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附著式升降腳手架改造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廣東土木與建筑雜志》2014年第七期
1防下墜裝置改造
在防下墜裝置上增加電動馬達,通過電動馬達的轉速快慢來控制防下墜撥桿,腳手架正常升降狀態下,防下墜撥桿是收起的,如遇急速下墜的情況,電動馬達即時短路,同時控制防下墜撥桿立即彈出,有效地起到阻止腳手架下墜的作用,解決原撥桿反應時間過長且容易失效的問題,如圖3所示。
2計算和試驗分析
首先我們利用SAP2000有限元空間計算軟件建立附著升降腳手架計算模型(如圖4),腳手架計算高度19.8m,按10步搭設,每步1.8m高,立桿縱向間距1.5m,橫向間距0.8m,連墻桿按兩步三跨布置,水平支承桁架跨度7.5m,通過軟件計算分析取得架體的受力情況和變形情況的全部數據。同時按照規范進行計算,對比計算結果,取其最不利的結果來確定組合式水平支承桁架的節點構造,最后在試驗場進行實際負載試驗檢驗。通過計算可得到最大支座反力為46.86kN,即節點板和螺栓所受的最大剪力為46.86kN,經驗算節點板焊縫和螺栓均能滿足要求,計算出水平支承桁架最大變形量為6mm。根據計算結果,在試驗場地制作試驗架體、安裝防傾覆支座、防下墜支座,分階段施加荷載,根據設計計算書,第1次施加荷載至設計值(100kN),離地提升,監測架體變形情況;第2次施加荷載值設計值的2倍(200kN),持續監測架體的受力及變形是否滿足要求。監測到在2倍設計荷載值的狀態下,水平支承桁架最大變形量為13mm,詳見表1。根據GB50017-2003《鋼結構設計規范》,橫向主框架受彎變形撓度允許值為L400=7500400=18.75mm>2倍設計荷載作用下的實際最大變形值,因此可推斷改造后的水平支承桁架是安全的。
3工程實際應用檢驗
選定某住宅樓工程為SJ-01-I吊拉式電動附著升降腳手架改造實施試點工程,其中C1~C6棟均為32層超高層民用住宅建筑,建筑總高度108.2m,在平面布置上有較多的陽臺、飄窗臺、裝飾線、斜屋頂等,外形變化比較復雜(如圖5~6),選擇C4~C6棟使用改造后的附著升降腳手架。改造后的SJ-01-I吊拉式電動附著升降腳手架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架體的運行安全、可靠,升降平穩,各項裝置配合有效,實現了改造的預期目的。
4結語
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改造研究,并通過實際工程的檢驗,證明了我們對SJ-01-I吊拉式電動附著升降腳手架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造是成功的,并且通過此次改造,使SJ-01-I吊拉式電動附著升降腳手架能夠更好地適應外形更為復雜的工程施工,在經濟性和可操作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一改以往較笨重的形象,其中為防下墜裝置改造研制的防下墜撥桿電控啟動裝置還取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對于附著式升降腳手架來說,安全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因此我們在整個改造過程中,不斷地試驗,不斷地改進,最后取得了成功。
作者:江涌波單位:廣州市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