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中職美術教育承擔著藝術教育的重要工作。在當前中職美術教育中,部分學生對美術教育缺乏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增加美術課程的包容性,開展美術實踐課,轉變教學觀念,增加鑒賞課的內容,全面推進中職美術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美術;人文精神;美術鑒賞
中職院校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不僅需要重視學生技能的提高,而且需要重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目前,部分教師對基礎課程和學生人文精神缺乏關注。在中職美術教育中,教師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并充分體現美術學科教育的特征。文章針對當前中職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存在的問題,研究中職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以期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一、提高美術教師的人文素質
美術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其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因此,教師應更加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應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人文精神,如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增加美術鑒賞課的內容、增加課程的包容性等;同時,應在日常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對美術、生活的理解巧妙地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感受美術作品中的人文魅力,從而全面推進教學工作的完善。除此之外,教師應在課余時間,通過閱讀、鑒賞等,逐漸提升自身的人文能力與綜合素養,以便進一步挖掘作品的人文內涵并應用于教學。教師自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方式上的突破,從而為學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增加美術課程的包容性
教師要挖掘美術的人文特性,需要從美術課程本身入手。中職美術教學內容包含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美術作品。在這些不同的作品背后,往往都蘊含當地特有的文化內涵,只有了解這些文化內涵,才能使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教師增加美術課程的包容性,就是要在教學中盡可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不僅能夠了解美術作品,而且能透過作品看到其背后承載的歷史文化。如,在欣賞《清明上河圖》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其背后蘊藏的宋朝市井文化與時代背景。增加美術課程的包容性,既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與補充,又需要學校從宏觀角度進一步完善教材與教學模式。
三、轉變教學思路
目前,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更側重于學生美術技能的提高,對學生藝術鑒賞、人文素養等綜合素質的發展缺乏關注。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制定新的教學目標,推動教學工作發展。如今,社會對職業院校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專業技能,更需要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同時,中職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其未來的發展更需要良好的文化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學工作應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人文主義的內容,才能使學生更適應社會發展和美術學科內涵的要求。此外,教師在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教學策略等方面,應更全面地考慮到學生技能與素質的提升,革新教學模式。四、增加美術課程的實踐內容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增加課堂實踐內容,通過實踐促進學生感悟美術的人文特性,是推進美術教學人文性發展的關鍵。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不同的主題實踐課程,使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中切實體會到美術蘊含的人文性,感受到美術學科的真正意義。教師應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等,設計豐富的實踐內容,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嘗試開發當地資源,尋找到美術作品與生活實踐的契合點,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深入挖掘美術作品的人文特性。這種具有人文性的探索,是學生的真實感悟,有助于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在當前中職美術教育中,教師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能夠充分挖掘美術學科的人文、藝術特性,全面拓展美術學科的文化內涵,推動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文章針對當前中職美術教學實踐展開討論,以期推動職業院校美術教學實踐的發展和教學工作的完善,培養具有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曉萌.淺析中職院校美術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0).
[2]王游廣.淺談中職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求知導刊,2015(14).
[3]張無限.中職美術教育與人文素質的培養.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7(3).
作者:薛林林 單位:江蘇省東海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