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利廳上年總結及2014年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水利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全面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認真落實區委二屆十次全會精神,以防汛防臺抗旱為主線,以民生水利建設為重點,以圩區建設和水資源管理為抓手,扎實工作,創新奮進,大力推進安全水利、資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態水利,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
一、2013年水利工作完成情況
(一)防汛防臺扎實有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抗結合,確保重點、統籌兼顧”的防汛抗旱總原則,立足于“準備早、措施實、應急快”,扎實做好各項防汛工作。一是動手早。認真開展汛前檢查,明確險工險段隱患整治重點。嚴格按照“查細、查全、查實”的要求和“屬地管理、逐級分解、責任覆蓋”的原則,分層次、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拉網式汛前大檢查,全面掌握全區水利工程的真實狀況。二是措施實。對排查出的各類險工隱患,立即下發重點防汛隱患整改通知,對在建度汛工程、城防、中格局圩區、堤防塌損、機電排灌設施老化等影響安全度汛的各類隱患問題,分類逐一進行督辦,并成立隱患整改督查小組,跟蹤落實,確保各類防汛隱患問題整改工作落到實處。落實各類防汛責任人2773人,全面建立起鎮、村二級防汛保安聯防機制,建成防汛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責任體系;修訂完善防汛各類預案,明確度汛應急措施,增強應對處置能力;積極落實防汛物資儲備和各類防汛應急隊伍,全區共組建區、鎮、村三級抗洪搶險應急隊伍252支,落實搶險隊員3504人;并將各鎮城鎮防洪工程、中格局圩區和地下設施防汛安全管理責任人名單在《時報》上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公眾的監督;繼續采取區級儲備、社會代儲和群眾儲備相結合的形式,抓好區級防汛物資儲備,全區共儲備編織袋113.2萬條、草包11.618萬條、麻袋13.85萬條、毛竹1.2萬根、鋼管41.7噸、木樁647.6立方、水泵472臺、鐵鍬2290把、救生衣942件、挖機43臺、推土機10臺、運泥船22艘、自卸車20輛,同時,定期檢查,及時補充,確保汛期應急工作高效有序。三是行動快。今年1-5月,我區降水量僅為203.6mm,全區河網水位普遍在2.7米—2.8米(吳淞)左右,截止5月底,全區引水困難機埠達200座,區防指組織人員深入抗旱一線,及時掌握旱情,指導各鎮(開發區)采取開溝引水、投入移動水泵等方式,積極應對機埠引水難題,確保農田正常灌溉;6月,我區出現旱澇急轉,河網水位全面突破保證水位,區防指明確責任,強化領導,加強值班與監測預警,扎實做好各項防御工作,確保安全度汛;思想上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做好強臺風、強暴雨及次生災害的防范工作,加強值班,密切關注臺風動態,及時排摸危險區域,研究、落實相關防范措施。
(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抓住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政策機遇,狠抓項目落地和建設管理,圩區建設、應急加固、農村飲用水安全、小農水建設等民生水利工程進展順利,全區水利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一是在建工程進展順利。去年以來,我區開工建設一批水利項目。投資2211萬元的全國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試點項目——練市塘治理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并順利通過完工驗收;投資2297萬元的和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掃尾工作業已全面完成,將于年底組織完工驗收;總投資3206萬元的練市南部圩區整治工程于2013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截止10月底,完成投資2100萬元,完成總工程量的65.5%,將于年底全面完成工程建設。二是待建工程準備扎實。陽安塘治理和舊館、聯誼、南林等圩區綜合整治以及2013年度“兩區”農田水利配套等工程已完成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配合市太湖局扎實推進新一輪治太水利工程——太嘉河工程各項準備工作,業已完成工程的實物詳查工作,即將鋪開實物評估、拆遷安置等工作,確保太嘉河工程在區域內順利實施。三是爭取項目有新突破。積極抓住國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政策機遇,申報了雙林圩區、石淙圩區、九里橋港治理等一批水利項目,納入了國家、省相關規劃。四是儲備項目扎實可行。按照國家投資導向,結合區域水利綜合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水利項目投資重點。重點推進城市防洪工程、圩區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堤防應急加固、防汛防臺體系、農村飲水安全、節水灌溉、河道長效保潔、農村河道綜合整治等工程建設。五是農村水利建設成效顯著。以鎮現代農業精品園區高效節水灌溉示范(一期)工程為試點,全面推廣噴微灌技術,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加果蔬生產能力,提高效益農業發展水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前期準備,并報中央立項;小型農田水利改造力度加強,全區全年共下達74座機埠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將于年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堅持財政投入為主的政策,將河道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緊密結合,加快推進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和長效管護。
(三)水政水資源工作不斷加強。將維護河道的健康生態作為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戰略任務來抓,作為實現水資源環境可持續利用的根本保證。一是加強對河道的管理。加大力度對非法占用水域建設項目進行清理整改。繼續嚴格審批制度,杜絕越權審批和審批不嚴的現象,全年共辦理行政許可項目11件;水政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強,全年累計出動水政巡查97車次,共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5起,結案5起,查處結案率為100%,依法治水、管水力度進一步加強。二是加大城區河道整治力度。重點圍繞防洪規劃、水系規劃和水環境保護等三個方面,科學編制中心城區水系規劃,啟動實施中心城區河道整治及截污項目,充分保護城區現有水域及城市水環境,凸顯江南水鄉城市風貌。三是水資源節約與保護工作深入開展。嚴格取水許可制度,鼓勵使用地表水,嚴格控制深層地下水開采;加強水域保護管理,建立健全地表水水質監測網點,強化水法規宣傳,努力形成全民共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氛圍;堅強水利安全管理,共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督查10余次,全面檢查在建水利工程、水利設施安全,及時整改安全隱患。
(四)水利普查工作有序推進。嚴格按照“一主線、兩任務、三階段、四節點”的總體安排,采用全員參與的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機制,規范數據質量控制,穩步推進各項工作。一是靠前開展準備工作。針對階段工作重點,排定宣傳內容,多載體開展宣傳工作,靠前宣講政策,爭取群眾支持、參與水普工作熱情;采取“分級分批、分段分片”相結合的方式,及早安排、部署、落實相關培訓任務,建立健全業務熟練、操作規范、高效文明的水利普查隊伍,為普查工作提供技術、人員支撐。二是健全工作機制。建立起業務工作分組責任制、分片責任制、聯絡員工作制、工作例會制、工作督查制、檔案管理標準制和信息旬報制等七項制度,充分發揮三大業務工作指導組和五個片區責任人的作用,深入基層一線,加強工作指導與檢查,及時發現、解決相關問題。截止目前,已完成清查編制、清查成果上報、臺賬建設、普查表填報、空間數據采集與標繪等各項工作。三是狠抓質量控制。通過市督查組、區業務組、區責任片組、鎮專項組等四級聯查的方式,邊查邊改,確保工作進度和數據質量同步跟進。同時,加強與農林、環保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完善有關數據判斷標準,實現普查數據真實、合理、完整。
(五)黨風廉政建設常抓不懈。一是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在議事和決策中做到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集體決定。二是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抓干部、帶隊伍的保障措施,結合水利行業實際,重點把好項目審查關、水利投資關、工程建設關、執法監督關,做到資金安全、干部安全、生產安全、工程安全;深入開展“愛崗位、創優質、增合力、提效能”主題活動,積極推進執行力保障體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三是注重內部制度建設。切實加強機關內部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學習制度、機關管理制度和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制度,著力轉變機關作風;大力推進黨務、政務公開,認真做好信訪保密、檔案管理等工作。
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水利部門的領導下,我局的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小農水建設、水環境治理、水資源管理等各項工作均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防汛減災體系還不夠健全;二是工程建設標準不高,養護資金缺乏;三是財政資金的投入與工程建設的需求矛盾還十分突出;四是水利人才缺乏,可持續發展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
二、2014年主要工作目標及措施
2014年是貫徹中央一號文件、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十二五”期間能否順利完成各項既定目標起著奠定基礎的關鍵之年。因此,我們將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態水利、資源水利,注重科學治水、依法治水,深化水利體制機制改革,著力增加水利投入,大力構建節水型社會,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
(一)抓住二個關鍵一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省、市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強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有機結合,切實抓好防汛防臺抗旱工作。二是以加大水利投入為契機,依托中小河流治理、圩區整治、農村河道綜合整治等建設平臺,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抓好各項水利工程建設。
(二)實施三大工程一是防汛保安工程。我區將按照有關防汛法律法規要求,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防臺各項責任制,強化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防汛防臺抗旱管理機制。當然,既要強化防汛保安非工程措施,更要狠抓工程措施的配套。針對建區晚、水利欠賬多、防汛抗旱基礎設施薄弱的現狀,以完善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擴大工程的保護范圍,提高城市和產業集聚區的防洪排澇能力為目標。重點推進以中小河流整治、城防建設等為重點的水利防洪工程建設。2014年計劃投入2552萬元全面完成南林分區和聯誼分區城防工程建設,新增50年一遇達標城防12.2平方公里。計劃啟動中小河流陽安塘整治工程,總投資1797萬元、全長7.2公里。
二是民生水利工程。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問題就是農村城鎮防洪標準低下、農田水利設施薄弱、農村水環境日益惡化。為此大興農田水利,有效提高農村防洪保安能力,加快改善農村水環境是民生水利的當務之急。根據我區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2014年將續建完成2.8萬畝舊館中心圩區建設的同時,計劃投入8674萬元全面啟動跳家山圩和石淙中心圩建設,新增防洪標準達20年一遇的農村圩區5.58萬畝。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投入3837萬元,配套落實106.3公里渠道的新建、維修和7490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以及100座病險機埠的改造,提高農業旱澇保收能力。結合清淤、生態護岸和魅力水鄉建設,啟動區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其中2014年計劃投入5927萬元,用于1855公里河道保潔和開發區、、雙林、練市、善璉等鎮150公里農村河道清淤、生態砌護等綜合治理。
三是水資源保障工程。全面做好太嘉河、環湖河道整治工程的實物詳查、征地拆遷等配合工作。繼續鞏固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成果,推進農村供水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落實管護主體,確保工程長期發揮效益。進一步嚴格水域管理,加大水域保護力度。加強水土保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補償制度。嚴格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
(三)落實四項措施。一是加強學習,提高本領。以提高領導水利科學發展的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以進一步創新水利發展思路為學習要求,緊密結合我區實際,提出符合我區水利發展的新舉措,推進水利工作新機制。通過加大機制創新的力度,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水利設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改進作風,增強使命感。以提高工作效能為重點,繼續開展文明創建、執行力體系建設等活動,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大力宣傳水利成就和水利行業精神,加強水文化建設,提升水利宣傳水平,營造水利和諧發展氛圍。三是完善制度,實現目標任務。把建管并重的理念貫穿于水利建設的全過程,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切實加強已建水利工程設施管理,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運營高效的水利管理體制機制。加大在建工程的稽查和質量監督檢查,建立水利施工、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立良性運行和管理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防范措施,以完善的水利安全生產制度保障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四是強化教育,保障黨風廉政建設。以黨風廉政建設為重點,堅持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活動,堅持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想結合的模式,進一步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干部。并以進一步完善落實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我們將進一步認清水利發展新形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湖州東部現代化中心城區的總體定位,始終遵循以防洪抗旱為第一職責、以項目建設為第一要務、以自身建設為第一重點、以服務社會為第一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建設平安水利,堅持人水和諧,建設民生水利,堅持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建設生態水利,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現代水利。不斷開創水利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