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成人教育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4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更是經濟社會發展“三年再來一個大變化”的成果展現之年,做好今年的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意義十分重大。為圓滿完成2014年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制定城東街道辦事處2014年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要點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實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和農村新“5﹢1”工程,著力推進區域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均衡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新市民、新農民教育為中心,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達小康為契機,以發展城東經濟和加強城東基層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緊密結合城東實際,進一步鞏固“兩后雙百”成果,大力開展各級各類培訓,拓展服務功能,不斷開創城東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為全面提高居民綜合素質,建設學習型社會,三年再造一個新城東作貢獻。
二、目標任務
城東街道全員培訓率達50%以上,其中下崗(失業)職工培訓率90%以上,老年人、殘疾人、外來流動人員接受教育的比例分別達50%以上,農村剩余勞動力(失地農民)轉移培訓率達80%以上,農村新增勞動力“兩后生”培訓和推薦就業率100%,推廣致富項目2個。
三、主要工作
1、召開校委會,討論制定2014年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計劃;
2、調整充實街道和社區(村)社教、成教領導小組成員和校委會組成人員;
3、召開2014年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會議,布置分解落實2014年社區教育、成人教育目標工作任務;
4、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大力實施農村新“5+1”工程,不斷探索社區教育工作新模式,積極主動配合街道各部門和村(居)委會大力開展黨員干部、致富骨干、農村剩余勞動力和下崗職工職業技能等各類培訓,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指標,及時在街道網站和教育網報道社區教育信息;
5、認真做好2014年“兩后生”的調查登記造冊及培訓、推薦就業工作,確保培訓率和推薦就業率100%;
6、密切配合工會搞好職工教育培訓,認真做好職工教育培訓統計上報工作;
7、定期對村(居)文化技校、市民學校工作進行督查指導,積極支持盡可能參與村、居各類社區教育活動;讓更多的社區居民受益,不斷提高居民綜合素質,為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作貢獻。
8、按要求認真填寫月度教育培訓工作報核表,按時完成各種表冊數據、計劃、總結的上報;
9、緊密配合和積極參加辦事處及相關部門的各項中心工作,全心全意為城東“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10、加強學校管理,努力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科學管理、規范管理,特別要加強村(居)文化技校、市民學校的臺帳檔案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保證社區教育臺帳規范、上檔次;
11、做好學校各種設施的維護和校園的清潔衛生工作,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12、建立督導、評估、激勵機制,把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列入街道年終三個文明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做好2014年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的總結、評比工作(區級合格市民學校和合格文化技術學校各1至2個)。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對社區教育工作的領導,建立社區教育督導、評價機制。把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的實績納入單位和個人的考核,做到思想到位、政策到位、措施到位,使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在街道網站和教育網等宣傳媒體及時報道社區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并把好的做法和經驗在學習互動平臺上交流,推進社區教育、成人教育的整體和特色發展。
2、根據絕大部分村(居)文化技校市民學校副校長有所調整的實際情況,年初對具體負責社區教育工作的同志進行業務培訓指導,使他們盡快熟悉適應本職工作,同時也為做好社區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3、認真學習社區教育、成人教育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使社區教育、成人教育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加強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提高辦學效益。
4、加快各類教育資源優化整合,進一步完善社區教育工作運行機制。建立辦學網絡,加強與組織、宣傳、民政、農業、勞動、財政、計生、司法、綜治、團委、婦聯、工會、文化、工貿、科技、關工委、社管等部門、單位的協調配合,建立社區教育分類指導小組,開展社區教育指導活動,形成全社會合力辦學,不折不扣完成上級下達的培訓指標,直接有效地為城東“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5、學校教師自覺接受繼續教育,提高自身素質,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心,更新辦學觀念,強化服務意識,努力適應新時期社區教育工作發展的需要,街道村民、居民對社區教育的滿意度和認同度達80%以上(以抽樣調查表顯示)。
6、街道各部門的各類培訓,由街道社區教育學校統一實施管理、歸檔。村、居按月上報當月辦班情況和下月辦班計劃以及教育活動,確保街道全員培訓率達50%的目標任務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為區創國家社區教育實驗區和省數字化社區作出應有的貢獻。
7、對上級撥付的人均1元的社區教育經費實行專款專用,確保社區教育工作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