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造園手法對景觀設計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四川建筑雜志》2014年第四期
常見的中國園林的造園構景手法有九種之多:借景,對景,夾景,框景,漏景,抑景,透景,添景,障景。下面側重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構景手法。
1.1借景借景是將園林外景色引入并與園林內景色相疊加的造園手法。借景可以彌補園林空間尺度小且耗費過多財力的缺點。中國古典園林史上比較有名的借景案例有頤和園的昆明湖遠借玉泉山;江南的拙政園遠借北寺塔,巍峨的北寺塔聳立在亭后的云霄中甚是壯觀,形成了著名的“涉門成趣”、“入園見塔”景觀;以及蘇州的滄浪亭鄰借園外的葑溪清流形成水迎客的獨特景觀。
1.2對景對景是指園林中的主客體通過軸線確定視線關系的,從甲觀賞點觀賞乙觀賞點,從乙觀賞點觀賞甲觀賞點的造園手法。例如在游人身處園林之中,登上亭、臺、樓、閣、榭,可觀賞堂、山、橋、樹木等,或在堂、山、橋等處可觀賞亭、臺、樓、閣等等。
1.3夾景中國園林中為了突出理想景色,通常在景觀的左右兩側以樹木、山石、或建筑等加以屏障,這樣就形成了左右遮擋的狹長空間,使遠處景觀更顯得有主有次。夾景是一種帶有控制性的構景方式,它可以表現出工匠的設計構思意境和感染力,不僅能突出園林中主要景觀的地位,而且能誘導游人視線的匯聚,使景觀空間定向延伸,直到達到園林中景觀的高潮節點。
1.4框景框景是指工匠在構思設計園林時有意識地設置框洞式的結構,并引導游人在特定的位置通過這些框洞觀賞景觀的造園手法。這種造園手法曾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中出現:“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是對框景這種造園手法的最佳寫照。
1.5障景障景是指在游覽的路線上設置一些山石、照壁、花木等遮擋物,從而遮擋游人的視線,引導游人改變觀賞的路線,從其他方向觀賞園林中的景物的造園手法。障景的采用使園林的景觀達到不重合的韻味,也進一步造成了欲揚先抑的效果。障景運用典型的例子是北京頤和園中巨大秀美的太湖石被安置在仁壽門內,這樣的構思使整個院落的景致顯得富有層次感。
1.6漏景漏景從框景中發展而來,是指游人能夠從疏透處觀賞到園林中的景觀。漏景能夠促成園林空間的空靈與滲透,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疏透處的景物構設,既要考慮定點的靜態觀賞,又要考慮移動視點的漏景效果。例如蘇州留園入口處的洞窗漏景,蘇州獅子林連續的玫瑰窗漏景等,這些都是漏景手法運用的佳作。
2中國傳統造園手法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影響
中國傳統古典園林、庭院發展到近現代時期,比較突出的變化有三點。一是功能日益復雜的園林類型增多;二是私家園林的減少,公共共享空間增多;三是建筑體量的增大使園林與建筑、室內與室外空間結合漸差。我國的現代景觀設計起步較晚,對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研究也相對落后,沒有形成系統的設計理論。我們在進行現代景觀設計時,更多的是生搬硬套傳統園林的設計手法,并沒有深入地研究過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也沒有將傳統的造園手法和現代景觀設計生動的結合在一起。甚至有的設計師單純的借鑒西方園林景觀的設計手法,再將中西方的造園手法雜糅在一起,使得其設計出的作品缺乏應有的整體感和和諧感。這樣的作品往往背離了現代景觀設計的初衷,僅僅流于形式,造成了設計與理論的脫節。現代景觀建立在“空間”中,那什么是“空間”?中國古代的老子在《道德經》中寫到“延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老子在這段話里闡述了“空間”的哲學概念:有形的容器和無形的空間。以建筑設計的角度來看,空間一般是指墻體圍合起來的建筑物所形成的區域。當空間的概念從建筑設計延伸到了景觀設計時,空間就是指通過景觀材料和細部結合起來所形成的區域場所。
2.1場地要素場地要素無論對于古典園林還是現代園林來說,都是工匠首先考慮的。作為園林景觀設計的營造基礎,場地的選擇應當考慮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和安全舒適,大到園林的布局與選址,小到亭臺樓閣的朝向與位置。中國古代著名的園林營造師計成在《園冶》中提到:“園基不拘方向,地勢自有高低。”這說明古代工匠在構造園林景觀之前一定對所選場地周邊的山川、湖泊等自然景觀條件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再通過構思設計將周邊的自然景觀巧妙地納入園林中來。中國傳統園林講求“相地合宜、構園得體”的設計原則,在造園過程中應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場地一般按照其形態、規模、和坡度來歸類和評估。從現代景觀設計的角度出發,場地的形態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于場地的形態來說,園林就是所選地形和景觀小品間所形成的空曠地域的連續組合體。所選地形和景觀小品間所形成的空曠地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各種不同地形類型所制約:平地、凸地與山脊、凹地與山谷。(1)平坦的地形能夠帶給游客舒適和踏實的感覺,是游客聚集、休息最合適的場地(圖6)。(2)凸地形在園林中一般被處理成土丘、丘陵、山巒或小山峰。凸地形的坡面和頂部限制了空間,提供給游客的外向型的視線范圍,使游客可更廣泛地觀察周圍環境。(3)凹地形在園林中可作為放置焦點物或具有支配地位的建筑小品,特別是當其被較低矮、或垂直于等高線的設計形狀所環繞時,還可作為理想的表演舞臺。同樣山脊與谷地就是凸地形和凹地形在自然界中的合理演變,其優缺點與處理方法類似。因此在現代景觀設計設計時,應當從整體角度規劃設計園林景觀,更加注重融合在場地周邊原有自然景色中。中國幅員遼闊、物資豐富,各地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和人文景觀,我們在構思設計園林前,通過對場地內已有要素和周邊環境的分析與勘查,再加上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特色景觀,營造出與場地周邊地域特征相統一的現代景觀設計作品。
2.2設計要素這里所提到的景觀設計要素是構成園林景觀的基本元素,即建筑、山水、道路、植物。工匠通過巧妙地構思和合理的安排將這幾種基本元素組合在一起,構成豐富多姿的園林景觀。中國傳統園林多為寫意山水園,常以傳統山水畫為原型。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建筑講究小巧精致,與周圍自然環境渾然一體。通過精心的布局,形成繁復多重的空間院落。亭臺樓閣、廊榭橋堂無一不成為園林中另一番景色,游人在景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園外有園,景中有景。正是所謂的:“軒楹高爽,窗戶虛鄰;納千頃,收四時之浪漫。”傳統園林常對自然山水進行描摹撰寫,筑山鑿池、匯水聚氣,構成園林的空間骨架,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出山川湖泊的氣魄。有棱有角的山石和柔美靈動的流水相映成趣,山中有水,水中有山,虛實相映,延伸了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之美。
作者:張茜周波單位: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