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既有村鎮建筑現狀調研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人造板》2017年第2期
摘要:本文通過對寧夏地區354戶村鎮居民住宅調研統計,全面收集該區農房現狀的基本建設資料,了解該區現有村鎮結構住宅的類型、特點、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通過調研盡可能地為村鎮建筑的建設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村鎮建筑;基礎;墻體;屋面;調研
0引言
本文通過對寧夏地區354戶村鎮居民住宅調研統計,收集了大量該區村鎮建筑的構造形式、建造方法、施工工藝、施工方法、構造習慣等,通過對調研信息的統計,找到該區村鎮建筑在建造和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分析。
1地基基礎
由于農村多地處山區,場地、地基條件復雜。居民不能準確判斷場地是否屬于危險或不利地段,導致基礎常常不能進行適當的處理,村鎮民居普遍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有:素土夯實、開挖后素土分層回填或將基底處稍加平整,直接在天然地基上建房。因而導致房屋直接建在軟弱地基、新近填土地基及不均勻土層之上,對結構的抗震極為不利。如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上部結構開裂。村鎮民居建房大多就地取材,基礎多是灰土基礎、卵石基礎、毛石基礎、條形磚基礎等。磚基礎上一般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毛石基礎的骨架是大塊石頭,用小石塊填充其間縫隙,同時為了提高毛石基礎的整體性,有時也給毛石間灌入水泥砂漿粘接毛石,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在一些石材缺乏且經濟條件差的地區,通常挖出基槽素土夯實灰土后砌筑墻體。
2圍護結構
2.1砌體結構
砌體結構墻體材料多為普通燒結粘土磚,極少數使用混凝土砌塊、燒結多孔粘土磚(墻厚多為370mm或240mm。砌筑墻體絕大部分使用水泥砂漿和石灰砂漿,常有砂漿不飽滿和砂漿強度太低(圖1),或砌筑質量太差(圖2)。調查民居中有的住宅門窗洞間距離過窄(墻的高寬比過大)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中產生貫通水平裂縫。墻體在集中力作用處沒有設置有效構造措施,或設置措施不合理,容易因為集中力過大導致墻體產生豎向裂縫(圖3)。縱橫墻連接處受力比較復雜,容易產生裂縫。
2.2生土結構
[1]可將生土墻分為兩種,一種是承重墻體,另一種是只起圍護作用的墻體。砌筑生土墻體方式主要包括夯土墻砌筑、土坯砌筑、土坯和夯土墻混合砌筑三種。采用泥漿砌筑土坯墻體,依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合理確定土坯尺寸,通常采取立砌方式開展土坯砌筑,砌塊采用平砌,穩定性較立砌好。一般來說夯土墻體下面較厚,上面較薄。其所有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兩種:一是摻加了碎石、砂和石屑的土;二是素土,即粘土或砂質粘土。后者的強度要低于前者,常被應用在建筑物的臺基中。土坯、夯土混合墻體上部為土坯砌筑,下部為夯土墻。有兩道明顯分界處在墻體連接處。此外,水平通縫在使用中常出現在土坯夯土分界處、夯土分層處。生土墻體經常和磚墻混合砌筑,砌筑方式有多種。一般為三面生土墻正面面砌體墻(圖4),或三面砌筑墻體背面生土墻體,墻角處常砌筑磚柱(圖5),在連接處容易產生裂縫。或上為生土墻下為磚墻還有上為磚墻下為生土墻,生土墻在分界處均有剝落現象。
2.3石結構
石墻體不僅可以承重,而且還有圍護作用。石結構一般用作基礎,石塊一層層堆砌,有的用土作為粘合劑,整體性較差,有的用砂漿作為粘結劑,整體性較好。
2.4木結構
木結構的圍護結構砌體材料一般采用土坯、磚、砌塊及石材等。木結構房屋由于年久,會出現木屋架被腐蝕、木柱開裂、木柱傾斜等問題,需要對其進行加固改造。
3樓屋面結構砌體
結構主要有鋼筋混凝土現澆和預制樓板樓屋蓋、木屋架屋蓋三種。混凝土現澆樓板中鋼筋大多是單層雙向均勻布置。有的預制樓板樓蓋為了滿足建筑使用方面的需求,增設鋼筋混凝土梁,將預制板搭在梁上。木屋架形式大多是三角形木質桁架。預制樓板是在預制樓板上直接用水泥砂漿抹平,在預制板間接頭處由于溫度變化產生裂縫,屋面漏水現象嚴重。屋面形式有平屋面(如圖7)和坡屋面,平屋面排水較差,坡屋面又分為單坡屋面(如圖8)和雙坡屋面(如圖9)。生土、木、石結構房屋多使用木結構屋架。木結構屋架最為常見的一種形式為如圖10所示,是由上弦桿、下弦桿、豎桿、斜腹桿組成的平面桁架,然后上弦桿上搭檁,檁上搭椽,椽上布置屋面,形成整個屋蓋體系。屋架直接擱置在生土墻上,接觸處墻體承擔集中荷載,墻體受壓能力或局部承壓能力不足產生豎向裂縫(圖11)。
4附屬結構
調研中有部分樓梯踏步為預制板,嵌入墻內,施工方便、造價低廉,但結構整體性不好。砌體結構住宅通常在挑檐和設置外置走廊時都有混凝土挑梁。生土、木、石結構住宅有用混凝土挑梁,也有木挑梁。實際工程中挑梁長度不足、強度不足、和墻體無可靠拉結措施,常引起墻體開裂。同挑梁一樣,過梁在使用中也有類似問題,突出屋面的屋頂間及附屬結構(煙囪、女兒墻)的根部在地震時受“鞭梢效應”的影響,容易出現水平裂縫、錯動、甚至倒塌。
5加固改造情況
所調研大部分既有村鎮住宅的結構、構造做法都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較貧困地區)。但走訪調查中發現,房屋已損部位幾乎沒有加固處理,即使有也是一些民間常用的簡陋方法。但加固效果一般。
6總結
6.1村鎮住區建設規劃缺乏監管[2]
村鎮地區規劃建設缺乏相關規范,表現出明顯的自發性、隨意性與盲目性,致使缺乏統一規劃造成土地等資源沒有優化配置與良性利用。如一戶多宅,老宅閑置,新宅過大等問題,另有廢棄工廠、田間栩屋等占地閑置問題。由于沿路商業的發展,致使村莊沿路占地為新村,老村逐漸荒廢,空房率較高。
6.2住宅設計得不到保證
由于缺乏相關規范,結構設計或抗震構造措施不合理的新建建筑數量很多。農村的住宅建設受小農經濟的制約,呈現分散零亂一戶一宅的面貌。村鎮民居主要有結構設計不合理、施工技術偏低、材料以次充好或因材料不足而影響質量等問題,房屋質量不能保證。
6.3災害狀況
受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國村鎮建筑基本不設防,受地震災害嚴重。此外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也造成很大損失。
7反思[3]
通過村鎮民居建筑功能的調查,發現村鎮民居中,危房比例較高,有以下幾點反思:①加強新農村建設,對新建房屋加大監管的力度。②提高村鎮居民防震減災意識,加大宣傳的力度。③在不影響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對質量問題不嚴重的村鎮建筑可考慮維修加固,避免拆除重建,節約建筑材料,也可減少建筑垃圾,保護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④受災嚴重、年代久遠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房屋,應考慮拆除重建。
參考文獻:
[1]紅,李麗,王沖峰,陳全杰,韓崗.村鎮既有生土結構房屋抗震性能現狀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10,43(增刊).
[2]鄭士舉,王卓琳,蔣利學,鄭喬文.既有村鎮住宅結構現狀調查分析[J].建筑結構,2011,41(增刊).
[3]葛學禮,申世元,朱立新.村鎮抗震: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J].城市住宅,2008(06):34-35.
作者:李麗;馬萍瑞;馬彬 單位: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