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器人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近年來,我國成為工業機器人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據工信部統計,2020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將達到100萬臺,隨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高端裝備制造必將成為發展趨勢,為了適應市場發展需求,不少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機器人技術這一新興專業,為了確保培養的人才能夠有效適應當前的新變化和新技術,校企合作成為機器人技術專業的教育新方向。職業院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實現產、學、研的有機融合,也是職業教育培養、輸送適應地區產業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1職業院校機器人技術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優勢
機器人技術專業是“中國智造2015”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隨著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政策導向引領,許多機器人裝配和機器人應用產業落戶我市。企業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高效的運行機制,以生產盈利為目的。職業院校有專業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和數量巨大的潛在從業人員。以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和學生技術技能水平為目的,以產教融合的形式進行校企合作,能使職業院校的教師緊隨市場發展需求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不斷學習新技術適應新形式,讓學生在校期間就適應企業的勞動模式,了解學習生產過程中的必要技術和操作方法,可以使企業節省員工培訓時間和生產成本。同時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企業文化傳播給學生,提高企業的影響力,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2基于機器人技術專業的校企合作方式
2.1校企共同開發課程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應當與合作企業的生產實際相結合,課程的設置應當具有鮮明的企業特色,我院與北京現代汽車四廠合作,汽車生產企業在沖壓、噴涂、焊接等工藝環節大量使用機器人,因此除了要開設與機器人使用相關的核心課程之外,還要增加一些汽車結構的基本課程。同時,學校應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授課計劃、課程標準等。
2.2共同建設師資隊伍機器人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專業課教師應具備機器人使用方面嫻熟的操作技能和對知識的扎實運用能力。職業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去企業進行頂崗培訓,也可以派遣教師參加機器人技術相關的國家培訓,開闊眼界,跟上新技術的發展。在實訓課程中,可以邀請企業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充當實訓教師,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還可以和專業課教師進行充分互動,提高師生的技能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3共建培訓中心在政府、開發區管委會、企業和校方四方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建成了“北京現代”滄州培訓中心。中心包括汽車生產流程中的需要實操的各個專項教室,盡量模擬真實的生產環境,教師可以將做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任務驅動”的方法引領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同時,企業新入職的員工培訓也由培訓中心承擔,這樣既解決了企業新員工培訓的安置問題,也讓學校和企業更緊密地合作,在培訓過程中,教師和受訓人員教學相長,共同得到提高。
2.4建立健全機器人相關取證機制機器人的核心在于控制器,我院與華興鼎盛公司和KEBA公司合作,建立了KEBA工業機器人教育學院。目前國產機器人70%以上采用的控制器均來自全球著名KEBA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因此,掌握KEBA工業機器人操作系統的編程、調試、維護,能夠滿足國產機器人的系統調試和應用崗位。為機器人技術專業的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將在未來的5年內培訓出5000名KEBA工程師。對于獲取KEBA學院證書的學生,KEBA公司、KEBA提供核心技術服務的全球知名工業機器人企業及相關機構、華興鼎盛公司及上下游自動化企業,優先錄用。同時,智能產品開發專業與北京韋加無人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和專業培養方案,并為該專業學生提供考取無人機駕照的培訓方案,為機器人專業校企合作打開了新局面。
2.5校企共同開發編寫機器人專業教材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學習需要計算機網絡、電氣自動化控制、機械數控、傳感器等知識的支撐,因此,專業課教材的開發應有重點地進行。職業院校的學生理論學習功底相對較差,但實際操作能力較強,因此,校方和企業應共同開發適用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課教材。這樣就解決了校方教材理論性太強,企業單方提供的手冊知識相對較少的矛盾。校方應牽頭組建課程研發團隊,充分聽取企業的意見,結合生產實踐,將知識提煉為典型的工作任務,利用理實一體教室授課。
3總結
校企的深度合作,要讓企業和校方雙方受益,這樣才有助于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建立長效完善的合作運行機制和相互監督機制,促使企業配合學校工作。學校要將企業文化和校方的思想建設融為一體,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時代技術人員。這樣才能實現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曾國兵,劉聰,朱志,馬宏.探討校企共建“廠中校”的模式建設[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8):83~84.
[2]梁法輝.淺談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J].科學中國人,2014(7):7
作者:翟冬;魏榮;竇偉山 單位:滄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