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研發創新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
從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自身特點出發,將其進行明確分類,針對不同類別的人才,評價時的側重點須不一樣。通過文獻查閱、企業調研、專家訪談等方式,構建企業創新人才的一般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包含3個層次、6個準則層指標、14個方案層指標,并多角度論證該指標體系的可行性,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法給出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綜合評價。
關鍵詞:
研發創新人才;指標體系;模糊層次分析法;綜合評價
一、引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新人才的需求被推上了一個新臺階,但創新人才都有哪些類型,其評價標準是什么,我國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頗少,幾乎沒有針對不同類型創新人才的評價體系。企業研發創新人才是創新人才的一種,目前針對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研究幾乎是空白,本文將主要針對寧波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評價標準展開研究。在創新人才評價方面,徐源等從心理學及生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究的側重點在于分析個體在相關生理認知成熟后,對創新人才應具備的、普遍的、一般性的特征進行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一系列具有客觀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科學性的指標構建了創新人才的評價體系,該體系主要包含創新能力、創新素質、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創新潛能共5個一級指標,學習能力、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心理素質、生理素質、基礎素質、知識結構、邏輯思維、非邏輯思維、自主意識、合作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興趣共14個二級指標,接受新知識能力等41個三級指標,并用層次分析法(AHP)給各指標賦權重值,為創新人才的評價提供了一種方法。周欣娟、李良松等運用模糊綜合評價理論對圖書館創新人才評價體系進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論證,該評價體系包含創新人格、創新知識、創新能力、創新實踐共4個一級指標,意志品質、創新精神、團隊協作、文化素養、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組織活動、推出成果、獲得獎勵共12個二級指標。葉繼元針對目前高層次創新人才構建以質量和創新為主導的“全評價”體系,從評價主體、評價目的等方面,對如何確定評價專家,優中選優,如何確定“重要創新、重大貢獻和重大影響”,以及怎樣理解“簡明高效”,如何根據哲學社會科學特點遴選人才,進行“元評價”,如何建立“申訴”和“復議”制度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對策。秦元海、劉順厚等提出必須以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科學的社會化人才評價機制;但沒有文獻針對企業研發創新人才來展開評價的,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索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評價標準,提出對企業創新人才要有明確的分類,針對不同類別的人才,評價時的側重點須不一樣。
二、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分類
根據相關文獻可知,Hayek在創新人才經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后,并擁有一定專業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識分工原則,認為創新人才可以劃分為知識創新人才、技術與產品創新人才、管理創新人才和制度創新人才等。這個分類的基礎條件恰好與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具備的基礎條件是相近的,因此本研究將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分為知識創新人才、技術與產品創新人才、管理創新人才和制度創新人才四大類。
三、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文獻對創新人才的評價都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評價體系、方法、機制,但如果是針對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則需要進行重新構建科學、合適的評價體系。根據文獻得知企業研發人才的行為特點可分為挑戰性與創造性、隨意性與自主性、層次性與差異性、完善性與增值性、通用性與稀缺性,這與其他類型人才有很大的不同。針對企業研發創新人才,本課題在上述文獻基礎上構建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采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初步指標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該評價體系屬于初步構建,后續主要通過企業調研、專家咨詢等渠道獲取相關信息來完善指標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研發創新人才,合理調整準則層的指標和方案層的指標,或者對不同類型的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給出側重點不同的各層指標的權重。
四、結論
通過去寧波本地企業調研和咨詢各大高校相關專家的方式論證了指標體系的可行性和全面性,并得出對企業研發創新人才中的知識創新人才評價時,應該側重指標體系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評價技術與產品創新人才時,應該側重指標體系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評價管理創新人才時,應該側重指標體系中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評價制度創新人才時,應該側重指標體系中的創新素質和創新思維。本研究主要從定性方面構建出企業研發創新人才的指標體系,后續將依據該指標體系通過模糊層次分析法對該四類企業研發創新人才進行綜合評價,從定量方面給出評價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源,薛惠鋒,崔劍.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創新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13.1.
[2]周欣娟,李良松,漆勇方.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圖書館創新人才評價體系構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24.9.
[3]葉繼元.建立與完善注重實績的高層次創新人才評價機制[J].甘肅社會科學,2013.2.
[4]秦元海,劉順厚.以科學人才觀為指導創新人才評價機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3.2.
[5]楊志家,謝振芳,李恩哲.山西創新人才評價及激勵機制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
[6]殷鳳春.我國企業自主創新人才評價研究[J].商業研究,2009.8.
作者:時小春 范獻勝 單位:寧波大紅鷹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