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節能減排機制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如今進行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內容就是加強農村環境的建設,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新農村建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有些地區的政府部門一味的追求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忽略了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導致農村的環境條件逐漸遭到破壞,這不僅會阻礙新農村的建設,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質量。
1農村在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1.1畜禽養殖引發的污染畜禽養殖已由過去的農業區、牧區散養轉向大中城市及城鎮郊區的集約化養殖模式,已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而且現如今,農牧脫節、畜禽廢棄物得不到充分利用。這些都使得畜禽污染日益加重,對大氣造成嚴重的污染,也漸漸地影響到了人民的生活質量。
1.2生活垃圾帶來的污染近年來農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質消費結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與之相隨,農村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上升,垃圾構成成分呈現出向城市生活垃圾演變的趨勢。鄉鎮和農村聚居點每年產生的農村生活垃圾幾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大多直接排放或沉積在村邊溝渠和村莊地面,最終對飲用水源造成污染。因此農村生活垃圾的無害處理日益緊迫。
1.3化學制品造成的污染社會不斷進步,農村的工業化也在不斷進步。然而伴隨工業化的發展,農村生活的進步,許多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化學制品造成的污染就直接威脅農村人民的生存與健康,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重視。長期使用化肥,也造成了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地力下降;長期使用的高度劇毒也致使鳥類、青蛙、蚯蚓等益蟲大量減少,生物鏈遭到破壞,形成惡性的循環。
1.4鄉鎮企業產生的污染鄉鎮企業經過二十年的迅猛發展,從異軍突起到支持工業的半壁江山,創造了歷史奇跡,但同時鄉鎮企業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給我國人民生命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鄉鎮企業往往從近期經濟效益考慮問題,那些因污染和難治理的企業在城鄉得到發展。使得人們生活的環境有害物質嚴重超標,明顯危害人體的健康,使得一些疾病的發病率猛然增高,例如結核病等。
2農村環境保護體系的創建
2.1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體系相關部門依法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監督企業嚴格按照總量控制的要求,做到增產不增污,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具體工作有:以區域治理為重點,帶動污染源治理;防止城市中一些企業把被淘汰的排污量很大的設備或落后的工藝轉讓給農村,堅決制止污染轉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遏制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等。
2.2環境監督和監管體系環境監督是體系建立的重要手段,要充分發揮環境監督管理主體—充分發揮環境管理各部門的職能,加強監督力度。具體工作有:依法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嚴厲打擊環保違法行為;加強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資源開發活動中的環境規劃與管理,并實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進一步加強環境管理的組織和思想建設,健全環境監督管理體制。
2.3環境政策法規體系任何制度的實施都是在健全法制的基礎之上,環保更是要真正做到立法、普法、執法“三位一體”。政策上要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運用政府職能建立健全完善的環保體系,運用財政和經濟兩大政策進行調控。對高污染企業加大稅收地征收,對于新型高科技低污染工業給予經濟政策上的支持。在執法方面要加大執行環保法規的力度,加快治理環境污染的速度。
2.4環境宣傳教育體系部分村民不經常或是沒有參加過,這就突出了環境宣傳教育體系建立的重要性。其根本是立足于群眾對環保意識和法律意識的提高,提升更深層次的問題。做到“人人關心環境質量,人人參與環境保護”,將其社會化、規范化、體系化。具體工作有:關注各種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倡導“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口號;提高人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生態建設意識,更是要讓群眾了解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它是涉及到每位村民的切身利益,而不是僅僅存在于書本之上,它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活質量和保障,因此關注環境保護,就相當于為子孫后代謀福利;在讓群眾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的同時,再實施相關的獎勵政策,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大張旗鼓地表揚先進守法典范,批評違法違紀的反面典型,形成“環境保護光榮,環境破壞可恥”的社會風尚;也要在生產和消費觀方面倡導綠色消費,生產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引導形成低消耗、高產出、高效益的主導產業等。
3農村環境保護體制的創新
3.1環境科技發展機制科技是可持續發展和實現環保的橋梁,也是創新的基礎,想要進行體制創新,科技是重要的手段。要切實加強對環境科技的領導,將其納入責任制中。加大科技在環境保護中的投入力度,政府聘請高科技人才,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將改革環保科研作為工作重點。
3.2環境與發展綜合策劃機制環境保護的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之中創建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例如:防止和控制土地沙漠化,培育區域生態防護林體系工程,開展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使域內的生態環境建設日益完善;倡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堅持不懈地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提高林木覆蓋率,擴大綠色植被面積。
3.3環保資金籌措機制之前的環保將要告訴我們,環境的保護必須有一定的資金作為保障,這樣才能夠得以開展,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例如:設立政府環境污染治理基金;依法全面、足額征收排污費;逐步開征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污染費;落實各項環保信貸;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國外政府環保貸款等等。
4結語
農村環境保護是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客觀要求。農村環境保護是生態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村建設也推動了農村環境保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以農村環境保護為視角進一步推進生態村建設。更多還原農村環境的原始面貌,讓鳥語花香、陽光雨露重新普照新農村。
作者:劉中祥 單位:貴州省習水縣農牧局農村能源辦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