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設施農業科學網絡教學平臺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等學校網絡教學平臺的現況
進行網絡教學需要依托網絡教學平臺的支撐環境,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平臺始現于1996年底,其中LearningSpace—IBM作為IBMLo-tus公司開發的分布式教學平臺,提供了自學、非同步協作學習和“虛擬教室”同步交互學習3種在線學習模式,在國際上使用較多。我國的網絡教育平臺始于1998年,國內部分高校進行了一些網絡教學的實踐活動,開設了相關網絡課程,使網絡教育支撐平臺具備了雛形。目前在我國高校中應用較多的網絡教學平臺主要有以下幾類:一是技術力量雄厚、平臺成熟穩定、但價格昂貴的國外商業化平臺,例如當前市場上唯一擁有百萬級用戶支持能力的Blackboard在線教學管理平臺。二是比較符合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教學管理的需要,適應性較強的類似清華教育在線、南京易學天空教室這樣的國內商業化平臺。三是針對各個高校自身教學特點開發成本較低的在本校范圍內使用的網絡教學平臺,這類平臺在兼容性和適應性較差的問題。四是使用者可根據自身特定需求對軟件源代碼進行個性化設計的開源軟件,如Moodle等開源代碼。
二、設施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必要性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個由生物學、環境學、農業工程等多學科交叉形成的復合型專業,2002年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設,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多所高校均設有本科專業,該專業作為近幾年的新興專業,得到越來越多學生、企業和用人單位的關注。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主要講授農業工程學、溫室建筑與結構、農業園區規劃與管理以及設施植物栽培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設施農業的生產、設施工程、環境自動化控制等方面的綜合實踐,培養能在科教、產業、管理等領域和部門從事現代設施與觀光農業的科研與教學、工程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科技人才。盡管全國高等院校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大部分課程都在多媒體教室里完成,但這也僅僅利用現代教學媒體代替板書教學的初級課堂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并無實質性區別。這種初級課堂教學形式存在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形式僵化、教學互動不足、教育資源浪費等問題,其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要。現在大多數網絡教學都是針對單獨某一課程單獨進行,關于專業課教學互動網絡建設的研究相對較少,尤其是對于“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一個相對較新的專業更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目前,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課以單一課程建設為主,缺乏專業重點骨干課程體系建設;精品課程建設只注重課程建設模式,缺乏教與學互動、教與學相長的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專業課教學遠遠滯后于教學目標。因此,在設施農業科學專業課的教學中,如何利用現代網絡媒介,整合設施農業科學課程內容和現代信息技術,避免高校專業課程課時減少的弊端,為師生建立一個信息對稱的互動平臺,是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相關院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課題。
三、設施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推進設施專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信息化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開放性、共享性、互作性等基本特點。信息化教育的顯著特點是教材多媒體化、資源全球化、教學個性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合作化、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信息網絡為基礎,信息資源為核心,資源的利用與技術的應用方可實現教育信息化。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代替傳統農業的重要手段,其涵蓋知識范圍廣泛,科學技術更新迅速。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能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資源和教學優勢,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網絡服務,這不僅順應專業自身對傳統教學模式革新的要求,也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礎發展。因此,合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設健全的網絡教學環境,有助于推動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
2.有效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突破時空的限制。新的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理論課課程的學時明顯縮減,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使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顧及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也無法在課堂上講授更多的新知識。網絡教學平臺則能彌補這一教學知識不足的弊端,學生可以在線瀏覽或下載教師上傳到網絡平臺的教學課件、講義或參考資料,靈活利用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個人電子終端的普及也使得學生擁有利用電腦、手機等網絡信息設備,隨時隨地接受學習信息,高效學習的條件。這種網絡教學平臺可以突破傳統面授教育的時空限制,真正實現教與學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
3.創建廣闊的交流平臺,實現交互教學。網絡教學平臺中設置的E-mail、新聞組、公告欄、博客日志、在線討論區、郵件列表、聊天室等同步、異步交流工具,使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能更便利的共享信息,交流討論,也能使不同時空的學生在該環境中通過討論、交流來完成學習任務,網絡平臺強大的交流協作環境就體現于此。論壇和郵件是學生共同學習和師生交流的重要交互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或解答他人的疑問來提升自身的問題分析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公開解答學生密集反應的共性問題,及時調整、優化課堂教學計劃,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4.創造平和的學習氛圍。網絡平臺比課堂教學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在實現信息共享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自愿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個性,使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學生在老師面前通常會有的拘謹,為師生之間的交互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同時還具有溝通便捷,便于合作、協商、求助等優點。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學生可以在網絡互動中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能夠消除面對面交流帶來的心理壓力。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可以同時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專業課時知識容量的要求和學生對學習形式多樣化及自主性的要求,這些都將顯著提高教學成效,極大推進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學創新與發展,促進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該專業學生的專業課理論知識學習、實踐能力提高及進一步從事科研工作提供更堅實的保障。
作者:胡曉輝李建明張智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