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材質美產品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材質美在設計中的具體表現
“材有美”在《考工記》中認為是藝術作品成功的關鍵之一。一件好的設計作品,除了有一定的設計目的外(功能性)還應具有一定的美感。它包括:材質美、工藝美和藝術美,三者高度和諧,缺一不可,其中材質美尤為重要。產品的材質美首先是由設計師賦予的,其次它能對應不同的使用人群起到喚醒作用,并使多數人從產品美的表現中得到共鳴。作為設計師,應該從材料的多方面平衡以取得和諧,如:材料的設計角度、創新角度和人性化角度等。這種設計語言與設計師本身的設計能力有關。
1.1利用材質的本身屬性展示材質美從設計角度看材質,產品的材質能不能很恰當的體現設計師的設計思想。日本Nendo設計工作室佐藤大設計師利用褶皺紙來設計一把椅子,如圖1所示。在褶皺紙中加入了樹脂以定型和固化結構實現承重功能,座椅的功能性質并沒有改變,褶皺的結構為它帶來彈性,坐上去很舒服。另外,這把椅子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意愿,調節高度和造型。褶皺紙在紡織生產褶皺布料時通常當作廢物拋棄,設計師利用了廢棄材料進行設計,不但節省了資源,還保存了材料本身的特性起到對材料很好的利用效果。
1.2現代科技賦予產品的材質美從創新角度看材質,這種材質區別于同類材質的新穎度。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對傳統材料的加工方式也有所影響。有的材料加工甚至突破了原始的加工手法,使材料在產品設計中的表現精彩紛呈。同樣是來自Nendo設計工作室的設計作品,利用了巖石的原子結構作為出發點,設計了一個看似柔軟卻有著強健承重結構的椅子——diamondchair,如圖2所示。這把椅子以聚酰胺為材料利用了快速成型3D打印技術(rp),實現了產品既堅固又柔韌的特性,將新技術在設計上的優勢表現的淋漓盡致。Libertiny設計工作室的紙質花瓶(如圖3)是將700張紙進行迭片,將每一層紙片進行粘接后進行加壓,生產出高密度紙塊——沉積紙材料。沉積紙的加工方式類似于對實體木塊進行加工,利用車床進行車削加工成型。最終花瓶立體形態上顯示了每一張紙上所繪制的圖案。
1.3人文情懷產生材質美從人性角度看材質,材質的產品設計是否以人為本,符合人機工程學、環境保護、綠色設計等設計理念。產品材質美展示的是精湛的品質之外,還應具有感性的人文折射。對材質的巧妙設計與利用,使產品擁有典雅的外觀和感性色彩的肌理,能給人一種親和力、親切感。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設計的一個紙質蜂巢椅如圖4所示。將玻璃紙粘接在一起后切割椅子側面形狀,當向左右展開紙模的時候,內部就形成了蜂巢結構。不同體格的人坐上去會形成不同的坐面形狀,同時能發出玻璃紙質特有的聲音。當綠色設計思潮席卷而來的時,充滿人文關懷的設計也逐步涌現,環保型健康型的材質產品讓人們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設計師對材質合理利用和新材料新加工方式的應用是產品蘊含生命的材質美。圖5是蜂蜜制造的蜂巢花瓶,這一作品體現了蜜蜂不斷重復工作的價值。正好與工業產品的價值觀相反——脆弱、短暫和原始。設計師嘗試用不可用的、人們渴望得到的物品來與消費標準的持久性、功能性和技術創新性進行對抗。這個花瓶極具邏輯性又具有諷刺意味,蜂蜜來源與花朵卻以花瓶的形式結束它們的旅程,這種獨特的符號性價值是不可否認的。這些讓用戶眼前一亮的設計不但在材質上有所突破而且極具創意,更重要的是它們內含了許多的感情色彩、時尚氣息、藝術品質與人文關懷,這就是設計師們的設計目的,同時也是他們對材質美的表達。
2在設計中實現材質美感必須具備的條件
材料有提升設計價值、加強設計創意、吸引用戶關注的能力,探索和發掘材料的應用潛能是不斷進化發展的過程。設計師應該保持材料功能的同時又具有材料創新的能力,使用不同的實踐處理手法進行材料的設計實踐,許多令人興奮而驚喜的創意就隨之產生了。
2.1設計師應具備的素質設計中經常遇到一些材質效果與設計目的相背離的情況,甚至有的材質效果不能實現從而犧牲了設計思想。這是設計師缺少積累,和對材料的加工方式不夠全面的結果。設計師對材料、工藝的領悟與應用,就猶如樂團指揮須領會各類樂器的表現力與局限性,恰當、熟練地調動音樂語言,以期完美表達樂曲意境一樣,只有通過對不同設計材料與加工工藝的深刻了解,深入的嘗試,并涉及與設計相關的各個行業和領域。并對設計的領悟和審美能力。把兩者相結合這樣設計師才能在眾多的材料中選擇合理的設計手段,將設計的獨特見解、和自身對設計理念的解讀物化于產品設計之中。
2.2選擇適合的材料與加工工藝(1)在進行設計加工之前應充分了解材質的特性,并了解材料的內在感性特征,以便在設計中更清楚地表達設計理念。(2)要從產品的客觀方面綜合考慮產品設計的功能性,結構性、耐久性、安全性等等。例如:曾獲IDEA獎作品奶瓶設計如圖6所示,它是模擬母乳喂養,從視覺和觸覺上讓嬰兒感到更舒適,更自然的體驗。透明的彈性體頭部適合兒童的感覺體驗,奶瓶一改往常在下方開口,不但衛生易清潔而且灌裝方便。瓶底有出氣孔,可除氣泡,避免給嬰兒帶來疝氣。此款設計就充分考慮到嬰兒喂養的兩個使用人群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讓喂養變得更自然。(3)對于產品的時尚性與經濟性,設計師應該妥善的處理之間的矛盾,做到平衡設計。當有成本限制時,設計師一般會選用價格較低卻缺乏時尚性的材料與工藝。不過,有時選用成本較高而性能較優的材質,可使產品的環境協調性加強、能耗與維修費用降低,從而使產品壽命得以延長,從這個角度考慮,反而是經濟的。(4)材料的選擇在突出重點的同時,應協調同一產品上不同的材料與工藝的搭配。突出重點就是要有對比,要使造型關鍵部位的質感設計可以形成視覺中心,更重要的是產品設計應該以和諧美為首要特征,單方面強調材質美以致忽略了產品的功能性,是不可取的,設計應該從產品的整體進行考慮。
2.3關注材料的新加工工藝和新材料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使設計師有了提升個人設計修養和基礎的途徑,同時,對材料的不同加工方法的嘗試能更好的激發設計師的靈感,在表達創意理念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結語產品的使用者需要的好設計不僅在于優美的造型,更重要的還有產品的整體效果與整體性能。材質,是衡量設計整體形式語言的關鍵因素,只有充分了解材質和工藝才能更淋漓盡致的表現產品設計,使其材質表現更完美。通過對產品設計的材料應用與分析,有利于理解材料美是在設計實踐中不斷嘗試和不斷發掘的。在產品設計中利用材料的特質,開發新產品以節省資源利用,是設計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者:梁雪玲單位: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