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消費金融支持消費市場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金融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消費金融在有效解決金融供需結構不平衡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促進消費轉型升級、拉動實體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消費金融發展目前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亟待解決。本文以寧夏消費金融作為研究對象,在總結梳理當前寧夏消費市場總體情況的基礎上,結合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和特點,分析消費金融支持消費市場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提出意見和建議,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消費市場;消費金融;銀行信貸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內生驅動力由投資領域向消費領域的逐步演化,消費市場保持快速發展,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提升。2017年,我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占GDP比重的44.28%,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伴隨著消費市場需求不斷增大,消費金融市場保持快速發展,尤其是消費信貸對消費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17年末,我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達到9.8萬億元,占GDP比重的12.32%。①同時,消費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制約因素,上述問題的解決將有利于消費金融供給與消費市場需求的更好對接,促進消費經濟與消費金融形成良性互動發展的局面。
一、當前寧夏消費市場的發展情況
(一)消費者收入水平與素質提升產生新型消費需求國際成熟市場經驗表明,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時,居民消費結構將發生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的轉變。2017年,寧夏人均GDP為50917元(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約7541美元),即將邁入發展型、享受型消費階段。另外,人口素質逐步提升形成新的消費需求。2017年末,寧夏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01年,整體達到9年義務教育水平,其中接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的人口增長超過50%。人口素質提升對消費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對文化、娛樂、教育、旅游等消費領域需求快速增長。2017年,寧夏城鎮居民對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3%,出境旅游人數屢創新高,同比增長18.99%。②
(二)人口結構老齡化加劇面臨著養老消費供需失衡2017年末,寧夏60歲及以上老年人數89.59萬人,占全部人口比例的13.14%,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數突破百萬大關,寧夏將全面步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加劇及計劃生育政策的持續執行,促使養老、健康類產業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如養老服務產業,2017年末,寧夏已成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94個,共有床位1490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16張床位,供需矛盾比較突出。從全國來看,我國健康服務業發展滯后,占GDP的比重不足5%,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不足千億元,養老服務供給嚴重不足。
(三)消費產品結構發生變化。一是傳統消費總量基本保持穩定2017年末,寧夏常住人口682萬人,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分別為13.44‰和4.7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69‰,人口增長率趨緩和人口總量的基本穩定,影響日常基礎性消費保持緩慢增長態勢。2017年末,寧夏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16.8%,服裝、鞋帽、針織品類增長0.5%,日用品類增長2.0%。二是快速消費品需求下降。以快速消費品方便面為例,2017年我國銷量下降0.7%。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城市快消品消費同比增長4.3%,快消品與總體消費增速呈現較大差異,表明消費產品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
(四)消費行為呈現升級特征一是依托互聯網渠道消費市場呈快速增長態勢。2017年,寧夏互聯網消費保持高速增長,全年電子商務網絡零售交易額434.74億元,同比增長51.52%,增速位居西北首位,其中,網絡購物額249.49億元,同比增長47.43%;網絡銷售額185.25億元,同比增長57.41%。二是城鎮化促進農村居民消費升級。2017年,寧夏人口城鎮化率為57.98%,比2010年提高了10.08個百分點,比全國同期增幅高0.52個百分點,到2020年,寧夏城鎮化率將達到60%,城鎮化的加速推進,促使農村消費模式向城鎮消費模式演進,將激發部分人口產生全方位的消費需求變化。
二、消費金融支持寧夏消費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全國消費信貸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寧夏消費信貸整體呈現較快的發展態勢。但寧夏消費信貸仍主要以銀行消費信貸為主,消費金融公司、P2P等其他類型的消費金融模式發展緩慢。截至2017年末,寧夏個人消費貸款合計819.39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12.67%。目前,消費金融支持寧夏消費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消費金融市場體系尚不完善,支持消費經濟的專業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國形成了以銀行為主體,汽車金融、消費金融公司、P2P為輔助的消費金融市場。但從寧夏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來看,目前寧夏消費金融市場仍然是以銀行為主導的模式。截至2016年末,全國已有19家消費金融公司取得正式消費金融牌照,寧夏在這一領域仍屬空白。另外,寧夏消費市場的金融支持主要體現于消費信貸、信用卡、支付結算等功能,金融機構針對消費金融的專業化服務部門缺失,制約著消費金融業務向專業化發展。
(二)消費金融資源分布不合理,支持消費經濟發展的實力不足從寧夏消費信貸資產的分布情況看,傳統消費領域仍占據重要的支撐,新興消費領域金融資產配置較少。目前,寧夏消費貸款構成主要以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貸款、助學貸款、汽車貸款為主,而在家電、裝修、文化、教育等新興領域的短期專項消費貸款基本處于空白。截至2017年末,寧夏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貸款、助學貸款、汽車貸款余額分別為529.69億元、15.66億元、4.45億元、10.22億元,合計占全部個人消費信貸的68.42%。
(三)消費金融產品同質化嚴重,支持消費者差異化服務水平較低近年來,雖然消費金融服務快速發展,但從發展情況來看,寧夏消費金融市場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創新能力不高,在規模、產品和服務方面還不能滿足個人消費的需求。如各家商業銀行均在積極創新消費信貸產品,但包括“隨薪貸”、“公積金網貸”等創新產品目標客戶群、特點等大同小異,針對特定的目標客戶群體,相關具體消費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趨同性高,缺少品牌化和個性化服務。另外,比如養老金融服務等新型消費金融需求,目前金融機構難以實現有效對接,存在業務零散化、碎片化問題,支持消費者的金融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三、對策建議
(一)完善消費金融服務體系,促進消費金融專業化發展加強消費金融組織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教育金融、養老金融等符合當前市場需求的專業化消費金融服務公司。金融機構成立針對消費金融的專業部門,加強消費金融全流程業務的整合和規范管理,實現整體運營、專業化管理,突出消費金融服務的優勢和特點,大力促進消費金融業務穩健快速發展。
(二)拓寬消費金融服務覆蓋面,優化消費金融資源配置加強對文化、旅游、教育、養老等新興消費市場金融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加快有針對性的消費金融服務模式的探索和創新。運用大數據等信息科技,提升對消費金融風險管控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降低消費金融服務門檻,拓寬消費金融服務覆蓋群體,優化消費金融資源配置,促進消費經濟快速轉型升級。
(三)加強消費金融產品創新,適應消費市場需求變化立足本地特色和市場實際需求,以客戶消費金融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優化產品創新、流程再造、差異化服務,積極探索有針對性的細化消費金融產品和個性化經營模式。針對農村地區“三農”消費金融服務、城市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升級等集中性的市場需求,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打造和延伸消費金融服務鏈條,更好滿足消費市場的金融需求。注釋①數據來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②數據來源自《寧夏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參考文獻
[1]吳睿.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消費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J].西南金融,2017(2).
[2]張艷逸,馬莉.我國商業銀行消費金融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6(1).
[3]楊海紅.我國商業銀行消費金融服務發展狀況分析[J].時代金融,2013(2).
[4]李沂燃.我國消費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時代金融,2017(9).
[5]姜寶泉,譚瑩.消費金融與銀行轉型[J].中國金融,2016(11).
作者:楊晶晶 單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