流線組織良好,巨大的室內空間與現代藝術的抽象夸張相得益彰。
結語
通過對既有建筑本身和其周圍的環境進行分析,建立建筑評估方法和體系,繼而對建筑進行抗震、結構、防火安全評估;對不能保證繼續安全使用建筑,不宜開展建筑改造,或者對此類建筑應同步開展結構安全改造,對于能繼續使用的建筑,可以通過空間重構、功能改變等更新改造的設計方法。經過詳細,認真地分析評估,明確改造方向,制定目標,既為建筑成功更新改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又可以有效的避免浪費社會資源,節省大量的資金和勞動成本。(本文作者:劉璐、于伸、陳巧云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