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集群下的哈長城市群協同發展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大背景下,哈長城市群的一體化發展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本文基于產業集群視角下,分析哈長城市群產業發展的基礎和產業分工協作面臨的問題,進而提出通過產業集群帶動城市群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有助于改善東北地區的發展模式,拓展區域發展的新空間,增強東北地區的發展潛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關鍵詞:哈長城市群;產業集群;分工協作
一、產業集群在哈長城市群協同發展中的作用
(一)提高生產效率,加快哈長城市群協同發展由于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問題,產業與產業之間的信息溝通可能會出現障礙或者停滯,影響了整體的進程。產業集群就是將相關企業聚集在一起,對各個企業進行目標明確的分工,各個企業各司其職,減少運輸生產時間,將企業聚集在一起,還能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生態環保的進行產業發展。
(二)產業集群可以提高哈長城市群創新能力在哈長城市群內形成產業集群后,知識集聚在城市群內的產生、傳播和擴散會產生溢出效應和累積效應。這些效應的擴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技術的研究和發展,進一步加快了信息傳播的速度,為哈長城市群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源以及物質基礎。由于競爭壓力和挑戰,產業集群中的企業需要進行創新和改進產品設計、開發、包裝、技術和管理,以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隨時應對市場發生的變化,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產品生產。
(三)形成地區品牌,提高哈長城市群競爭力隨著產業領域的日益集中,一些主要產品在國內和世界各行業都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擁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和知名度。易于打造本產業的知名度,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品牌。品牌可以提高知名度,打響名聲,從而開拓更廣泛的市場。
二、產業集群下哈長城市群協同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哈長城市群區域發展差距不利于產業合作深化“雙核、一軸、兩帶”構成了哈長城市群發展的基本模式,哈長城市群內部的城市之間發展距離較大,核心城市占比過大,其他城市發展較落后,在城市間的合作中不占優勢。它在城市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較弱,不利于深化產業合作。處于城市之間分工角度來看,核心城市起主導及主要作用,齊齊哈爾等城市承擔責任較小,由此可見,并不利于城市之間的合作及分工。
(二)產業存在同構現象,導致資源浪費哈長城市群區域內的產業發展依賴土地、煤炭、石油等資源,如松原、遼源、吉林,形成了以資源型、重化工型為主的產業結構,這也就導致了哈長城市群內部的眾多城市出現產業同構現象,多個城市產業的結構相似。例如齊齊哈爾和大慶的裝備制造業,如哈電的大型水力、火力發電設備制造等。
(三)創新驅動發展機制不完善,傳統產業轉型緩慢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有經濟所占比重較高,政府主導資源配置的方式沒有得到徹底扭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產業發展與產業演進的一般規律背道而馳,東北振興發展的經濟基礎依然薄弱。雖然從整體上看,體制性和機制性等深層次問題在振興的過程中有所緩解,但仍然是制約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突出問題。
三、產業集群下哈長城市群協同發展的路徑研究
(一)發展產業集群,產業互補協同發展首先,將哈長城市群的企業向產業園區引進,進一步發揮產業集群的優勢,做好“走出去”的打算,讓哈長城市群立足東北,面向全國,帶動其他地區的資源型產業集群發展;其次,要推動產業園區向城區方向發展,將長春、哈爾濱等核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市政建設與醫療文化設施進行完美對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哈長城市群區域內逐漸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并在周邊地區按照產業集群的狀況,形成一批工業強縣、強鎮,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提高大城市的經濟擴散能力。
(二)增強區域間合作,促進哈長城市群經濟一體化哈長城市群的發展既需要城市群內部的產城融合,又需要在更廣泛區域內實現經濟合作。首先,各城市群之間應當建立健全的合作機制,同時促進非政府性質的民間組織以及政府帶頭設立的公益性組織對城市群發展問題進行匯總和梳理,定期與政府間進行問題研討,降低政策制定的盲目性;再次,為方便區域間產業合作,可以建立城市群間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將整個東北地區乃至全國區域的產品研發、監測監控、技術改革、品牌推廣等服務進行集中,為企業進行投融資、人才培訓、知識產權的轉讓等提供便利條件。最后,城市群之間應當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哈長城市群以及遼中南城市群之間的交通軌道建設,促進整個東北區域的經濟一體化。
(三)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哈長城市群要系統的整合傳統優勢產業,找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著力點,依托國家戰略發展需要,深度挖掘區域特色,因地制宜的推動傳統產業的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可以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機構的能力,做到產學研用。并以此為基礎振興東北經濟。
四、結語
產業集群與哈長城市群的協同發展,不僅有利于哈長城市群本身的發展,也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發展。進一步提高了哈長城市群區域間合作,深化分工與合作,減少地區間的差距。有助于改善東北地區的發展模式,拓展區域發展的新空間,增強東北地區的發展潛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在東北亞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中國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
參考文獻:
[1]魏璐瑤,陳曉紅.基于精明發展的城市績效與生態環境耦合研究——以哈長城市群為例[J].地理科學,2017,37(7):32-39.
[2]程利莎,王士君,楊冉.基于交通與信息流的哈長城市群空間網絡結構[J].經濟地理,2017,37(5):74-80.
[3]劉迪,吳相利.哈長城市群經濟格局時空演化特征[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5):18-24.
[4]赫曦瀅,杜磊.哈長城市群形成發育現狀與整合路徑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5):23-30.
[5]張炳輝,楊東亮.新一輪東北振興視角下的哈長城市群產業協同發展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6(7):118-122.
[6]杜立柱,張毅.新常態下哈長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6,23(6):82-87.
作者:史諾 單位: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