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演播室節目質量的控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播與版權雜志》2014年第六期
一、信源質量控制
1.高清攝像技術的控制。高清攝像機是高清演播室錄制視頻的重要設備,決定著圖像的質量,其調整和設置將對后端節目制作產生決定性影響。一般需要使用高清鏡頭,確保像素質量。在布光方面,高清攝像機對光照和光線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想拍攝高清畫面,需要具備良好的光照條件,取景范圍比傳統演播廳要寬約三分之一,燈具柔光燈比例要多一些,布光范圍要大一些,使其柔和均勻。
2.控制信源質量。信源質量的控制需要在貫徹演播室基本工作規范的基礎上,與燈光部門相結合共同完成。首先按照正常程序開機并檢查視頻系統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然后調整監視器,調整亮度、對比度和色度;以及進行色溫的調整,包括對基色電路偏置和增益的調整。其次,對光圈和景深進行調整。一般來說鏡頭最近的光圈范圍是F5~F8,為增加景深效果,可以提高光圈,從而增加景深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僅僅提高光圈,光圈會處于很大位置,使得整體亮度增加,暗部細節偏灰,畫面感覺不透亮。再次,對色溫進行調整和控制。色調需要符合色域標準,不能超標。通常在調整白平衡之前要進行自動黑平衡調整,確認關閉光圈時每路波形幅度一致和低平,如果不一致需要手動進行調整。
另外,需要注意調整反差。實際上,人類的視覺神經在進行事物清晰判斷時,其重要決定因素是反差。如果整體反差較大,人類的視角就會感覺清晰,通過黑電平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反差,如通過主黑電平、增益和黑伽馬等。還有需要控制皮膚細節。高清攝像機使得標清畫面中看不到的缺點放大,尤其是主持人的細節,如皺紋和黑斑在高清狀態下非常明顯。僅僅是降低細節電平DTL是不夠的。幸好目前很多攝像機有皮膚細節功能,可以減少黑斑,美化皮膚皺紋。最后,就是需要存儲場景文件,將調整后的狀態參數存為場景文件。為使工作流程能夠符合要求,協調一致,需要將制作欄目使用的攝像機參數存儲為專用文件,以便于區分和調用。
二、節目質量控制
1.把握節目需求。每一檔節目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在進行高清拍攝時,需要從節目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出發,進行相關的系統設置和調整。節目質量控制需要根據技術環境、攝像機的機位以及色調感覺等要求,在進行節目錄制前,技術人員應該了解該節目的特點需求,從而進行恰當的調整,確保節目錄制質量。
2.規范工作流程。制定規范的工作流程,是確保錄制節目質量的前提條件,各種錄制事故和質量低下的產生原因都和規范不明確相關。因此需要根據節目需要制定規范的工作流程,技術人員能夠更加容易進行有效工作,避免不必要的遺漏。同時節目組人員也可以根據規范來檢查自己的工作,確保工作的順利、全面完成。
總之,高清演播室在進行節目錄制時需要注意的技術環節較多,需要進行復雜的系統調試,同時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節目需求表和相關工作規范,使得技術人員能夠了解節目需求,提前做好資源的相關配置和系統的恰當調試,以更好地表現節目所要表達的內容,提升節目畫面質量,使得畫面更加生動,提高高清電視節目質量。
作者:張玉濤單位:天津電視臺新聞頻道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