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我國金融監管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利率市場化政策實施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但是由于我國“金融監管不完善”這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缺陷”的存在,利率市場化的較強金融調節作用始終沒有有效發揮出來;因此,為了更好促進我國金融監管工作的改進、完善,促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政策的科學、有效實施,筆者對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我國金融監管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在簡要闡釋我國利率市場化政策實施背景和發展狀況基礎上,分析了利率市場化給我國金融監管帶來的問題與挑戰,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挑戰探索性提出應對措施與改進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金融監管;問題;貨幣政策
宏觀上,受傳統計劃經濟觀念影響,利率市場化政策還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和認可,微觀上,利率市場化受到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等原因的影響,還不能全力發揮其調節作用,其中以“金融監管不完善”問題最為突出,是影響利率市場化政策廣泛、深入、有效實施的最主要原因;鑒于上述問題的存在,筆者對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我國金融監管問題進行了專門探討,在簡要闡釋我國利率市場化政策實施背景和發展狀況基礎上,分析了利率市場化給我國金融監管帶來的問題與挑戰,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挑戰探索性提出應對措施與改進建議;以期對促進我國金融監管工作的改進、完善,促進我國利率市場化政策的科學、有效實施有所貢獻。
一、我國利率市場化政策的實施背景及發展狀況
在我國正式實施利率市場化政策之前,我國對利率主要采取集中管制政策,該政策以管制范圍廣、種類多,管制下利率遠遠低于市場資金供求決定的均衡利率為主要特征,在該強大管制政策影響下,我國的資本積累、經濟增長等都受到嚴格限制和影響,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該背景下,我國政府積極制定與實施了利率市場化政策。但利率市場化政策在我國的實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實施利率市場化政策的效果和目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利率市場化在我國的發展,從政策實施至今,概括起來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的市場化,以1986年我國政府首次放開銀行間拆借利率為標志,正式肯定了銀行間資金拆借行為的合法性,對之后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較大范圍內利率市場化的實施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第二階段,債券市場中債券利率的市場化,債券市場作為我國金融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債券利率的市場化成為我國大范圍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關鍵環節與重要一步,其中以1996年我國通過證券交易所實現國債的市場化為標志,之后金融債、企業債也開始并逐步實現了市場化;第三階段,銀行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化,該階段也被稱為真正的利率市場化,只有真正放開銀行存貸款利率使之市場化,才能夠真正發揮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金融發展的調節作用,以銀行存貸款浮動利率為標志,我國金融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正在逐步、有序的實現。
二、利率市場化給我國金融監管帶來的問題與挑戰
總體上來說,我國金融監管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使利率市場化喪失了獨立性,由于缺乏獨立進而導致政策實施的迷失,這主要緣于我國金融監管主要以強制性手段為主,特別是科學監管措施的缺乏,直接導致實施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出現“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亂管”現象,以及對利率市場化政策實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給人們造成一種錯覺,即利率市場化是一個“怪物”,應該敬而遠之。上述所謂的“怪物”認識可以說是非常不理性的,筆者認為,認真分析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金融發展及監管有哪些影響或者說帶來了哪些具體問題,為后續問題解決打好基礎才是“正道”。利率市場化對我國經濟、金融體制的“融合性”提出了挑戰。從國家宏觀經濟角度看,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其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金融體制內容形成一個整體;這也要求利率市場化必須與其他經濟體制、金融體制內容相協調、融合,才能真正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金融體制與利率市場化之間協調性、融合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有必要采取措施促進二者之間的融合,促進利率市場化在我國的健康發展。利率市場化將使銀行金融機構承擔更多數量、更多重的風險。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銀行金融機構將會承擔更多數量、更多重的風險,這也使得銀行金融機構也于自身利益考慮在“主觀”上不愿意實施利率市場化,雖然這些風險更多只是階段性的。這所謂的階段性風險,主要是指在實施利率市場化的初期,隨著利率的放開,銀行金融機構在短時期內承擔利率急速上升的階段,這可能會影響到銀行金融機構的收益及穩定性。利率市場化的實施以開放的信息環境為基礎,但信息流動不可能做到完全的自由、對稱,不可避免有信息不對稱情況的出現,這也是銀行要承擔更多數量、更多重風險的原因所在。
三、利率市場化下的我國金融監管改進措施與建議完善
金融監管是實現利率市場化目標的關鍵所在。針對影響、阻礙利率市場化實施的挑戰、問題,可以考慮分別采取如下措施嘗試改進、解決。首先,推進與利率市場化相關的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對于利率市場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制、金融體制脫節、不能融合現象,集中力量改進、改革影響及阻礙利率市場化實施的“體制問題”,著力提升現有經濟體制、金融體制“融合性”,逐步化解利率市場化與現有經濟體制、金融體制之間的“矛盾”,為利率市場化的順利、成功實施鋪平道路;該措施或者該步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該步驟的成功,就沒有后續利率市場化的成功。其次,建立、健全利率市場化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就經濟的發展而言,其運行離不開法律保護,利率市場化變是如此,作為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必須要保證實施利率市場化后銀行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而這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也只有法律能夠保護銀行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因此,從建立、健全利率市場化法律法規入手,為利率市場化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無疑是保護和促進利率市場化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利率市場化下我國完善金融監管的最主要著力點與出發點。
參考文獻:
[1]張艷.互聯網金融發展對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影響[J].金融經濟,2017(14).
[2]秦樂.論利率市場化過程中政府金融監管制度的完善[D].蘇州大學,2015.
作者:王文炯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城中支行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