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館的人文休閑旅游功能表現與發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圖書館是人類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文休閑旅游方面的功能越來越凸顯,該文將對我國圖書館的人文休息旅游功能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圖書館;人文休閑旅游;功能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對精神方面的追求也逐漸提高,休閑已經成為當前一種極其普遍而正當的社會活動。到圖書館進行閱讀學習,成為當前人們選擇人文休閑活動的方式之一,充分展示了圖書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中所體現的人本價值,也標志著我國社會、民族文明程度的逐步提升。本文將對我國圖書館的人文休息旅游功能進行深入分析。
1圖書館和旅游休閑的“同源”性
圖書館是人類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藏非常豐富,有縮微資料、掛歷、玻璃器皿、海報、書畫、手工藝品、錢幣、獎章、陶瓷、視聽資料、郵票、機讀資料、年畫、光盤資料等資料。可以說圖書館是一個凝聚了人類各種休閑審美文化沉積精華的地方,是聯系“讀”和“行”之間最好的橋梁,是人們生產與人們活動密切相關的地方,正如古人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謂“閑能讀書,閑能游名勝,閑能交益友,閑能飲酒。天下之樂,孰大于是?”書是對世間萬物的記錄,也是人們對情感所宣泄的地方。我們可以從書中領略到里面的情趣與大自然的審美愉悅緊密相連,如:滕王閣序,始得西山宴游記,把風景描寫得如此細致入微,庭院樓閣描寫得如此精美,讓人仿佛置身于如詩如畫的優美環境之中。通過讀書,人的身心得到徹底的放松,同時又為下一次的勃發蓄積了雄厚的功底。所以說讀書也不完全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補償”和“發展”的方式,能夠把人在辛苦工作時消耗掉的精神、心理和文化能量給予補償,驅逐精神的勞頓,精神的解脫和升華,安撫疲憊的身心。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拓展更大的空間,蓄積更多的能量。
2圖書館的文化休閑旅游功能表現
圖書館是人類社會的“知識的寶庫”和“智慧的源泉”的地方,從建立之初就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播文化信息的作用。當前,隨著圖書館的職能及作用被人們普遍認知,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也日漸強大,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閑暇時,或是工作忙碌后,到圖書館進行借閱書籍,擴充知識。尤其是近年來,我國不同地方大量的旅游資源的開發,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大批各地大批的游客的到來,這些游客不僅飽覽當地的自然景觀,而且也渴望了解旅游地的風土人情、宗教、飲食、習俗、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知識。圖書館積累了大量系統的旅游文獻資料,從古代書籍到現代著作,從天文地理到人文百科應有盡有。讀者在旅游前可以到圖書館讀書,對旅游地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進行事先了解,同時還可以實現對不同旅游點進行比較,從而對比出更適合自己興趣愛好的地方。圖書館作為學習的地方,更是讓讀者在感受自然的條件上,增強了自身理性認識與審美情趣,讓越來越多的讀者變成為游客。
3圖書館文化休閑旅游功能的發揮
1)加強圖書館的地方特色建設。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地域文化特點,圖書館作為一個地域的文化象征,理應著力凸顯出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圖書館在建設時,可根據地域文化特點,營造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環境,或是借助各種軟裝飾,打造濃郁的文化氣息,使讀者進入圖書館時,能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獲得文化的教育啟發。要打造文化休閑旅游的圖書館,無論從選址、設計,還是到功能布置,都要從文化休閑功能的角度出發,選址上宜選址鬧中取靜、交通便利,位置適中地方,建筑造型上應講究凝重、大氣,突出文化品位,功能上除了提供必要的服務設施外,還要加強展覽廳、小劇場、報告廳等文化活動設施的配備。環境上要考慮人與建筑、人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2)優化服務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圖書館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有豐富全面的書籍、圖片和一些實物以外,還要有更多的配套服務,包括多媒體技術,以聲、光、電配合的方式來凸顯更為豐富的內容,以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文化休閑需求。同時,圖書館也可以經常性地舉辦不同主題的講座、知識競賽、提供一些旅游業方面的展覽書籍,向不同的讀者提供更豐富的旅游景點的名勝古跡和游覽路線。引入具有專業旅游知識的導游員或者講解員,以及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3)提高游客的可參與性。對于進入圖書館的讀者或者游客可以進行精神參與和身體參與,精神參與可以給他們每個人發放充當自動解說員的耳機和資料,他們可以在解說系統的指導下依次進行參觀,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精神參與。身體參與,是讓讀者或者游客自身進行參與,圖書館可以設置一套采編、借、還和上架等工作流程一間模擬室。當他們進入圖書館后,讓他們親自參與中去體驗圖書館文化休閑旅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黃清海.淺談“圖書館休閑功能的人文關懷”[J].黑龍江史志,2014(9):55-56.
[2]魏書娟.高校圖書館休閑功能的界定與開發[J].圖書館建設,2011(1):41-42
作者:馬曉偉 單位:綏德縣子洲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