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互聯網+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互聯網+會計”為切入點,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特征作出了總結,同時結合筆者經驗提出了幾點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信息;信息質量
一、前言
提到信息技術,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關鍵詞,例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隨著信息技術與我們生活融合的更加深入,傳統會計工作也必須要順應時展而主動做出改變,并且要從根本上認識到,互聯網不再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是逐漸成為了改造會計、創新會計的主要角色。為此,隨著“互聯網+會計”時代的到來,我們要更加重視會計信息質量,積極采用各種先進的加工處理技術,讓會計工作在未來可以進行的更加順利。
二、“互聯網+會計”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
(一)首要質量特征1.可靠性可靠性所指的是,會計信息需要能夠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進行的經濟活動、業務事項等真實的記錄下來,同時還要反映出企業對經濟事件的處理結果,在記錄時務必要從客觀角度出發,不應在其中摻雜個人意見。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是首要特征,不僅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貪污腐敗、徇私舞弊行為的發生。2.相關性相關性所指的是,會計報告中的內容需要完全符合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還能夠為管理者經營決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保證會計信息的使用價值。此外,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特征還可以為投資者與債權人的經營決策提供有用參考。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所指的是,會計信息的內容應簡潔易懂,確保非專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也能夠準確理解。會計信息的表達方式要盡量通俗,同時也要參考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特征,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保證信息內容的實用價值。4.可比性可比性所指的是,會計信息需要符合政府所制定的統一管理規定,企業會計人員在進行活動記錄時,必須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與相關制度要求,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特點。這不僅能夠促進行業之間的溝通交流與資源共享,同時也有利于政府部門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次要質量特征1.重要性重要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第一是要保證會計信息內容的有效性,可以帶來實用價值;第二是會計信息成本。由于現代企業的業務種類多種多樣,因此不同業務活動所反映出的會計信息也有所差異,這就需要根據情況來分類處理,著重突出相對重要的業務活動。2.謹慎性由于現代企業在發展過程會遭遇不同類型的風險,因此在面對各類不確定因素時,會計人員必須要以謹慎的態度來嚴陣以待,對現階段的發展態勢作出準確判斷,同時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作出準確判斷,并給出相應的風險評估報告,幫助企業管理者將損失控制在最低范圍內。3.及時性會計信息的內容必須要能夠準確展示企業現階段的業務開展情況,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財務報告,提交管理人員,為下一步管理工作的順利落實提供參考依據。需要注意的是,財務報告的完成時機應把握好,如若過早,將會錯失對意外事件的處理和記錄機會;如若過完,財務信息將失去參考意義。
三、“互聯網+會計”下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措施建議
“互聯網+會計”的出現賦予了會計信息以新的價值,不僅保證了會計信息的中立性特點,同時還提升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為了能夠運用好網絡技術這一利器,筆者提出了如下幾點措施建議,希望相關從業同仁可以積極應對。
(一)采用新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在傳統會計工作中,財務報表是主要的信息披露方式,內容多以表格呈現。而在“互聯網+會計”背景下,會計信息的獲取渠道更加靈活多樣,會計信息的披露也不再局限于表格形式,這有效提高了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度,提升決策準確性。比較常用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有如下三種:首先,主張強制披露,自愿披露作為補充;其次,自愿披露為主,強制披露輔助;最后,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用多層披露方式。
(二)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由于現代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壓力較大,因此很多企業會選擇同會計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不能全程參與到會計工作中,會比較容易出現各類委托問題,其中主要一部分原因是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的參差不齊。針對此種情況,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予以解決:首先,現代企業需要單獨設置會計部門,并適當下放管理權限,以此來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此外還應提高會計人員的入職考核標準,定期舉辦教育和培訓活動,為會計人員提供學習機會,強化他們的專業能力;其次,如果選擇與會計公司合作,企業必須要事先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同時兼顧到“互聯網+”背景下所存在的會計風險,確保后續合作均可按照協議中的要求來進行;最后,企業可以與地方高校建立合作,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吸收優質人才,為會計隊伍注入新鮮血液,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三)加大監管力度在“互聯網+會計”背景下,企業要順應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管力度,全面落實“三機制”。首先,落實科技監管機制,企業需要認清會計信息質量管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同時搭建信息化監管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來開展模型分析,精準識別出會計信息質量中的風險因素,進一步落實動態化監管;其次,要敢于創新監管機制。為了能夠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企業可通過建立稽核信息系統來提高會計工作的抗風險能力,爭取足夠多的時間來處理突發事件;最后,企業要盡快搭建監管聯動機制。當企業進行規模較大的業務活動時,要在第一時間激活聯動監管機制,整合企業內外部的監管力量,實現資源共享,提高監督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秀珍,王建偉.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發展趨勢和變化的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0).
[2]應里孟.“互聯網+會計”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新發展[J].財會月刊,2018(7).
作者:劉靜 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