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化債轉股會計處理及財務風險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對債轉股的會計計量方法進行闡述,從債務風險、資金風險、效益風險三個方面,對市場化債轉股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解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市場化債轉股財務風險的處理對策。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于2015年我國相關部門在開展經濟工作會議過程中,明確指出全面實施“戰略穩定發展、掌握發展戰略、注重產能發展、去庫存、去杠桿”等發展對策,在此過程中,“去杠桿”成為是實現減少我國運營成本投放,防范金融風險出現的主要方式。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企業規模的擴充,融資占比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良貸款數量增多,這給銀行資產質量方面帶來直接影響,從而加劇了銀行運營風險的出現。在“去杠桿”理念中,其思想理念和銀行以及企業發展相迎合,通過新一輪的債轉股模式的實施,有效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管是轉股企業選擇,還是轉股債權選擇,都是由市場主體自行選擇,結合市場發展情況來決定。要想實現市場化,在推行債轉股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些財務風險。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會計處理工作,根據潛在風險因素,采取對應防范和控制對策,減少財務風險出現,保證市場運營安全。
一、債轉股的會計計量方法
不管針對企業而言,還是對于任何組織機構來說,在債轉股過程中,都會包含了一些企業財務處理內容,也就是債轉股在會計計量方面怎樣展現的。例如,甲企業在甲銀行借貸,借貸數額為10萬元,但是因為甲企業投資失誤,無法按照貸款合同約定向甲銀行償還對應的貸款,這時甲銀行部門已經把甲企業借貸的10萬元當作不良資產,并且進行全額計提減值。在經企業股東審核通過之后,甲企業和甲銀行通過協議實現債轉股,通過將10萬元的債權以3.5萬元轉讓給丙企業,丙企業之后又轉為甲企業的20%股權,換句話說,丙企業根據其持股比例可以給甲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帶來一定影響。在不考慮相關稅費的情況下,銀行賬務處理流程:借:資產減值損失———撥備轉出10萬元貸:應收賬款10萬元借:銀行存款3.5萬元貸:資產減值損失———撥備轉回3.5萬元其賬面上貸款總額減少10萬元,資產增加3.5萬元,減值準備轉出10萬元,并且還要轉回3.5萬元,通過這種方式,使得企業當前效益逐漸增加了3.5萬元。對于銀行而言,債轉股在降低不良貸款,緩解銀行監管指標壓力,解決不良爆發可能引發的風險方面發揮作用顯著。企業的賬務處理:借:長期借款10萬元貸:實收資本10萬元由此可見,站在企業自身角度來看,企業借款減少10萬元,但是實收資本增加了10萬元,同時每個時期可以節省部分財務費用。對于企業而言,債轉股降低負債比率,減少企業還款壓力,擴充權益比例,使企業“輕裝上陣,再次出發”。
二、市場化債轉股存在的財務風險
(一)債務風險從企業財務風險角度來說,可以給企業財務風險情況進行評估的主要指標在于財務杠桿系數,結合甲企業會計處理情況得知,長時間貸款減少也就是企業負債的減少,在資產不改變的情況下,企業負債資產比隨之減少,企業杠桿率也會減少。從企業表面情況來說,企業償債風險減少,股本效益提升,股權結構呈現出多元化特性,治理結構實現了優化。但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因素出現的依舊是企業資本框架。假設企業內部運營情況沒有得到全面處理,企業依舊會面臨重新舉債的狀況,如果資產負債率遠遠大于之前,必將會加劇了企業杠桿壓力,讓企業陷入財務危機中。另外,結合企業會計分錄情況來說,實施債轉股的企業,不但降低了債務規模,同時也能夠獲取債務重組效益,債轉股在給企業創造“理想”效益的同時,也會出現負面效益,企業在注重債轉股過程中形成的賬面優化現象,忽略自身盈利水平以及治理框架,給財務風險出現提供了條件。
(二)資金風險結合甲銀行會計處理情況得知,因為不能按照約定期限回收貸款,銀行將會面臨一定的資產損失,使得銀行計提當期效益不斷降低。而通過開展債轉股工作時,因為資產質量不理想,10萬的債權當作3.5萬轉讓給丙公司,原債權和轉讓價之間的損失一般由銀行機構自行承擔,同時也喪失了轉變甲企業股權收益機會。在此過程中,利好方面是銀行機構不良貸款數量的降低,流動資產數量提高,但是也會出現效益降低的狀況,同時在轉讓環節中,銀行機構還要額外承擔資本開支,加劇了銀行自身經濟壓力,影響銀行機構今后發展。
(三)效益風險結合丙企業情況來說,實施機構在接受由銀行部門轉讓的債權以后,和甲企業股東一同對債轉股情況進行商議,因為選擇開展債轉股工作的企業自身已經面臨嚴重的財務問題,因此在債轉股過程中,一般采用債權重組方式來實現,減少債務造成的損益。因為實施機構由債權人身份逐漸轉變成企業股東,因此,假設在債轉股之后企業沒有實現預期扭虧為盈目標,實施機構不但不能快速回收資金,同時也無法獲取股權投資企業的股息等收益,所以,資產盈利方面將會存在一些風險。除此之外,實施機構參與到轉股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由于退出體系缺少全面性,在獲取一定效益空間以后,無法實現股權退出,在被動持股的環境下,將會面臨一定的財務風險。
三、市場化債轉股財務風險的處理對策
(一)合理把控負債規模轉股企業通過科學把控負債規模,實現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過程中,財務風險管理水平和資本結構之間有著直接的關聯,而負債比例作為資本結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學規劃和安排債務資本占比,能夠讓企業獲取理想的效益,減少財務風險的出現。特別是針對開展債轉股工作的企業而言,更好保證負債的合理性和嚴謹性。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短期償債壓力也就越低,面臨的債務風險因素較少。并且,企業需要全面提升自身運營水平,從基礎上轉變企業框架,提升財務管理效率,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減少財務風險的發生。
(二)設定下屬資金管理部門銀行機構可以內部通過設定專業的資金管理機構,減少債權轉讓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假設把債權直接轉讓給丙企業,銀行機構將會遭受債務折價現象,銀行需要自行承擔相關損失,影響銀行經營績效。同時把債權直接轉讓給丙企業,并成功實現債轉股,銀行機構將喪失對企業的持股權益,阻礙銀行財務管理現狀的改善和優化。在當前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銀行機構可以通過建設資產管理機構的方式,一方面能夠降低股權轉讓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能對企業股權情況進行把控,便于和引導企業實現運營管理,讓企業由之前的不良運行狀態中抽離出來,讓其獲取理想的收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三)加強企業財務監管實施機構作為轉股企業的股東之一,投資收益自身存在一定的不明確性,收益和風險因素同時存在。轉股以后的企業運營情況和實施機構股權收益之間有著直接關聯,一方面,實施機構需要加強對轉股企業財務管理力度,結合轉股企業實際情況,科學設定財務管理方式,通做好財務監管工作,防止轉股企業遭受財務風險。另一方面,科學構建市場退出體系,不但許可企業回購股權,同時資產管理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方式進行股權轉讓和銷售,從而實現股權釋放,防止資產管理企業獨立承受轉股企業財務風險,形成統一的市場退化體系以及風險分擔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實現企業減杠桿的一種方式,債轉股自身存在一定的應用價值。在新一輪的債轉股環境下,需要嚴格按照市場化標準,轉股企業以及債權銀行等需要做好債轉股環節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采取對應的防范對策,降低風險的出現,讓銀行及企業可以獲取理想的效益。
參考文獻
[1]王在全.對新一輪債轉股的幾點思考[J].金融發展研究,2018(4).
[2]謝濤.債轉股的財務核算及會計處理問題的分析[J].納稅,2018(16).
[3]魯政委.以累積優先股打通債轉股梗阻[J].中國金融,2018(11).
[4]李健.市場化債轉股的運作模式、實施困境與改革路徑研究[J].金融監管研究,2018(7).
作者:凡波 單位:四川華信會計師事務所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