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污染物減排會議領導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污染減排工作,全國人民也十分關注。總書記、總理對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做了大量工作,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
剛才聽了各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非常受啟發。這些意見切中要害,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有的意見在我們環保部門職責范圍內可以解決,需要我們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加以改進,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的需要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有的則需要聯合有關部門共同解決。
利用這個機會,我講三點意見。
一、要認清形勢
準確分析、判斷和把握當前污染減排形勢,是做好今后污染減排工作的前提。如何看待我國當前的污染減排形勢?必須全面觀察、科學分析、準確判斷。
所謂全面觀察,就是要把環境問題放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中來觀察。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速發展,面臨的環境壓力很大。我們既不能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搞環保,也不能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為借口寬容污染。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解決環境問題,必須正確處理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國內外的經驗教訓表明,環境保護史就是一部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歷史,離開經濟發展談環境保護沒有絲毫意義。作為一個環保工作者,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講,發展就是燃燒。燒掉的是資源,留下的是污染,產生的是GDP。科學發展就是消耗的資源越少越好,產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資源節約”,后者是“環境友好”,總括起來就是又好又快地發展。污染減排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要樹立信心
年,減排任務雖然沒有完成,但是“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的目標決不動搖,也決不能動搖。目前,污染減排的壓力太大,壓力越大越要把握好兩條原則:一是堅持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二是堅持科學精神。根據這兩條原則,要實事求是地把污染排放情況、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問題,向黨中央如實匯報,向全國人民交代清楚。同時,我們也一定要樹立減排任務能夠完成的堅定信心,充分發揮被動優勢,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乘勢而上,全力以赴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污染減排目標。這里,我用以下三組數據說話。
第一組數據。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549.3萬噸,比上年增長13.1%;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414.2萬噸,比上年增長5.6%。與年增幅相比,年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增幅分別回落了11.3和4.4個百分點。
第二組數據。年,全國建成并投運的燃煤電廠脫硫裝機容量達1.04億千瓦,超過前10年投運脫硫機組裝機容量4600萬千瓦的總和,首次實現當年新增脫硫裝機容量超過新增發電裝機容量,裝備脫硫設施的火電機組占全部火電機組的比例由年的12%提高到年的30%左右。
第三組數據。“十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平均每年增加3%;年增加4%,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噸/日,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由年的52%提高到年的56%。
這三組數據說明污染減排工作力度明顯加大,污染排放增長趨勢大幅減緩。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建設的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大部分都是下半年建成投運的,老機組的脫硫設施大部分都是第四季度建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年的削減量,但為今后的減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要明確措施
年,我局將主動協調、狠抓落實,把強化政府責任作為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關鍵環節,建立層層落實的減排責任制,千方百計完成今年的減排任務。
第一,建立和完善三個體系,落實污染減排責任
抓緊建立和完善污染減排三大體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減排指標體系。改進統計方法,完善統計制度,著力做好重點污染源排污數據的統一采集、統一核定、統一公布。建立排污總量控制臺賬,及時掌握老污染削減和新污染增加動態變化情況,為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奠定基礎。二是建立和完善準確的減排監測體系。我局將確定國控重點污染源,并向社會公布名單。所有國控重點污染源必須在2008年底前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地)、縣(市)也要分層次確定各自監測的重點污染源。三是建立和完善嚴格的減排考核體系。把強化政府責任作為實現污染減排目標的關鍵環節,盡快出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考核辦法》,對因工作不力沒有按期完成任務的,取消總局授予的有關榮譽稱號;要配合有關部門建立問責制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還要抓緊制訂出臺有利于污染減排的環境經濟政策,從國家宏觀戰略層面入手解決污染問題。
堅持每半年公布一次全國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況,接受社會監督。未經國家核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不得自行公布減排數據。
第二,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
一是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把總量削減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堅持“以新帶老”,新上建設項目不允許突破總量控制指標。采取“區域限批”措施,對超過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二是加強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對紡織、汽車、電力、煤炭、鋼鐵、水泥、焦炭、鐵合金、電解鋁、電石等國家宏觀調控的十大行業,實行部門聯動,協同把好準入關。三是加強“三同時”管理,嚴把項目驗收關。對不履行“三同時”的,要立即責令停止生產;對試生產的企業,要重點檢查污染防治設施同步運行情況,對不正常運行的,要停止試生產,并責令限期改正。四是開展全國環評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全面清理整頓新開工項目,加大對未審批先建設、不審批也開工、沒驗收就投產,以及違規審批、越級審批的處罰力度,對違反環評和“三同時”管理制度的,要堅決依法停建、停產,并停止審批所屬企業集團所有新建項目,切實提高環評和“三同時”執行率。對不依法審批的,要堅決撤銷審批,追究審批人員的責任。
第三,強化重點治污工程建設和運營監管,切實發揮污染治理效益
督促各地認真落實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建立健全污染治理市場機制,強化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監管。一是促進年中央財政已經安排的180個水污染治理項目的建設,保證其在年投運。二是督促加快現有城鎮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努力實現滿負荷運行。三是加快“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規劃報批進程,督促落實規劃確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治理工程建設,確保實現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噸/日的目標。四是大力實施國家燃煤電廠脫硫工程,確保年實現新增7000萬千瓦電廠煙氣脫硫裝機容量,同時推進鋼鐵企業燒結機頭煙氣脫硫示范工程的建設。
第四,繼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落實國家有關產業政策
第五,繼續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懲違法排污企業
一是集中整治飲用水源保護區違法排污問題。科學劃分飲用水源保護區,制定并實施飲用水源保護規劃,取締關閉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直接排污口。著力消除大江大河沿岸威脅飲水安全的污染隱患。
在主要污染物減排形勢分析會上的講話
二是集中整治工業園區環境違法問題。繼續清理各類工業園區建設和管理中的環境違法問題,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切實提高環評和“三同時”執行率。
三是集中整治涉鉛和造紙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凡采用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的企業,一律提請當地政府予以關閉;對長期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依法責令停產治理或關閉。
第六,配合做好環境立法工作,推動出臺有利于污染減排的法規和政策
配合做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氣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盡快推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環境保護法》的修改論證工作。
配合有關部門抓緊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差別電價和水價政策,提高重點行業的排放標準,健全排污收費制度,提高火電廠排污收費標準和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進一步加大經濟杠桿對污染減排的激勵作用。
同志們,污染減排是一項系統工程,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的任務十分艱巨,我們既要看到困難,更要堅定信心,加倍努力做好各項工作。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勇于開拓,務求實效,確保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圓滿完成。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