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性別歧視在英語詞匯的表現和產生原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是英美社會生活中性別歧視現象在語言中的反映。同時,語言中的性別歧視又強化了社會生活中的性別歧視。從詞匯的角度分析性別歧視現象的存在,從文化背景、社會分工和社會地位指出了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
關鍵詞:性別歧視;原因;變化
引言
“性別歧視現象”一詞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西方女權主義者提出的。牛津高級學習者英漢詞典擴展版第四版將性別歧視定義為:由于性別差異而產生的對人尤其是對女性的歧視或偏見。[1]作為符號的語言本身并沒有性別歧視;但語言是社會生活的載體和記錄,反映了社會文化和社會現象。于是,在語言的發展和演變中,不可避免地反映出社會習俗和社會思維。就像語言學家Ed⁃wardSpair說的那樣,語言是歷史的產物,語言符號系統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不僅受到語言的任意因素的制約,而且受到社會習俗的影響[2]。英語語言中出現的針對女性群體歧視的現象通過語言符號表現出來;與此同時,這種現象的出現也有著其產生的社會背景和原因;同時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語言中針對女性歧視的詞語和表達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一、性別歧視現象在英語語言中的表現
英語中最顯著的性別歧視現象通過詞形的標記、詞義和構詞表現出來。
(一)詞形的標記著名語言學家J.H.Greenberg提出了標記理論,揭示了語言中的性別差異。[3]一般來說,大部分英文男性詞都是沒有標記的,而女性詞通常是男性詞或男性中心詞的復合詞匯的衍生。通常,使用女性詞綴表示女性的身份,職業,地位等.Miller和Swifts認為,在沒有明確性別的情況下,男性詞,尤其是包括“man”在內的復合詞是男性和女性的總稱。我們也可以說英語詞匯反映的是“男性主導模式”。在性別不清的情況下,英語中常常會使用“his”,“he”,“him”,“himself”的男性詞匯。
(二)詞義中的性別歧視現象1.英語詞匯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也反映在詞義上。對男人來說,很多詞帶有“大”的意思,而對女人來說,這些帶有“小”的意思。以英語“ess”,“enne”等消極后綴結尾的詞。例如:Actress,Ush⁃erette,Comedienne。它們總是具有微不足道的意義。通過對語言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無標記詞的語義變為貶義或專指女人。例如:“wrench”最初是指女仆,在古英語中也可以指男孩,但現在它指的是一個小女孩,而不是一個男人。單詞“whore”的意思是“情人”,這是一種沒有貶義的通性詞;而在現代英語中則意味著娼妓。同時,我們發現一些用來比喻男人的詞語的意義有一些變化。例如,“fox”原本是指黃鼠狼,但它的意思是足智多謀。俚語中的“狼”一詞指的是一只追逐的狼,但現在它暗示著某個男人在女人當中很有魅力。“buck”這一詞指的是花花公子,但它的含義是“有趣”。2.在英語語言中,男性詞總是表示褒義的或中性的,女性詞多為貶義。3.復合詞的詞義表現性別歧視的復合詞主要是由男性詞組成的。例如,殺害女人的罪名是“manslaughter”;女性參與的競爭也被稱為“sportsmanship”;由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國家也被稱為“theUnitedKingdom”,即使它由國王或女王統治,祖先是“forefathers”而不是“foremothers”。
(三)英語中性別歧視現象在諺語中的表現諺語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簡明語言的化身。語言學家認為諺語是倫理的鏡子,是語言中體現女性低于男性的化石。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語言學家發現,各種語言中的大多數諺語都不可避免地表達大男子主義和女性地位低于男性地位的封建意識的影響。
二、英語中性別歧視現象的形成原因
語言作為一種符號,是社會的一面鏡子。語言形象地反映了社會的觀點和價值觀,同時也揭示了社會的性別歧視;而這種歧視的產生又是受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
(一)文化背景的影響1.神話的影響在西方,圣經被認為是所有文化的起源,因此圣經中的故事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思想和生活。在“圣經”一書中,第一個由神創造的人是亞當,他是人類的父親。上帝拿了他的一根肋骨創造出一個女人,并將她帶到了這個男人身邊。從人類的起源看,女人只是從屬于男人的一部分,這本身就是對女人的歧視[4]。原罪也是夏娃受了蛇的引誘違背了上帝禁令,自己引誘亞當偷吃了伊甸園的智慧果而犯的罪。盡管這只是一個神話,而它卻深深植根于人們的思想中,尤其是男性,愿意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從而形成男尊女卑的意識形態。女性在神話中一直被認為是一個異化的人,有時甚至是萬惡之源[4]。潘多拉是一個有著美麗和知識的女人,但宙斯給了她一個充滿災難和瘟疫的盒子,并要求她把盒子交給她的丈夫。受好奇心的驅使,潘多拉打開盒子,其中的災難和瘟疫都立即飛走了,人們從此遭受了災難和瘟疫的侵襲。語言中的社會現象揭示了社會生活,它反映了女性地位低于男性與道德感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2.傳統性別偏見的影響社會偏見是受社會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語言中表現出來的對女性的偏見和歧視是文化價值觀的一部分并隨著文化價值觀的傳播加強了這種性別歧視。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男性更優于女性,人們普遍認為男性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雖然語言是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反映,但是男性優于女性傳統的性別觀念滲透進入語言概念。“Mr”和“Mrs”就是一個說明男性和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的典型的例子。“Mr”是對紳士的尊稱,“Mrs”是對女性的尊稱。然而,根據詞源學,“Mrs”這個詞表明女人必須依靠男人來謀生。由于社會地位的不同,男女之間在措辭和表現上存在一些平等的社會規范。男性表達不雅言語是常見的,但女性這樣做是很奇怪的。許多禁忌詞包含侮辱女性的詞。3.性別差異理論的影響受一些學者提出的性別差異概念的影響。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明確指出,女性的人格具有被動性和自戀性;女性具有強烈的母性意識、自卑、嫉妒、猶豫不決;沒有英勇正義的精神。原始社會性別歧視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這種錯誤的觀念反映出對女性的歧視逐漸滲透到語言中,于是就逐漸在語言中出現了性別歧視現象。
(二)社會分工的影響1.經濟地位的依賴在古代,中國有句話叫“manploughsandwom⁃anweaves”,西方也有有“manforthefieldandwom⁃anforthehearth”這樣的說法。女人的傳統角色是家庭角色(賢妻良母)和社會角色(護士,秘書,保姆等),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中,女性的作用不如男性。現在,工資高、地位好的工作總是以男性為主,大多數女性都是找到一些工資低、勞動強度大的工作。如果女性想要獲得獨立的經濟形象,她們只能依靠婚姻。2.劣勢的政治地位男性在社會經濟、政治和人的傳統觀念中處于優勢地位。由于經濟實力低下,婦女不可能過多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女性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反映在語言中,構成了英語語言中存在性別歧視現象的主要原因。3.女性在婚姻中的從屬地位許多婚姻中的女性依靠丈夫,身份不平等。例如,婚后的女性應該隨自己的丈夫的姓,稱呼自然會變成Mrs.。結婚后,女性應該辭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婚姻關系的不平衡也會影響語言中的性別差異。
(三)社會地位和權力的影響自古以來,男人是社會的中心,比女人更重要。男人在政治領域、經濟領域和文化領域里,他們的地位都比女人要高;而女性由于在經濟上不能完全獨立,所以他們依附于男性而生存;從而導致整個社會意識形態上,女性沒有主導的社會地位。這種從屬的地位也就在語言中很自然地體現。
三、結語
性別歧視現象不僅反映在構詞、語義、語用等方面,還反映在語言的各個方面。性別歧視現象的普遍存在,反映了女性在社會中地位低下的現實。但隨著女權運動的開展和社會的進步,語言中歧視女性的現象有所削弱和改善。要想徹底消除這種幾乎存在于所有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則需要社會學家,語言學家以及女權主義者各方面不懈的長期努力。
參考文獻:
[1]李素慧.關于如何避免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報,2005(1):17.
[2]蘇蓉.論英語詞匯中的性別歧視現象[J].福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3):22.
[3]林鸝.從詞匯的演變看英語語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J].和田師范學報,2008(6):31.
[4]王恩銘.美國文化與社會[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9.
作者:嚴曉球;葉芝 單位:上饒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