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森林害蟲發生現狀及防控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陜西省龍草坪林區森林樹種單一、病蟲害極易暴發問題進行了主要森林病蟲害種類及其危害調查,結果為該林區食葉害蟲主要為油松毛蟲、漆樹葉甲、銀杏大蠶蛾,分別主要危害油松、漆樹和銀杏、核桃、板栗等;蛀干害蟲主要有華山松大小蠹、云斑天牛,分別主要危害華山松和泡桐、苦楝、青岡、榆、核桃、板栗等;枝梢害蟲主要有櫟剪枝象,主要危害板栗、茅栗及其它櫟類樹木。現階段森林蟲害呈現危害逐年加劇、擴散迅速、食葉害蟲周期性大發生、經濟林木蟲害爆發成災等特點,應采取擴大針闊混交林面積、加強森林病蟲害預警監測等措施。
關鍵詞:龍草坪林業局;森林害蟲;種類;危害;防控
陜西省是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省市,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其中秦嶺地區占整個全省森林資源的2/3,同時也成為陜西省森林病蟲害防護工作的重要區域,全面掌握森林病蟲害種類、分布、發生及危害情況,對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控措施、保護森林資源尤為重要。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所轄林區地處陜西秦嶺中段,多年來在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共同支持下,林區森林防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效益,成效顯著。但由于受各方因素影響,林區病蟲害的入侵、蔓延、發展不同程度一直存在,特別是以松櫟占絕對優勢的森林樹種單一及其導致的森林生態系統比較脆弱問題嚴重,極易引發森林病蟲害大發生,對林業生產、森林資源和生態建設構成了嚴重威脅,20世紀九十年代多個林場就暴發過多起松樹食葉害蟲危害。為防患于未然,在目前解決現有林地樹種單一問題較為困難、林業資源存在潛在嚴重危機的情況下,我們進行了主要森林病蟲害種類及其危害調查,結果如下。
1陜西省龍草坪林區基本概況
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所轄林區地處陜西秦嶺中段南坡、秦嶺自然保護區群的核心位置,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7°51′~108°02′、北緯33°20′~33°44′之間,東接陜西天華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鄰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同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毗連,南與佛坪縣長角壩鎮接界。轄區南北長約22km,東西寬約16km,總面積20551hm2。是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的樞紐地帶,有著較為典型的北亞熱帶與暖溫帶交匯的中高山地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垂直帶譜明顯。
2森林蟲害發生現狀
2.1食葉害蟲
主要以油松毛蟲(Dendrolimustabulaefor-mis)為主,主要危害油松,分布在東河臺林場49、50、51林班。1a發生1代,3月下旬越冬幼蟲上樹取食危害,5月上旬至6月中旬為危害盛期。其次是漆樹葉甲(Podontialutea),成為漆樹的主要害蟲。在東河臺林場、小南坪林場、小溝河林場有不同程度發生危害。還有銀杏大蠶蛾(Dictyo-plocajaponica),主要危害銀杏、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木,由于經濟林木比較集中,發生比較嚴重,比較容易控制危害。
2.2蛀干害蟲
針葉樹是以華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ar-mandi)為代表的小蠹蟲類。主要危害華山松、油松。華山松大小蠹分布于東河臺林場15、26、27、34、36林班,小溝河林場3、4、5林班,發生面積135hm2,為初期性害蟲,主要以成蟲、幼蟲危害華山松的30a生以上的健康立木,是陜西省秦嶺林區華山松大量枯死的主要原因。呈現出陽坡重于陰坡,過熟林和成熟林受害最重。受害樹株在侵入孔處溢出樹脂,將蟲孔中排出的木屑和糞便凝聚起來,呈漏斗狀,同時樹冠漸變枯黃,受害1~3a后,樹株枯死。闊葉樹是以云斑天牛(核桃、苦楝、泡桐、板栗)、雙簇污天牛(櫟屬、板栗屬)、栗山天牛(板栗屬)、為代表的天牛類,分布比較廣泛分布,危害泡桐、苦楝、櫟屬、青杠、榆、核桃和板栗等。其成蟲為害新枝皮和嫩葉,幼蟲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長勢衰退,凋謝乃至死亡。
2.3枝梢害蟲
主要有兩大類群,其一是以櫟剪枝象(Meco-rhisursulus)為代表象甲害蟲,在三個林場均有發生。主要危害板栗、茅栗、銳齒櫟及其它櫟類樹木。成蟲咬斷果枝,造成大量栗苞脫落;幼蟲在堅果內取食。為害嚴重時可減產50%~90%。成蟲在栗苞上產卵。栗苞著卵后,其果枝被成蟲咬斷,枝果墜落。幼蟲先取食栗苞,然后蛀食果肉。被害堅果內充滿蟲糞,失去發芽力和食用價值。其二是以松大蚜、栗大蚜為代表的刺吸類害蟲。松大蚜主要危害油松、華山松的新梢,落葉松大蚜危害華北落葉松、日本落葉松等的嫩梢。蟲口密度大造成局部嚴重危害。
2.4種實害蟲
按照寄主分為兩大類害蟲。危害針葉樹的為油松球果小卷蛾和華山松角脛象。主要發生于秦嶺中山區。油松球果小卷蛾主要危害油松、華山松、黑松、馬尾松、白皮松、云杉的的球果;華山松角脛象危害華山松球果,其危害的導致那個秦嶺山區針葉樹林分的天然更新。危害闊葉樹是以柞櫟象、栗實象為代表的象甲害蟲,以核桃舉肢蛾和桃蛀螟為表的果實害蟲。柞櫟象分布于中山區,主要危害秦嶺中山區的櫟類果實(橡子)和榛子,其危害影響櫟林的天然更新。栗實象、核桃舉肢蛾和桃蛀螟分布于低山丘陵區。栗實象危害板栗、茅栗的果實,核桃舉肢蛾和桃蛀螟危害核桃果實,桃蛀螟還危害板栗、李子、枇杷等果實,這些害蟲既影響農民的經濟收入,也影響該林分自然更新。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強防控工作。
2.5地下害蟲
本區的地下害蟲種類不多,主要為金龜類、地老虎和螻蛄三類。金貴類有鰓金龜的華北大黑鰓金龜、暗黑鰓金龜、灰胸突鰓金龜等和麗金龜的蘋毛麗金龜、銅綠麗金龜、琉璃弧金龜等,其幼蟲危害林木根莖,成蟲取食林木嫩葉、嫩莖,蟲口密度較高時會造成危害,在實際公眾應加強監控,防止造成危害。小地老虎是廣布種類,主要危害林木幼苗根莖,在苗圃應加強監測。螻蛄類害蟲主要為非洲螻蛄,在我省廣泛分布,6-8月份在圃地危害較重。小地老虎和非洲螻蛄在林地危害并不嚴重,防控重點因放在苗圃地。
3森林病蟲害發生特點
近年來的林業資源結構,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生態防護林體系基本建成,經濟林發展迅速。但是森林病蟲害發生及危害仍然不能輕視,森林病蟲害主要表現以下特點。
3.1蛀干害蟲危害逐年加劇
蛀干害蟲在陜西省龍草坪林區呈現出隱蔽性強、危害時間長、危害嚴重等特點。主要為以華山松大小蠧為先鋒蟲種的小蠧蟲類害蟲。近年來,由于氣候及森林經營方式、群眾生活方式的變化,華山松大小蠹在陜西省龍草坪林區發生日趨嚴重,危害面積和致死松樹數量不斷擴大,呈上升趨勢[1],已嚴重威脅到林區大熊貓、羚牛和金絲猴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及龍草坪林業局和周邊林區的生態安全。
3.2食葉害蟲周期性大發生
食葉害蟲主要危害健康植物,以幼蟲取食葉片,常咬成缺口或僅留葉脈,甚至全吃光。陜西省龍草坪林區主要為以油松毛蟲為主的松毛蟲、櫟黃枯葉蛾、銀杏大蠶蛾、漆樹和核桃葉甲等。由于多營裸露生活,其數量的消長常受氣候與天敵等因素直接制約。一旦發生危害則蟲口密度大而集中,造成食物短缺,蟲口密度銳減,呈周期性大發生特點。又因其成蟲能做遠距離飛遷,幼蟲也可短距離主動遷移,成為猖獗為害的主要原因。3.3森林蟲害擴散迅速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國際國內貿易發展,林業產品的交流,森林病蟲越來越多傳入,落葉松葉蜂(Pristiphoraerichsonii)、落葉松球蚜等森林害蟲均是隨著種苗的調運傳播,對秦嶺地區森林資源、林業生產構成了巨大威脅。尤其是松材線蟲病,目前在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18個縣區發生危害,瀕于龍草坪林業局的邊緣,來勢迅猛。控制其傳入,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
3.4經濟林木蟲害爆發成災
目前,隨著退耕還林工程的進一步擴展和中低山區經濟林的迅猛發展,伴隨而來的是經濟林木病蟲害發生愈來愈重。中山區柞櫟象、榛子象、球果角脛象(Shirahoshizoconiferae),低山丘陵區栗實象、雪片象(Niphadescastanea)、剪枝象、栗癭蜂(Dryocosmuskuriphilus)、核桃舉肢蛾、桃蛀螟、銀杏大蠶蛾、櫟黃枯葉蛾、舞毒蛾(Lymant-riadispar)、核桃葉甲、栗山天牛、云斑天牛、桃紅頸天牛(Aromiabungii)等經濟林病蟲害逐漸成災,成為潛在的重點威脅,需要加強林間監測,防止種群數量迅速擴增而成災。
4防控對策
4.1擴大針闊混交造林面積
大量實踐證明,混交林減輕發生森林病蟲害及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非常強。一是營造混交林。混交林建設中,必須注重樹種搭配的合理性,以防比例失衡情況出現[2]。可以采取油松、華山松和銳齒槲櫟、樺樹、側柏等樹種混交。二是改造人工純林。人工純林尤其是人工成過熟純林嚴重制約了林地生產力的提高和生態功能的發揮。可采取漸伐改造,根據林分郁閉度和林冠下更新狀況,采取2~3次漸伐。
4.2加強森林病蟲害預警監測
森林病蟲害預警監測中,采用航空和地面樣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監測和評估森林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用RS提供的最新圖像作為森林病蟲害調查的數據源,快速、精準、實時地確定病蟲害發生點位;利用GIS確定病蟲害發生的精確地理坐標、危害程度、發生范圍和面積;利用GPS制定出測報點分布圖、踏查線路圖[3]。三者緊密結合有利于更好地分析森林病蟲害發生規律與環境生態因子的關系,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4.3森林病蟲害風險評估體系建設
對區域內外危險性病蟲害進行定性及定量風險評估,評價其傳入的可能性及危害性。如:松材線蟲病、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美國白蛾(Hyphantriacunea)、紅脂大小蠹(Den-droctonusvalens)等。以林場或林班為基本單元,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病蟲害分布狀況、經濟危害性、被害植物經濟重要性、傳播速度、根除難度程度等[4]。將風險值達到一定數值以上的高風險重點防控病蟲害作為重點監測對象,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風險管理對策。
4.4重視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
針對林區內森林病蟲害發現情況,逐年減少化學防治的農藥用量,重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松毛蟲類害蟲的防治推廣使用昆蟲性外激素誘集,利用油松毛蟲性引誘劑為誘芯,在樹干1.7m處懸掛黑捕器誘集油松毛蟲成蟲[5]。還可以采用粘蟲膠涂干阻隔,在油松毛蟲大發生時,于3月中旬,選擇樹干光滑部位先刮除樹干一圈老皮,在刮過的樹干處纏繞一圈寬約4cm的膠帶紙[6],封好接口,然后在膠帶紙上均勻涂上一層無公害粘蟲膠,阻止幼蟲上樹危害。蛀干害蟲中小蠧蟲的防治,除了及時地伐除、清理、熏蒸被害木外,推廣使用華山松大小蠹和松褐天牛聚集信息素,既監測其種群動態變化,又可以誘殺一定數量名成蟲,防治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訾少龍,熊萍,馬良.秦巴山區華山松大小蠧防控初探[J].綠色科技,2016(5):41-42.
[2]張章.營造混交林的必要性和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8(1):43-44.
[3]吳朝輝,肖志高.3S技術在森林病蟲害檢測預警中的應用與展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8,41(2):131-133.
[4]朱江濤,謝昌仁,蔣勇.林業有害生物預警監測及風險評估[J].林業與生態,2016(10):32-33.
[5]王勝梅,高成龍,梁樹軍等.不同誘捕器對油松毛蟲性引誘劑誘蟲量的影響[J].環境昆蟲學報,2018,40(2):340-347.
[6]周建波,邊東波.樹干阻隔法防治油松毛蟲幼蟲應用技術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6):106-107.
作者:張祥 賀征兵 田瑞選 單位:陜西省龍草坪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