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風景園林的規劃與發展逐漸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發展,低碳生活越來越受到追捧,因此,城市風景園林設計要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核心。基于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方面進行一些相關探討。
關鍵詞:風景園林;園林設計;生態理念
隨著近幾年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城市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風景園林設計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基于生態理念下不斷發展與改善,使生態環境體系結構更加完善,為提升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做好基礎,城市風景園林設計逐漸形成了當前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
1生態理念與風景園林設計概述
1.1生態理念的含義
生態理念是指人類對于自然環境和包括小城鎮在內的社會環境的生態保護和生態發展觀念,涉及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關系。尊重大自然與保護大自然是生態理念的基本前提保證,生態理念下,要求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生態文明主要講的是人要自覺與自律,要求人與自然之間要相互依存,共同促進發展以及互相融會貫通,努力追求人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共生共存。
1.2生態理念運用于風景園林設計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風景園林設計建筑事業也隨之興起發展,尤其是在生態理念下發展的風景園林設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生態理念條件下的風景園林設計,充分體現了人們對于生活環境質量的追求,以及勇于同惡劣環境進行抗爭。生態理念對于風景園林設計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這一理念的應用,不僅能夠遵守新時代的節能減排要求,而且可以時刻提醒人們自然環境以及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2生態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的重要性
2.1實現科技與生態設計藝術的完美結合
園林設計是藝術形式、文化知識、科學素養、生態理念的集合,能夠形成結構體系較為完整的層次,將不同種類的植物進行完美搭配,繽彩紛呈而又不雜亂無章,呈現出不一樣的美。面對如此景象,人們心情也會變得愉悅,可以陶冶自身情操,提升人們的文化藝術修養,進而提升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科學有效地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
2.2著重突出自然元素
近年來,隨著社會以及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周圍環境越來越趨于現代化,身邊的自然元素越來越少,自然環境的活動空間也變得有限。因此,新時代倡導節能減排,親近自然的生活要求。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能夠充分展現出自然元素,可以有效地提升人們自然環境活動空間,響應新時代的號召,滿足人們的生態需求。比如在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進行植物設計,可以選擇灌木叢、草地植被、樹木等,提升綠化系數,以達到設計效果;針對污染問題,可以選用抗污染的植物適量栽植,以維持生態平衡。
2.3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保護園林資源
目前,園林設計的規劃與發展內容范圍涵蓋十分廣闊,利用完整實用性的體系結構構成具有獨特性的表現手段,進行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使園林藝術更好地呈現出人文之美。將人文形象轉化為現實風景,營造出美輪美奐的空間藝術環境。與此同時,還可以使用新一代生態技術手段進行某些短缺資源循環的使用,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解決某些資源短缺的問題。不僅能夠促進生態園林的生態平衡,而且進一步保護了生態環境,響應了新時代節能減排的號召。比如利用無土培育或者有機培養土等,可以有效提升植物的利用率,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3基于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策略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要求風景設計人員必須對生態學理論有足夠的了解。風景園林建設前期的準備階段,選擇的地區一般原本就有居民居住著,這是人與自熱的結合形成的景象,是具有自然性和人文性特點的生態環境。應用生態理念的風景園林設計具有一般的客觀存在性。為了原居住人們民完善其生態系統結構,提升其生活環境品質,增強生態環境的調控能力,提升對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我國正處于發展中階段,社會經濟也處于循環發展的關鍵時期,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核心理念,提倡對目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使用,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自然資源主要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應應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以達到最優化,努力降低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與此同時,應該合理使用各類資源,減少環境破壞,實現自然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生態園林設計是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一種體現美的方式,不再是一種期待的環境,而是在現實生活中可以完美實現的環境。風景園林設計運用生態理念,可以使風景園林設計水平逐漸現代化,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為可持續發展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近幾年來,我國生態園林設計結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有些細節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園林設計工作人員根據所要實現的生態環境效果以及社會經濟效益進一步完善調整,增加園林設計環境的深入研究,逐步加強生態文明的建設,完善現代化生態園林設計體系結構,有效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人們生活環境質量,實現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用生物療法是解決被污染土壤問題的有效方式之一。現代風景園林體系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是植物系統的建設。為了更好地實現風景園林設計的整體的經濟效果、社會效果以及人文效果,就必須從培育植物的根本出發,也就是土壤。一定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選擇合適土壤,這樣才有利于植物的生長。在植物的生長階段,必須主要考慮土壤中所含的養分以及水分的比重是否符合植物的實行生長需求;還要對于植物原來的環境進行考察,進一步研究分析土壤的成分,選擇最優化的土壤配方方案。對于已經被污染的土壤環境,要制定出相關解決方案,采取土壤恢復有效的措施,一般最常用的是化學方式。在生態園林設計初期,要根據某地區的環境選擇適合的植物進行種植。
4結語
綜上所述,要做好園林設計工作,園林設計工作者要切實理解生態理念,熟練掌握相關生態理論,要重視生態理念下的風景園林設計,實現科學技術與生態環境的融合貫通,實現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以提升生態理念下風景園林設計的整體效果,滿足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省風景園林學會組織舉辦2018年“踐行生態理念,堅持綠色發展——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專題沙龍[J].浙江園林,2018(02):96.
[2]周娟琴.基于生態理念的風景園林設計關鍵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0):163.
[3]尤為.生態設計理念下城市建設風景園林的發展[J].現代園藝,2015(04):129.
[4]于冰沁.尋蹤———生態主義思想在西方近現代風景園林中的產生、發展與實踐[D].北京林業大學,2012.
[5]馮宜冰.風景園林設計實踐的傳統理法思考[D].北京林業大學,2010.
作者:李巖 單位:北京景觀園林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