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女性研究生就業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聞傳播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就業率對比表13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CurrentPopulationSurvey,簡稱CPS)中對2004-2011年期間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就業率的統計。按照該統計標準,就業率指已就業人數占有意向就業者人數的比例。據表1數據反映,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女性獲得博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略高,為97.87%;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次之,為97.52%;女性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略低于獲得博士學位及專業碩士學位者,為97.42%。通過對比平均就業率可以看出,在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的女性中,獲得博士學位者就業優勢最強,專業學位次之,普通碩士最弱。博士學位教育旨在培養研究型人才,獲得博士學位意味著在某一專業領域擁有較強的學術造詣,在從事科學研究及擔任高校教師等就業方向具有獨特的優勢,這一點普通碩士無法與其相比;而專業碩士學位教育更偏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擁有的知識和技能較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更有利于在偏應用型崗位的就業。而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低于獲得博士學位者,與女性在偏應用型的就業崗位比偏研究型的就業崗位更容易遭遇歧視有關。偏應用型的就業崗位多半來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征決定企業在招聘環節中存在的性別歧視與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相比更為嚴重。
(二)女性研究生就業率與男性對比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4中對2004-2011年期間按照性別劃分,對普通碩士學位、專業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獲得者就業率的統計。從表中數據反映出,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有6年里女性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的就業率超過了男性。尤其是2009年,女性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的就業率以1.2個百分點的優勢超過了男性。該數據變化與奧巴馬總統在2009年1月29日簽署的他上任以來第一部法案《萊伯特公平工資法》(Lil⁃lyLedbetterFairPayActof2009)對維護女性平等就業權利發揮的重要作用有一定關系。該法案修正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七章規定的員工可以在第一次收到不公平薪資的180天內提出申訴的條款。新的法案規定,在符合《民權法案》第七章的前提下,不論歧視何時發生,女性雇員都有理由申請賠償。從2004-2011年期間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來看,女性為97.43%,男性為97.19%,女性高于男性0.24個百分點。可見,維護女性平等就業權利的法律,在維護女性平等就業權利的同時,對女性研究生獲得平等就業權利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從表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的就業率始終略低于男性;從2004-2011年期間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來看,女性為97.52%,男性為98.68%,女性低于男性1.16個百分點,進一步證明了偏應用型的就業崗位中性別歧視更為嚴重。從表1的數據中反映,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有6年里獲得女性博士學位者的就業率略低于男性;從2004-2011年期間獲得博士學位者平均就業率來看,女性為97.87%,男性為98.32%,女性低于男性0.45個百分點。綜上所述,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平均就業率基本維持在97%上下,就業率趨勢平穩,可以認為女性研究生已基本獲得與男性平等就業的社會認知度。
二、美國女性研究生薪酬問題現狀
(一)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的薪酬對比圖3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中對2004-2011年期間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的平均周薪的統計。從圖3的數據中反映,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的薪酬均呈上升趨勢,這與薪酬水平隨經濟發展而自然上升的客觀規律相關。更重要的是,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有4年薪酬水平超過獲得博士學位者,有4年低于獲得博士學位者,而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及獲得博士學位者的薪酬水平始終超過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從2004-2011年期間平均周薪來看,女性獲得博士學位者最高,為1271.62美元;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次之,為1233.75美元;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最低,為1051.63美元。平均周薪數據的對比再次證明,在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的女性中,獲得博士學位者就業優勢最強,專業學位次之,普通碩士劣勢最為明顯。
(二)女性研究生薪酬與男性對比平均周薪比是指同類研究生群體在同一年度內男性與女性平均周薪之比,可以反映薪酬水平的性別差異。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中對2004-2011年期間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平均周薪進行了統計。圖4是從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中對2004-2011年期間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平均周薪的統計數據中計算得出的平均周薪比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圖4是根據統計數據計算得出的平均周薪比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據圖4可知,2004-2011年期間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平均周薪比始終維持在1.24:1及更高的水平,說明女性研究生與男性之間的薪酬差異問題始終存在。其中,2004-2011年期間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的平均周薪比最高,為1.40:1;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次之,為1.34:1;獲得博士學位者稍低于前兩者,為1.29:1。可見,女性研究生群體依然難以真正獲得與男性平等薪酬的權利。究其原因,可概括為:女研究生的生理劣勢導致雇主及社會對女研究生的性別歧視,性別歧視導致女研究生就業難度增加,就業難度增加導致女研究生薪酬狀況難以改善。女研究生在生理方面的就業劣勢主要體現在孕育方面。女研究生畢業時基本在25歲以上,正是孕育的最佳時間。而在懷孕及哺乳期間,她們必然會停止工作一段時間,雇主因此需要費心去尋找其崗位接替者。新的崗位接替者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對崗位進行熟悉和適應,甚至還需要進行新一輪培訓,從而導致人力資源成本的提高。當她們生育、哺乳期結束,原崗位早已被他人替代。在生育和哺乳期間,她們的崗位技能會荒廢一段時間,對獲得再次上崗的競爭力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考慮到女研究生在生理方面的劣勢,雇主很可能會從自身利益出發而排斥雇傭她們。雖然女性維權與解放運動及政府不斷推行維護女性平等受教育及就業權利的政策及監管體系對維護女性平等就業及薪酬權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由于政策不夠完善及監管不夠到位,那些不愿意雇傭女研究生的雇主,利用法律和政策的漏洞,以其他看似合理的理由選擇一個男性求職者,而把同等條件下的女性求職者排除在外,以規避性別歧視之嫌。除非對每個企業的員工性別比例及薪酬待遇作出非常細致的強制性規定,這種性別歧視問題才能得到改善,但在當前社會條件下未必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雇主對薪酬信息共享的禁止以及雇主會對試圖獲得薪酬信息的員工進行懲罰,必然導致女性研究生更難以爭取到與同等條件下男性研究生真正實現同工同酬。
三、美國女性研究生無業問題現狀
(一)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無業率對比圖5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中對2004-2011年期間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無業率的統計。按照該統計標準,無業人員指未就業且主觀上無意向就業者,無業率指無業人員占全體人員之比例。從圖5的數據中反映,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除2004年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的無業率以0.25%之差略高于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其余7年里女性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的無業率始終低于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而獲得博士學位者的無業率始終低于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從2004-2011年期間平均無業率來看,女性獲得普通碩士學位者最高,為17.85%;獲得專業碩士學位者次之,為16.03%;獲得博士學位者最低,為12.68%。平均無業率數據的對比又一次證明,在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的女性中,獲得博士學位者就業優勢最強,專業學位次之,普通碩士劣勢最為明顯。
(二)女性研究生無業率與男性對比表2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在《當前人口調查》中對2004-2011年期間按照性別劃分,對普通碩士學位、專業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獲得者無業率的統計。從表2的數據中反映,在2004-2011年的8年期間,女性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無業率均明顯超過男性。從2004-2011年期間獲得各類研究生學位者平均無業率來看:(1)普通碩士學位:女性為17.85%,男性為8.99%,相差8.86個百分點;(2)專業碩士學位:女性為16.03%,男性為6.21%,相差9.82個百分點;(3)博士學位:女性為12.68%,男性為6.55%,相差6.13個百分點。從表2中可以看出,女性研究生無業問題普遍比男性更為嚴重。包括薪酬不平等在內的各種性別歧視是導致部分女研究生產生主觀上不愿就業心理的主要原因。既然女性研究生難以獲得與同等條件下男性研究生平等的薪酬待遇,則會引起在家庭中做家務、照顧未成年子女等任務自然就會落到她們的肩上,而她們的配偶則全身心投入工作,賺錢養家,這也符合經濟學中“比較優勢”的規律。種種自然形成的性別歧視因素,必然會引起部分女研究生產生“女性不適合參與就業”的思想意識。就“工作與家庭的平衡”而言,她們很可能會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思想意識下放棄就業。
四、美國女研究生就業現狀對我國的啟示
第一,女研究生應當意識到自己作為接受高層次教育的群體,更應該為實現自己的價值、爭取平等就業及薪酬權利而解放思想,克服困難,不懈努力。通過對美國女研究生就業現狀及相關歷史研究可以發現,美國女性獲得平等接受研究生教育權利及女性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平等就業權利最根本的動力來自于她們自身的努力,正是美國女性維權與解放運動的盛行,導致政府對女性平等接受教育權利及就業權利的重視,從而不斷完善政策及監管體系,在保障女性平等接受教育權利及部分就業權利的同時,維護了女性平等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權利及女研究生平等就業的部分權利。第二,政府應當高度重視女研究生群體,她們是國家培養的高端人才群體,應當通過不斷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為她們更順暢地走向合適的就業崗位提供支持和保障。通過對美國女研究生就業現狀及相關歷史研究可以發現,美國政府不斷提供日益完善的政策及監管支持為美國女研究生就業率的逐年增長發揮了有效的促進作用。美國政府從1963年開始為維護女性平等權利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案,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有關條款進行適當的修改。同時我們在法律、法規及制度的健全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學習美國的經驗,對于美國成功的案例,我們應當借鑒和發揚;對于美國政策及監管體系的不足之處,我們應當充分考慮其政策及監管體系的不周之處,總結其經驗教訓,建立健全具有我國特色的女性研究生就業權利保障體系。第三,教育部門及學校應當加強專業碩士學位方向研究生的培養力度。對美國女研究生就業現狀及相關歷史研究可以發現,專業碩士是當今社會發展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且專業碩士的就業率也保持著較高的水平。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研究生的學習階段更好地學習應用型的知識,而且相對于就業市場而言,如果更多的女性研究生選擇專業學位學習,在畢業后與其他專業相比更容易就業。諸如工商管理碩士(MBA)等持續火爆的考研專業,其實都是專業型碩士的專業,此類專業最大的特點就是就業面廣,更符合社會和企業當前需求。
作者:王悅奇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