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及長效管治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 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農村五件實事工作會議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全鎮動員、全民參與,深入開展以農村改廁、生活垃圾集中投運為重點的群眾性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徹底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二) 目標任務
全面取締農村露天糞缸,至年底。實現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全面實行生活垃圾集中投運,無暴露垃圾,努力實現環境衛生的長治久潔。
1農村改廁。每個自然村建設2-3只大三格化糞池。徹底消除露天糞缸,全鎮農村無害化家庭衛生戶廁普及率達85%以上。
2垃圾處理。全鎮農村每20戶左右居民設置一只生活垃圾箱(桶、房)各行政村建立專職環衛隊伍。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定期清運。做到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隨地亂倒亂拋現象。
二、方法和步驟
必須做到鎮、村統一步驟、統一規劃、統一行動,此次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以著眼長遠、注重長效為原則。充分集中精力、物力、財力,以設計科學、質量過關、布局合理、符合衛生的要求,做好農村環境衛生治理的綜合體系建設。活動共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調查摸底階段。鎮、村對所轄區域的環境衛生現狀進行一次全面客觀的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并著手搞好工作規劃。
第二階段為宣傳發動階段。并通過各種途徑將綜合整治和長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義、措施責任宣傳發動至各單位和廣大群眾,形成全鎮動員、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搞好兩個行政村的試點工作。
第三階段為突擊整治階段。各單位要采取扎實措施,穩步推進各項整治任務,確保實現“兩個全面”
第四階段為自查申報階段。對整治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自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及時申報,確保能夠高標準完成任務,同時向鎮愛衛辦報送考核驗收申報表。
第五階段為考核驗收階段。各村、社區(居委)申報的基礎上。做到成熟一個,考核驗收一個,并按規定程序落實各項補貼。
第六階段為長效管理鞏固階段。各村、社區(居委)要按照“邊整治、邊管理”原則。建立長效管理隊伍,落實長效管理經費,確保全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治久潔。
三、措施和要求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這次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范圍廣、時間緊、任務重。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角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并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切實做到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建設與管理相結合,專業隊伍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相結合,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環境衛生面貌。
(一)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副鎮長任常務副組長,農村各片副片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愛衛辦,負責全鎮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各行政村、社區(居委)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明確一名村(居委)干部專職從事該項活動,從而在全鎮范圍內形成層層有組織、事事有人抓、個個有責任的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網絡。
(二)強化宣傳導向。改變千百年來的陳規陋習、移風易俗的一場革命。各村、社區(居委)和鎮宣傳部門要充分運用櫥窗、黑板報、宣傳畫、有線電視等各種宣傳手段和方法,深入開展“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全鎮廣泛開展“衛生環境、促進健康”主題活動,要以《農村居民健康教育讀本》為基礎讀本,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大力宣傳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迅速掀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新高潮,努力營造一個人人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加大籌資力度。就必須有一定的經費投入作保障。要按照“政府導向、多元投入,誰受益、誰負擔”資金籌措基本原則,實行共同創建、共同負擔。市、鎮實行經費補貼,對完成整治目標的村和社區(居委)按新建大三格化糞池和生活垃圾箱的數量予以補貼。具體標準是新建化糞池按1000元/只補貼;新建垃圾箱按250元/只補貼;取締露天糞缸按10元/只補貼。村、社區(居委)應多渠道積極落實整治經費。鼓勵社會及個人捐資,支持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要嚴格按照整治目標,緊密結合村鎮建設規劃,積極探索見效快、花費少、方法科學、簡便易行的整治方案。同時,要以人為本、科學合理選址,切實減少矛盾。對垃圾箱、大三格化糞池、家庭衛生戶廁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要做到統一設計、統一要求,確保工程質量過關、數量足夠、布局合理、符合衛生要求。
(四)完善制度辦法。鞏固更難。各村、社區(居委)要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一是監督檢查制度。鎮每年將對各村、社區(居委)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進行專項檢查,鎮愛衛辦要加強對環境衛生的監督檢查,各村、社區(居委)也要制訂監督檢查制度,并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定期組織對所轄區域的衛生檢查,獎優罰劣。二是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責任制度。鎮將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水平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并與有關鎮、村干部的獎金、業績考核掛鉤。三是家河衛生長效管理制度。落實專人定期除雜草、清垃圾、維護水質。四是道路保潔與垃圾清運制度。各村要建立專兼職環衛保潔隊伍,配套相應環衛清運設施設備,推行路段環衛保潔責任承包,切實增強管理的效能。鎮根據年終驗收考核情況,對管理成效顯著的村給予適當的獎勵。五是自然村環境衛生管理制度。要有專兼職的衛生監督人員,教育廣大市民養成垃圾入箱和不亂倒、亂拋垃圾雜物的良好的衛生習慣,共同維護農村環境衛生質量。六是衛生基礎設施管理制度。定期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進行保潔、維護,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
(五)加強協調配合。各部門之間要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宣傳部門要認真搞好宣傳發動,全鎮范圍內形成良好的活動氛圍;衛生(愛衛)部門要切實抓好技術培訓、監督指導、實績考核和經費補助、獎勵等工作,定期通報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進展及長效管理情況;財政所要抓好整治資金的預測、組織、審核和管理工作;建設部門要加強對衛生基礎設施工程質量的督查指導;環保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工業污水、廢棄物及生活污水排放的監督監測,防止河道再度污染;水利部門要加強對清淤河道的不間斷管理,定期組織抽查,確保長效管理取得實效;農林部門要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學指導水產和水生植物的種養,改變水系生態環境;交通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道路建設養護的督促指導,保持道路平整完好。各部門都要把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及長效管理工作作為一項義不容辭的職責,增強全局觀念,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搞好服務,為徹底改變農村衛生面貌,建設一個現代化、生態型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