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畢業設計革新之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畢業設計的時間得不到保障
通常畢業設計安排在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階段。不管學習采用的是2+1、2.5+0.5、2.25+0.75模式,畢業設計多數學校是安排在最后的時間,時間長度為5~8周。在這個時間里,學生同時還要忙于尋找畢業頂崗實習單位,制作個人簡歷,參加各類招聘會和面試等活動,很難靜下心來在學校完成畢業設計。也有部分學校把畢業設計和最后頂崗實習連接在一起是一學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學生第四學期上完之后,就不再回校了,畢業設計完全是由學生自己控制時間,這期間學生往往是往后拖,總覺得時間還長著呢!一般是先尋找實習單位,等找到單位開始實習的時,這時由于剛實習,工作壓力較大也比較辛苦,對畢業設計,總是采用明日復明日的自我安慰方式,等到學校老師不斷催促時,就隨便應付了。所以這樣的畢業設計時間安排,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畢業設計往往成為副業,其質量就更難保證了。
畢業設計的質量標準不明確。標準是衡量的依據,畢業設計涉及的專業不同,統一的質量標準往往較難制定。一般學校也僅有一個畢業設計論文格式標準、課題任務書格式、開題報告格式、中期檢查、指導記錄、時間要求、以及較為寬泛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缺少對畢業設計質量的具體明確標準。到底學生的畢業設計是不是達到培養目標的要求,完全由指導教師來把握,如果指導教師要求嚴格認真負責,往往學生較為認真對待畢業設計,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相對較高,如果教師相對寬松一些,學生往往就是應付了,甚至到了基本的論文格式都不能符合要求,語句不通順,更有甚者是論文中錯誤百出。
畢業設計的形式單一。前面已經介紹了,既然是傳承了“普通高等教育”特色的畢業設計,其形式仍然采用畢業論文的形式。要求學生撰寫符合格式要求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論文,有些省份每年都要組織畢業設計的比賽和畢業設計的抽查,監督畢業設計這一環節的質量。雖然也有些院校嘗試采用如設計制作實物等形式開展畢業設計的改革,但是畢業設計論文仍然是目前的主要形式。這樣單一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畢業設計指導教師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高職院校一直保持較高的師生比,每年畢業的學生較多,平均每個老師要負責指導5個以上的學生,這時候不管是有經驗的還沒有經驗的老師,一般都需要帶畢業設計。教師除了指導畢業設計外,還有其它的教學和班主任等工作,從時間和精力上有時候不能保證指導到位。另外如果是學生自已選擇的設計課題,這些課題如果不是指導老師所擅長的專業領域,要做到深入的指導,往往是力不從心。凡此種種,都會使老師不能較為全面的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這時候的設計質量就更難保證了。
高職畢業設計改革的原則
1.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原則。教育部2006年16號《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文件明確指導:高職教育要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改革和建設,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畢業設計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橋梁,畢業設計的改革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能力開展,關注學生實際就業的需要,貫徹“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原則。2.堅持“明確的質量標準,創新管理機制”的原則。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管理的永恒主題之一,也是提高學校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畢業設計改革的目標就是提高質量,制定明確的質量標準以引導畢業設計的改革是改革的首要任務,學校管理部門要組織各教學單位,針對當前的社會發展和區域經濟的需求,制定各專業畢業設計的質量標準。同時創新畢業設計的管理與督查機制,強化管理,增強學生和指導教師對畢業設計的認識,提高質量意識,積極探索改革的方法和途徑。
3.堅持“形式多樣化”的原則。畢業設計論文的單一形式,嚴重制約了高職畢業設計的質量,也不能很好地適應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需要。畢業設計采用什么形式并不重要,關鍵是通過畢業設計這一過程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使學生能較快地適應就業崗位的需要,順利實現從學生到職業人角色的轉換,勝任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的需求。因此畢業設計可采用與學生就業崗位相適應的多種形式,如:應用軟件銷售服務崗位,可讓學生通過對軟件售后服務過程、軟件開發工具、軟件開發過程、軟件使用中的問題及改進建議、軟件售后服務等方面撰寫有一定深度個人的實際體會、認識,甚至是編寫一個小型應用軟件。再比如嵌入式開發助理崗位,涉及到軟件開發工具和過程、硬件設計、制作與測試、軟硬調試等方面,可讓學生針對協助工程師解決某項具體問題的思路、過程、體會等撰寫崗位助理筆記。自動線維護崗位,學生可針對具體的某條自動線,從控制原理、控制過程、故障判斷與實際故障解決等方面撰寫崗位工作報告。總之一點,畢業設計不要過多強調形式,而要重在內涵,更要針對學生就業的具體崗位,以培養崗位專業技能為核心來選擇靈活多樣的形式。
高職畢業設計改革的途徑
(1)因需因崗選擇課題。畢業設計作為學生在校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選擇什么樣的課題,能夠最后對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訓練與強化是值得探索的問題。高職教育水平評估明確提出了三個符合度,即:學校培養目標(質量標準)符合社會、學生需要和國家規定的程度;學校實際工作狀態符合學校確定的培養目標(質量標準)的程度;學校人才培養結果(畢業生)符合學校確定的培養目標(質量標準)的程度。第一個符合度指出要符合社會、學生的需要。符合社會的需要,也就是符合職業崗位對人才質量的需要,符合學生的需要即滿足學生就業的需要。畢業設計同樣要符合這樣的要求,因此在選擇課題時,要努力做到因需因崗,徹實從學生和社會崗位的需要來選擇課題,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陳舊、不符合崗位需要以及學生需要的課題,堅決不能選擇。
(2)因需因崗選擇畢業設計形式。畢業設計是為學生就業開設的最后的服務和指導工作。選擇什么樣的畢業設計形式,要靈活地根據學生的就業需要和崗位的需要。如調研報告、畢業設計論文、專業綜合技能考試、高級技工考試、軟件工具的使用與分析、崗位技能操作改進建議、、技能競賽、資料搜集與整理報告、網站開發報告等形式。凡是能體現學生為滿足就業崗位的需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訓練、實踐,達到就業崗位需要的各種方式、形式都可作為畢業設計形式,予以采納。如用人單位招聘與可編程控制相關的編程與維護崗位的學生時,往往會進行一個專業測試,考題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要求學生畫出一個電機正反轉的主電路和控制電路,有條件的可能要求現場完成接線工作,來考查學生的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針對這樣的就業崗位,畢業設計就采用專業技能綜合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全面復習與強化。再如技能競賽,最近幾年從國家到地方,每年都組織不同形式的技能競賽,尤其的國家級技能競賽,獲獎學生現場就能簽訂具有較高薪資水平的就業協議。
趆來趆多的用人單位已經注意到能夠參加技能競賽的學生,他們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已經能夠滿足崗位的需要,因此對這類學生,用人單位特別青睞。高職的畢業設計要能不拘一格地采用多種形式,滿足學生和就業崗位能力的訓練形式是選擇畢業設計形式的核心內容。
(3)因需因崗選擇指導教師。學生的就業崗位多種多樣,而每個教師所擅長的專業和技能領域有限,如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要求我們不能采用分配指導教師的簡單方法,而應根據學生就業崗位的需要,因需因崗選擇指導老師,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可將教師分成指導小組,以相互彌補各自的不足,也可聘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共同來指導學生。
結束語
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要求高職畢業生求職時具備較好的崗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減少用人單位人力資源培訓支出。畢業生能力和素質的全面提高,要從學校教學的各個環節出發,而畢業設計作為學生在校的最后階段,是學生走出校門與社會接軌所經歷的最后一個環節,肩負著全面綜合地對學生就業能力進行訓練與提高的責任。如何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滿足學生和崗位的需要,是高職教學改革的最后攻堅環節。
作者:丁輝單位: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