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全村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與其他經濟發展條件好的村相比較,目前仍處于落后狀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群眾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落后,對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弱。思想保守,傳統小農意識根深蒂固,存在小富則安的心理,缺乏創業的開拓精神,缺乏誠信合作、互利共贏的意識。
2)農業生產力低,增收難度大。人均耕地面積大,但都粗放種植,農戶缺乏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技術,農作物產量較低,形成廣種薄收現象,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果種植品種少而且分散,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
3)畜牧飼養量不大,管理粗放,多以零散養殖為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也不注重質量的提高,銷售渠道單一、市場信息不靈通,導致畜牧產品價格無法保障。
4)基礎設施落后,主要表現在部分村組道路等級低、通行不暢,村民居住的房屋陳舊,村內沒有垃圾處理地點、衛生條件較差,預防各種畜禽疫病能力弱。全村沒有建成集貿市場,村民農副產品交易困難,農民對市場難以把握,從而影響了農民的增收。
5)生態環境保護仍然是全村面臨的重要問題,特別是偷獵、倒賣各種珍稀木材的情況還時有發生。村民建蓋房屋、燒柴等過量砍伐現象仍然存在,對生態資源的保護造成了威脅。
6)旅游業:雖然旅游資源豐富,但旅游接待服務質量、服務水平低,接待方式單一、接待標準不統一等現象還存在;旅游景點基礎設施不健全,旅游線路的安全設施不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影響了旅游業的發展。
2發展的優勢和潛力
秋那桶村的發展優勢和潛力除了固有的大面積牧場資源可供發展畜牧養殖業外,還體現在旅游資源富集上。秋那桶是貢山縣的旅游重點村之一,也是怒族傳統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基地核心區。村內怒族傳統民族文化保存、傳承完整,自然風景秀麗,人文景觀奇特,民風淳樸,多民族和諧相處、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熱情好客,有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習慣,宛如世外桃源、人間仙境。集中在秋那桶村的旅游景區景點主要有茶馬古道和那恰洛“千尺瀑布”峽谷旅游風光、秋那和霧里民俗民間旅游景點、霧里生態旅游村旅游、茶馬古道的長廊景觀、尼當打村的“石磨菇”、“水磨坊”旅游景點等。同時,秋那桶村還有著悠久的宗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和佛教并存,怒族、傈僳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共同在這里生活,是多宗教多民族和諧共存的地方。
3對策和建議
在發展新產業布局上優化經濟結構,積極構筑特色農業,形成以規模化養殖、勞務輸出、休閑旅游為主的產業板塊。
1)種植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走綠色上質量,特色增效益的致富路子。進一步增加經濟林果和經濟作物的比重,政府應進行組織引導,因地制宜,積極調整種植結構。重點引進適合當地種植的泡核桃優良品種,在原有的面積上不斷擴大規模,到2015年預計核桃種植規模達400hm2;同時,積極發展中藥材,適應當地的藥材主要有重樓、天麻、云黃連、秦艽、草果等,目前全村有零星農戶種植當地野生重樓,預計在三年后種植規模可達33.33hm2;另外,大力加強大蒜種植規模,計劃達到20hm2;同時積極采取科技措施,努力提高小麥、玉米產量,使糧食總產量突破64280kg,以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
2)養殖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努力提升養殖業在全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走規模發展、以畜增收的路子。有序規劃、充分利用本地牧場資源優勢和豐富的畜牧品種優勢,大力發展黃牛、生態豬、野生放養雞、黑山羊等。形成當地特色,或者由政府干預,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重點發展特色畜牧品種,形成“一村一品”格局。
3)勞務輸出業:結合本村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實際,依托省內外勞務市場,強化青壯年勞動力的勞務技能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走出一條輸出勞務增收的致富路子。
4)休閑旅游:政府積極引導,政策引路,資金支持,大力開發各個旅游景點,完善各地旅游設施;同時多開展相關旅游服務人員的服務技能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同時進一步完善旅游接待中各項服務的收費標準,力爭達到更加規范、標準。
5)招商引資:抓住國家投入重點向“三農”傾斜的戰略機遇,全面整合現有各渠道支農資金;采用廣泛動員群眾,民主協商的辦法,發動村民投工投勞,以工代勞,建設農村公共設施。凡是能夠市場化運作的項目,積極引進市場機制,增強建設活力。促使全村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最終達到全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目標。
作者:石欣彤單位:貢山縣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