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地方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外貿人才。面對新形勢,各地方院校有必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課程模塊化、人文素養教育、實習等多方面進行改進。
關鍵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調整;國際商務
改革開放以來,各地方高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中國經濟快速融入國際市場培養了一大批通曉國際規則和慣例的專業人才。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局勢的變化、改革開放的深化及新貿易模式的興起,社會對國際經貿人才有了更新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另外,國際經貿專業學生的就業面也不僅僅局限于對外貿易,越來越多的學生把考研、考公、到銀行或外企當作自己努力的目標。為了適應需求的變化,十分有必要借鑒國外商科的先進教學理念,對我國地方院校的國貿專業課程設置進行相應調整。本文選取筆者所在的煙臺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訪學院校美國西俄勒岡大學的國際商務專業進行對比。
1我國地方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
我國各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的主基調是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中規定的必修課程,在此基礎上,各院校結合自身特點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目前,國際經貿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三種模式:第一類以“985”院校為主,以培養具備扎實的經濟學和國際貿易理論的人才為主要目的;第二類以各地方院校為主,力圖兼顧理論和技能,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第三類主要以各類高等職業院校為主,以技能培訓為重點,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下文以煙臺大學為例,主要分析第二類院校的課程設置問題。
1.1我國地方高校國際經貿專業的課程設置———以煙臺大學為例
煙臺大學經管學院國際經貿專業的課程設置主要分為5個大模塊,分別是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實踐實驗教學和綜合素質教育,分別占18%、26%、36%、12%和8%,學生需完成164個課時的學習方能畢業。其中專業課主要指培養學生專業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課程,是整個專業的教學重點,主要分為:專業必修課,如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專業限選課,如國際經濟合作、國際電子商務等;專業任選課,如中級經濟學、國外經貿文獻導讀等。
1.2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1.2.1課程設置過于雜亂,缺乏系統性為了兼顧理論和技能,課程設置的種類過多。專業課占總課程的36%,共有30門之多。許多課程都只占2個學分,學生只是學了皮毛。另外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沒有按照學生將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來分組設置課程。在這種大而全的框架下,學生很難分清主次,學習也缺乏系統性。本想做到面面俱到,卻顧此失彼,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
1.2.2必修課占比太高在所設課程中,必修課所占比重過高,占了總課時的77%。這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學計劃,很難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選擇課程,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公共基礎課中思想政治課的占比較高,而文學藝術等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課程寥寥無幾。
1.2.3缺乏真正的實踐環節近幾年來,各高校一直強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少高校還硬性規定了實驗實踐課程所占的最低比重。這些實踐課多數都是以計算機模擬操作完成的,雖然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但是距離實際的工作環境還相差甚遠。其他如認識實習、社會調查等實踐課程則基本上流于形式。
2美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
美國高校沒有與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相同名稱的專業,類似專業通常以“國際商務”或“全球商務和管理”等名稱出現在管理學院,其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卓越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為其將來成為商界、業界領袖提供必要的理論、技術和培訓。
2.1美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課程設置情況———以西俄勒岡大學為例
美國西俄勒岡大學(WesternOregonUniversity,以下稱作WOU)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其商科專業有40多年的歷史。WOU的商科主要分成business和Economics兩大不同的專業方向,國際商務專業屬于Business(商務)專業下的分支。根據WOU的教學安排,商科學生需要修滿180個學分方能畢業。每門課的學分基本是3-4個學分,其中商科主干課占73個學分(包括商科主干課和專業方向課),公共教育課程為55個學分,其余為根據專業要求設置的課程和任選課程。國際商務的專業方向課中包括電子商務、國際管理、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共18門課程,學生在其中選修6-8門即可。
2.2美國商科課程設置的特點
2.2.1注重文學藝術素質的培育從WOU的課程設置中可以發現,美國高校特別注重學生文學藝術修養的培育,在公共教育課中設置了大量的寫作、演講、文學藝術課程,力圖使學生具有廣泛的人文藝術基礎。在授課順序上,學校通常建議先從公共教育課學起,到大學二年級再逐步學習商務或經濟學課程。
2.2.2專業必修課程設置較少,給學生以更大的自由度相比國內的國際經貿專業,美國高校國際商務專業設置的專業必修課程較少。美國高校采取了更加靈活的選課方式,給學生大量的機會輔修其他專業的課程。完全由學生自由選擇的任選課占總學分的23.3%(在煙臺大學這個數據只有10%左右),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加深對自我的認識,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2.3設置真正的實習環節WOU的國際商務專業課程中沒有設置單結匯、報關報檢等實操性課程,而把這些和實際工作相關的內容都放到了實習環節。學校鼓勵學生參加實習,幫助學生尋找實習機會,并與部分企業簽訂協議建立戰略聯盟。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實習參與公司運作。學校根據學生實習的時長、內容,個人撰寫的工作日志、實習報告及實習部門負責人的實習鑒定等,給學生評定實習成績。實習環節最高可以占12個學分。
3我國地方院校國際經貿專業課程的調整建議
地方院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堅持“理論+實踐”的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在課程設置的具體細節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
3.1課程設置要劃分模塊,形成不同的學習方向
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課程設置得太零散,難分主次。這方面應效仿美國商科或國內先進高校,將課程予以模塊化。具體到煙臺大學的國貿專業,除去專業必修課之外,可以將其他課程大致分成3個方向,即:國際貿易實務方向,將國際結算、國際運輸與保險、報關報檢業務、國際商務模擬試驗等劃入這一方向;國際商務方向,將國際經濟合作、全球公司戰略、國際工商管理、現代物流、金融市場學等課程劃入這一方向;考慮到學生考研的需求,可以加設考研方向,加強對學生理論學習和論文寫作的指導,例如文獻閱讀和寫作、中級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并開設有關經濟學論壇的專題。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方向的課程。
3.2增加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
美國高校課程中設置了大量的人文藝術和演講課程,因此美國學生在課堂表現和自我表達上表現突出,而這方面恰恰是我國大多數學生的短板。針對這一情況,在課程中應增設寫作、演講、社交等各種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課程,增強學生的社交表達能力。
3.3加大實際實習的力度
在保留原有模擬實習的好做法的基礎上,效仿國外,加大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力度,爭取建立企業和學校共同培養學生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真正在學習過程中走向社會。
3.4加強課程設置的國際化
加強教學國際化,不應局限在選用國際通行的教材、雙語教學、聘請國外教師上,還應該按照國際標準進行課程設置和分類,使學生在國內所學的知識能夠和國外的課程銜接起來,真正實現教育國際化。
參考文獻
[1]戴超琴,李菁.高校金融學專業設置存在的問題及調整建議[J].大學教育,2015(12):177-178.
[2]王娟涓,朱宇.中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教育之比較[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2004(5):112-113.
[3]煙臺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EB/OL].
作者:張東芳 單位:煙臺大學經管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